凡例 1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章 体制 名称 机构 人员 29
第一节 体制 29
一、民国时期气象部门管理体制 29
二、新中国时期气象部门管理体制 30
第二节 气象台站名称变化 34
一、民国时期气象测站名称变化 34
二、新中国时期气象台站名称变化 3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8
一、县级机构 38
二、股级机构 39
第四节 气象队伍 结构 41
一、气象队伍 41
二、队伍结构 46
三、党的组织 47
第二章 大气探测 50
第一节 地面气象观测 50
一、民国时期地面气象观测 50
二、新中国时期地面气象观测 52
第二节 高空气象观测 60
第三章 天气预报及服务 62
第一节 天气预报 62
一、县站天气预报 62
二、数理统计与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人机结合的探索 67
三、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67
第二节 天气预报服务 68
一、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69
二、为社会公众服务 71
三、专业专项服务 72
第四章 气象资料及气候 78
第一节 资料管理及种类 78
一、资料管理 78
二、资料种类 79
第二节 气象资料整编 80
一、阶段性资料整编 80
二、非阶段性资料整编 82
第三节 气候资料分析 83
一、编制异常气象年表 83
二、气候影响评价 84
第四节 桐梓气候 84
一、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84
二、气候资源 87
三、主要气象灾害 92
第五章 气象通信 98
第一节 情报信息发送 98
一、早期气象信息发送 98
二、早期气象信息接收 99
第二节 气象传真机 99
第三节 辅助通信网 100
第四节 计算机通信 101
第六章 农业气象 气象科技 102
第一节 农业气象 102
一、农业气象工作 102
二、农业气候区划 103
三、农业气象服务 104
第二节 气象科技 106
一、民国时期气象科技 106
二、新中国时期气象科技 106
第七章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 109
第一节 早期试验 109
第二节 人工影响天气建设 110
第三节人工防雹增雨 112
第四节 预测预警与情报收集 115
一、预测预警 115
二、情报收集 115
第八章 防雷管理 117
第一节避雷安全检测 117
第二节 防雷宣传与服务 121
第三节 防雷行政管理 123
第九章 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 12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27
一、县级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中心 128
二、乡镇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站 129
第二节 农经网信息服务 131
第十章 气象行政执法 133
第一节 行政执法机构 133
第二节 执法队伍培训 134
第三节依法行政 执法检查 135
第十一章 专记——气候事件 138
人物名录 159
人物简介 159
桐梓县气象局(台、站)获县级以上荣誉录 161
桐梓县气象局(台、站)获县级以上表彰先进个人名录 162
编后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