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与医学散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琦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3211086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十五。《中医文化与医学散论》共二十余万字,涉及内容独立于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原创思维以及中医健康医学这六大主要学术体系之外。以查漏补缺的方式从中医文化研究、医学散论、治学与启迪、序文、书评、报刊寄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展示。以期能与《王琦医书十八种》丛书中其他分册相互配合补充,来呈现工作几十年来在中医上所获启悟的全貌。

第一章 中医文化研究 1

一、中医东方智慧之学 1

(一)中医学是关系与调控思维而非实体思维 2

(二)中医学是“象”思维而非概念思维 2

(三)中医学是复杂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 3

二、关于中医药的科学属性与文化属性 7

(一)关于中医药学的科学属性与文化属性 7

(二)关于中医药学的文化属性 9

(三)结论 10

三、闪耀东方思维的中医学 11

(一)中医学的思维源头和哲学思想 11

(二)道法自然与中医学的整体观 19

(三)象思维的认知方法与因人制宜的思想 23

四、论中医学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认同 27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哪里? 27

(二)中医学是否需要新的文化认同 28

(三)如何实现新的文化认同 29

(四)以共同的价值理念,建立现代文化认同 31

五、《中华名流》访谈录 32

六、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文化承载与贡献 34

七、走进《21世纪的中医现场》 36

八、“国视60分”栏目对话 39

九、中医文化质疑十评 45

(一)从20世纪以来的历次取消中医论争谈起 45

(二)必须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文化 48

(三)中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医学 51

(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看中医理论 54

(五)疗效乃中医立足之本 57

(六)莫用实证模式评价中医药学的科学性 60

(七)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认同论中医学科学文化的进步性 62

(八)中医药教育成绩斐然 66

(九)普及中医药知识迫在眉睫 68

(十)中医进入世界医学新视野 71

第二章 医学散论 76

一、《21世纪中医现场》访谈录 76

(一)王琦与他的中医体质学 76

(二)王琦与他的中医男科学 92

二、谈如何学习《内经》 101

三、由“发现黄帝内经”的讨论引发的思考和呼吁 106

(一)四个不是 107

(二)四个是 107

(三)四个不要 108

(四)四个要 108

四、难忘经历及轶闻趣事 109

(一)难忘经历 109

(二)轶闻趣事 109

五、《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词条 111

(一)体质 111

(二)辨证论治 113

(三)卫气营血辨证 118

(四)男性不育 120

六、祖述宪章医学求真——纪念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吴考槃先生 123

七、以创新走向中医药出版事业的新高度,新起点——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讲话 126

(一)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地位与贡献 126

(二)中医出版事业的现状 126

(三)人民卫生出版社现状 127

(四)发展方向 128

(五)选题思路 129

八、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131

九、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31

十、人类健康需要中医学 132

十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策论评按 133

(一)“论《伤寒论》寒热并用法及临床应用”评按 133

(二)“论‘亢则害,承乃制’”评按 135

(三)“论脾胃是五脏合和的中心”评按 136

(四)“男科虚劳论纲”评按 136

(五)“‘五输——经别循行系统’论”评按 136

十二、揭示中医原创思维内涵 构建中医健康保障体系——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 137

十三、原创思维 国家进步的灵魂——王琦教授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 142

(一)中医思维:具有东方特色的原创性思维 142

(二)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包含丰厚的科学内涵 143

(三)为思维科学发展和原始创新提供借鉴 144

第三章 治学与启迪 145

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145

(一)目标和时间的运筹 145

(二)临证是源头活水 146

(三)走自己的路 148

(四)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150

二、在比利时讲学的一天 151

三、难忘的二十年历程 153

(一)二十年之路 153

(二)办学特色 154

(三)满园桃李 155

四、永远甘甜的清泉——纪念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30周年 156

第四章 序文 157

一、《精金粹玉医案录》序 157

二、《励志斋医论选》序 157

三、《魏雅君医案》序 158

四、《妇科溯洄》序 160

五、《吴熙妇科溯洄》序 160

(一)继承方面 162

(二)创新方面 162

六、《秦氏妇科经验辑要》序 163

七、《肥胖与减肥术》序 164

八、《中医心理学》序 165

九、《中医睡眠医学》序 166

十、《中国古代养生逸闻》序 168

十一、《中医探解基因密码——干支医学新探》序 169

十二、《科学养生与健康》序 170

十三、《镍毒性与中医药防治研究》序 171

十四、《中青年名中医列传》序 172

十五、《杰出青年中医成功之路》序 173

十六、《汤方辨证及临床》序 175

第五章 书评 176

一、喜读《幼科条辨》 176

二、《中医学现代方法》值得一读 178

三、因人施治辨体用药——《中医十大类方》评介 178

四、《实用方剂学手册》评介 180

五、唯到心悟始升华——《黄帝内经心悟》读后 183

六、思及千载视通万里——《国外中医药概览》读后 185

七、精勤不倦四十载博及医源一部书——从《十部医经类编》学术贡献谈中医界学风建设 187

八、规范适用传承创新——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190

九、名医从这里走来——评《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 191

十、推动中医学术的三个进步——《中医脑病学》读后 193

十一、夜读“卢火神”《扶阳讲记》 197

第六章 报刊寄语 199

一、十年芳菲度,俏也不争春——祝《院报》创刊十周年 199

二、追求卓越超越巅峰——献给《中医药通报》十岁生日,并贺荣列全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

附录 202

Ⅰ 夜读“卢火神”《扶阳讲记》手稿 202

Ⅱ 《魏雅君医案》序手稿 204

Ⅲ 《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手稿 206

Ⅳ 《推动中医学术的三个进步》手稿 210

Ⅴ 王永炎院士信函 212

Ⅵ 获聘证书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