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分”农民的总体构想 1
一、“一分”农民离土脱农 1
二、“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 2
三、“一分”农民从事于依赖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 3
四、“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 3
五、“三分”农民基本构想的推广 4
六、“三分”农民的核心:三条路径 5
第二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离土脱农 6
一、离土途径一:前往异地城市务工 7
(一)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现状 7
(二)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原因 7
(三)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政策 8
二、离土途径二:在本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 11
(一)江汉平原农民在当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的现状 12
(二)江汉平原农民在本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的政策 14
第三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从事高科技农业 16
一、江汉平原高科技农业的现状 16
二、江汉平原高科技农业的条件 17
(一)统一的作业场地 17
(二)规范的技能培训 18
(三)适度的资金投入 18
(四)高效的农业科技 19
三、江汉平原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路径 20
(一)发展高科技农业的必要性 20
(二)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思路 21
(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方向 22
四、江汉平原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政策 23
(一)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 23
(二)技术转让方面的政策 24
(三)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的政策 25
(四)农产品销售方面的政策 25
第四章 江汉平原的土地流转 26
一、江汉平原现行土地使用权的弊端 26
(一)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27
(二)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工业化的矛盾 27
(三)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日益发达的大市场的矛盾 28
(四)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生产性积累的矛盾 28
(五)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 29
(六)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及承包权的短暂性、临时性与土地长期规划、持续发展的矛盾 29
二、流转模式一:责任买断制 30
(一)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势在必行 31
(二)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的运作程序 32
(三)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
三、流转模式二:股份承包制 37
四、流转模式三:统一责任制 39
五、江汉平原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 40
第五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从事机械化农业 42
一、江汉平原机械化农业的发展现状 43
二、江汉平原发展机械化农业的条件 43
(一)旱田水田的分类耕作 44
(二)先进机械的广泛引入 44
(三)农机技术的全面培训 45
三、江汉平原发展机械化农业的对策 45
(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6
(二)尊重江汉平原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7
(三)建立和创新江汉平原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47
第六章 江汉平原农村综合问题 49
一、金融问题 49
(一)江汉平原农村金融的边缘化 49
(二)江汉平原农村金融边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53
(三)江汉平原扭转金融边缘化的有效途径 54
二、产品流通问题 56
(一)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56
(二)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构建“六个平台” 58
三、科技问题 62
(一)深化江汉平原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完善和健全科研体制,优化科技系统结构 63
(二)按照“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要求,加强江汉平原的农业科研开发 63
(三)要加强高新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跟踪,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 64
(四)建立健全高科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疏通科技投入农业的渠道 64
四、社会保障问题 65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5
(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66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66
(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67
五、待业青年问题 67
(一)积极发展江汉平原的乡镇企业,尤其是发展集聚、集群经济 67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江汉平原农村有专长的各类人才向城市工商等行业转移 68
(三)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尽可能地让江汉平原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城镇建设事业和其他工作 68
(四)采取“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计划的移民和户口松动政策 69
第七章 工农、城乡互动——统筹江汉平原城乡经济发展 70
一、江汉平原工农、城乡互动的必要性 70
二、江汉平原工农、城乡互动的机制 71
(一)江汉平原农村城镇化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71
(二)江汉平原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 72
(三)江汉平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72
(四)江汉平原的体制和制度创新 72
三、江汉平原工农、城乡互动的对策 73
(一)更新观念、扫除障碍 73
(二)处理好几个关系 73
(三)加快市场化发展、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 74
(四)城乡统筹、相互促进 74
第八章 “三分”农民构想的推广——全省、全国 76
一、“三分”农民构想推广的可行性 76
二、“三分”农民构想推广的措施 78
(一)“三分”农民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进行 78
(二)“三分”农民要做好离土农民的相关工作 78
(三)“三分”农民要积极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9
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80
一、“一分”农民离土脱农 80
二、“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 81
三、“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 82
四、“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 83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城市(镇)化建设为契机 84
六、因地制宜,稳步扎实推进“三分”农民战略 84
第十章 全国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 86
一、土地股份合作型模式 87
(一)甘肃庆阳土地流转模式 88
(二)山东宁阳土地流转模式 91
(三)广东南海土地流转模式 94
二、土地换保障型模式——浙江嘉兴土地流转模式 97
三、保权让利型模式——安徽芜湖土地流转模式 101
四、土地转包型模式——浙江温州土地流转模式 105
五、土地租赁型模式——安徽小岗村土地流转模式 108
六、土地资本化型模式——山东枣庄土地流转模式 111
七、集体土地流转型模式——北京市的集体土地流转模式 115
附 120
参考文献 124
后记 131
出版后记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