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国内外研究背景 1
1.1.1企业非正规融资研究综述 1
1.1.2信用服务研究综述 6
1.2研究内容与结构 9
1.2.1研究内容 9
1.2.2研究结构 10
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2
1.3.1研究方法 12
1.3.2创新点 12
第2章 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与信用服务概述 14
2.1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概述 14
2.1.1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界定 14
2.1.2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特点与运作机制 16
2.1.3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优势与劣势 21
2.2信用服务概述 25
2.2.1信用及信用服务 25
2.2.2信用服务业的特点 27
2.2.3信用服务业的构成 28
2.2.4信用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 30
2.2.5信用服务业的经济职能与效用 33
2.3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与信用服务的关系 35
2.3.1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对信用服务的需求 35
2.3.2信用服务对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促进 43
第3章 信用服务对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影响机理 46
3.1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46
3.1.1博弈主体的目标及博弈类型 47
3.1.2信用服务影响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风险生成的博弈分析 50
3.1.3信用服务影响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风险转嫁的博弈分析 53
3.1.4结论与启示 57
3.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的分析 58
3.2.1交易费用的内涵 59
3.2.2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交易费用 63
3.2.3信用服务影响交易费用的机理分析 64
3.2.4结论与启示 67
第4章 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现状及评价 70
4.1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现状 70
4.1.1融资方式选择 70
4.1.2融资特点 73
4.2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发展的评价 76
4.2.1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正面效应 76
4.2.2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风险隐患 77
4.2.3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资金漏损 79
4.2.4优化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出路——信用服务 82
第5章 我国信用服务发展的现状及评价 84
5.1我国信用服务发展现状 84
5.1.1我国信用服务业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84
5.1.2我国信用服务业务类型及其发展现状 86
5.2我国信用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92
5.2.1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92
5.2.2确定综合评价的指标数据 94
5.2.3分析结果 96
5.2.4结论 100
5.3我国信用服务影响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效果评述 101
5.3.1征信业务影响效果评述 101
5.3.2担保业务影响效果评述 102
第6章 信用服务影响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实证分析 105
6.1案例分析 105
6.2信用服务影响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 107
6.2.1融资效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107
6.2.2构建模糊评价指标 108
6.2.3模糊综合评价 110
6.2.4结论 117
6.3我国信用服务影响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规模的实证检验 118
6.3.1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118
6.3.2计量模型的构建 120
6.3.3实证结果及结论分析 121
第7章 发达国家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信用服务及其启示 124
7.1发达国家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信用服务供给 124
7.1.1美国的经验 124
7.1.2日本的经验 127
7.2发达国家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信用服务模式及其比较 130
7.2.1市场主导模式的内涵及其评价 130
7.2.2政府主导模式的内涵及其评价 134
7.2.3信用服务模式的比较 137
7.3启示 140
第8章 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信用服务优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142
8.1我国信用服务发展的模式选择 142
8.2推进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的信用服务发展的内核要素 145
8.3健全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信用服务发展的运行机制 148
8.3.1微观层面: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148
8.3.2中观层面: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信用服务产业内外的协调和互动 156
8.3.3宏观层面: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信用服务的政府管理机制及其优化 161
第9章 完善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信用服务的具体对策 169
9.1完善信用服务的技术手段 169
9.1.1古典信用度量方法 169
9.1.2现代信用度量方法 170
9.2完善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征信服务 173
9.2.1完善融资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 173
9.2.2保障融资主体信用信息的安全 175
9.2.3以信用服务促进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创新 175
9.3完善我国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信用担保服务 176
9.3.1完善信用担保服务的风险管理 176
9.3.2拓展担保业务,大力发展应收账款与存货融资 178
结语 180
参考文献 185
附录 作者研究成果 201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