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系统工程 广义城市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恢一,陆明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0334332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遵照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建议和指导思想,并在其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构建的关于宏观建筑学(城市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科学层次的理论性著作。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篇城市系统综述,对城市系统(包括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第二篇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了处理城乡与社会系统(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的系统科学方法;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城乡发展,遵照钱学森的相关科学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体制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城乡的发展及其优化途径。

第一篇 城市系统综论 3

第1章 城市的起源、本质和城市化 3

1.1城市的起源 3

1.2城市的本质 3

1.3城市化 6

1.4城市化发展程度的衡量 7

第2章 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的基本关系 11

2.1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1

2.2产业发展的规律 14

2.3产业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间的关系、发展目标和环境 15

2.4产业的空间分布 17

2.5工业化浪潮的转移推进——雁阵模式 21

第3章 城市发展的规律 23

3.1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和差别-城乡融合 23

3.2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产业发展 24

3.3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25

3.4小城市文明-大城市文明-小城镇文明 25

3.5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sigmoid):慢-快-慢 26

3.6不平衡发展-渐趋于平衡-新的不平衡 28

3.7分散-集聚-分散 28

3.8自发性-条理性-自发性 30

3.9理性-非理性-理性 31

3.10个人机动性与社会有序性之间的互动 33

3.11结语 36

[附录]ROXY指数简介 37

第4章 城市发展的机制 44

4.1工业化初期的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 44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和产业升级机制 45

4.3基础设施与环保产业要求一定的集聚效益 47

4.4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公用设施的经济性也要求集聚效益 48

4.5现代化技术为城市的分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48

4.6经济社会的高度发达促使文明从点向面分布 49

4.7结论 49

第5章 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51

5.1决定城市发展形态趋向(集聚或分散)的动力因素 51

5.2影响城市内部布局的动力因素 61

5.3利益驱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6

第6章 城市发展的形态模式 67

6.1城域发展的形态模式(代号U) 67

6.2区域的城市化模式(代号R) 70

6.3城域与区域城市化结构的相互关系 72

第7章 城市的结构 74

7.1城市的职能结构 74

7.2城市的经济结构 78

7.3城市的社会结构 84

7.4城市的人口结构 90

7.5城市的空间结构 93

7.6城市的有机结构 98

第8章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01

8.1我国建国后的城市化进程概述 101

8.2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运动 103

8.3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和评论 106

8.4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111

第9章 城乡发展对策基础 113

9.1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与一元化 113

9.2城市的规模及其有机形态模式 114

9.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发展策略 116

9.4居住形态的发展与住房政策 119

9.5城市的精神风貌 122

第10章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途径 129

10.1开发新的城市利用空间 129

10.2土地改造 136

10.3土地管理 138

第11章 全球化与新经济时代的城市 140

11.1全球化与新经济时代 140

11.2面对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城市理论 143

11.3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发展与对策 146

11.4智能技术城市 147

11.5全球化城市 149

11.6帝国主义的全球化 149

第12章 现代理想城市 151

12.1生态文明的曙光——城市的有机发展 151

12.2生态城市 154

12.3山水城市 155

第13章 城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61

1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学 161

13.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回顾和特点 163

13.3荒漠化土地的治理 165

13.4水环境的治理 166

13.5绿色增长模式 167

13.6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168

13.7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观 169

第二篇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 173

第14章 城市系统的模型抽象 173

14.1引论 173

14.2城镇体系网络的等级规模分布模型 174

14.3拉兹洛·巴拉巴斯-艾伯特无标度网络 175

14.4加林-洛里模型 176

14.5经济系统的均衡分析法 182

14.6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189

第15章 区域与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新方法探讨 203

15.1引言 203

15.2概论 203

15.3社会系统与区域系统的优化、协调与制衡 207

15.4社会系统与区域系统的能控性 209

15.5社会系统的行为科学沙盘推演方法——利益博弈推演法(IGIM) 210

15.6机会目标发展估计法(CGDEM) 212

15.7自上而下的系统整体建模 213

15.8结语 216

第16章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 218

16.1引论 218

16.2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大成智慧工程方法 218

16.3基于系统论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工程科学方法 219

16.4数学模型的构建 221

16.5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22

16.6社会系统从微观到宏观过渡的理论 223

16.7社会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理论 223

16.8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实施的初步设想 224

16.9结论 225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城乡发展 229

第17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229

17.1钱学森论社会主义建设 229

17.2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 231

17.3钱学森论知识密集型草产业 233

17.4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 237

第18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发展 239

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特点 239

18.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调整的一个新阶段 241

18.3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化的优化途径——惠农式环境友好型城镇化 244

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