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自由、情感、“法治”与“德治”第一章 两种自由观 2
第一节 无产阶级自由观 2
第二节 为社会、为人类的个人自由发展观 4
第三节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 6
第四节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观 11
第五节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3
第六节 坚持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自由观 17
第二章 自由与控制 21
第一节 人性自由与控制 21
第二节 自由与必然——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22
第三节 人性自由与自然性控制 24
第四节 人性自由与社会性控制 26
第五节 人性自由与自我控制 33
第六节 人性的非可控与严防失控 38
第三章 情感与控制 42
第一节 情感的自然性 43
第二节 情感的社会性 46
第三节 情感的时代性 49
第四节 情感的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51
第五节 情感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55
第六节 情感的自私与无私 57
第七节 情感的理性 62
第八节 情感中的误区 78
第九节 高级情感的培育与焕发 88
第四章 自由、情感与“性道德”——兼论“性科学”与“性教育” 91
第一节 从“性道德”说起 92
第二节 人类生殖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94
第三节 “性道德”的基础和重要性 96
第四节 “性道德”的理性与“性科学” 100
第五节 西方“性教育”缺乏科学性 102
第六节 “性教育”浅论 104
第七节 “性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107
第五章 法纪与人性控制 110
第一节 法治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110
第二节 法治一般原则 113
第三节 法治的理性与非理性 11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法制的时代 12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创新 123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纪的创新 131
第七节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39
下卷 五德论 154
第六章 道德概论 154
第一节 道德概念探析 154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157
第三节 道德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63
第四节 劳动人民的道德 165
(一)十传 167
(二)十反 170
(三)多争 172
第五节 道德的理性 172
第七章 家庭道德 181
第一节 人类家庭与家庭道德 181
第二节 以父母慈爱,子女孝顺为核心的家庭道德 182
(一)父母慈,子女孝——家庭道德理性 183
(二)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家庭道德的非理性 185
第三节 以自由恋,婚姻自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为主的婚姻道德 189
(一)婚姻道德的理性 189
(二)爱情婚姻道德的理性与巩固 190
(三)非理性婚姻 193
第四节 婚姻的悲喜剧——结婚是喜剧,离婚是悲剧 196
第五节 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兄弟团结,姐妹亲密,妯娌和睦等家庭伦理道德的理性 200
第六节 公婆与儿媳关系和岳父母与女婿关系 202
第七节 亲情的非理件 207
第八节 家庭道德无私性的前途 210
第八章 社会公德 214
第一节 人格与道德 214
第二节 文明与道德 215
第三节 礼道与道德 219
第四节 公理与道德 221
第五节 法纪与道德 224
第六节 法治与道德 225
第九章 职业道德与社会管理职业道德 241
第一节 职业道德简述 241
第二节 社会管理职业道德 243
第三节 “为政以德”与封建社会管理道德的局限 245
(一)从“为政以德”论起 245
(二)应批判地吸取儒家的职业道德论 246
第四节 管理科学与社会管理道德 248
第五节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科学的局限 250
第六节 “民主自由”的政治并不民主也欠自由 252
第七节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的缓慢变化 259
第八节 社会的转变带来的社会管理道德的转变 264
第九节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管理职业道德简论 266
第十章 一些重要职业道德简论 271
第一节 为商以德——商业职业道德 271
第二节 为教以德——教育职业道德 275
第三节 为科技以道德——科技职业道德 285
第四节 为医以德——医卫职业道德 291
第五节 为文化以道德——文化职业道德 300
(一)文化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00
(二)阶级社会中文化职业道德及历史局限 304
(三)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创新 306
(四)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创新 308
第六节 职业道德小结 315
(一)道德的自律与约束力 315
(二)职业道德与法纪 316
(三)职业道德的共性 316
第十一章 为人以德——个人道德品质 31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道德 329
第一节 何谓社会主义道德 32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与创新 333
第三节 发扬传统美德,创新社会主义道德 342
第十三章 共产主义道德 347
第一节 共产主义道德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347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的理想 348
第三节 严峻的考验——尾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