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AutoCAD 2000》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晖等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612340X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有十章集五个附录,将工程制图与最新发布的AUTOCAD2000结合在一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第一章 AutoCAD 2000基础知识 1

1.1 概述 1

1.2 AutoCAD 2000的安装与启动 3

1.2.1 硬件配置 3

1.2.2 AutoCAD 2000的安装 4

1.2.3 AutoCAD 2000的启动与退出 4

1.3 AutoCAD 2000用户界面 6

1.3.1 用户界面布局 6

1.3.2 坐标系 7

1.3.3 菜单 7

1.3.4 工具条 8

1.3.5 命令行窗口 10

1.3.6 状态条 10

1.3.7 绘图窗口 11

1.3.8 光标 11

1.3.9 对话框 12

1.3.10 功能键 13

1.4 AutoCAD 2000帮助功能 14

1.4.1 进入Help窗口 14

1.4.2 Help的使用 14

1.4.3 使用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帮助 15

1.4.4 状态条的Help显示 15

1.4.5 在线学习工具 15

1.4.6 连接国际互联网 16

1.5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16

1.5.1 智能化 16

1.5.2 三维化 16

1.5.3 集成化 16

1.5.4 网络化 17

习题与上机指导 17

一、课后作业 17

二、操作指导 18

三、上机练习 19

第二章 基本绘图方法 20

2.1 图形文件管理 20

2.1.1 建立新图形文件 20

2.1.2 打开已有图形文件 21

2.1.3 存储图形文件 22

2.2 图限与比例因子 23

2.2.1 绘图单位 24

2.2.2 图限 24

2.2.3 当前显示范围 25

2.2.4 比例因子 25

2.3 图层与线型 26

2.3.1 图层 26

2.3.2 线型 28

2.4 点、线、圆与圆弧绘制 30

2.4.1 点绘制命令 30

2.4.2 直线绘制命令 32

2.4.3 圆的绘制命令 32

2.4.4 圆弧绘制命令 33

2.5 椭圆、矩形、等多边形与圆环绘制 34

2.5.1 椭圆绘制命令 34

2.5.2 矩形绘制命令 34

2.5.3 等多边形绘制命令 35

2.5.4 圆环绘制命令 35

2.6 射线、构造线与多义线绘制 36

2.6.1 射线绘制命令 36

2.6.2 构造线绘制命令 36

2.6.3 多义线绘制命令 37

习题与上机指导 38

一、课后作业 38

二、操作指导 39

三、上机练习 46

第三章 常用编辑方法 48

3.1 选择编辑对象 48

3.1.1 对象选择命令 48

3.1.2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命令 49

3.2 删除、修剪、断开与延伸 50

3.2.1 删除命令 50

3.2.2 修剪命令 51

3.2.3 断开命令 52

3.2.4 延伸命令 52

3.3 复制 53

3.3.1 一般复制命令 53

3.3.2 镜像复制命令 54

3.3.3 阵列复制命令 56

3.3.4 偏移复制命令 57

3.4 移动、拉伸、缩放、倒角与圆角 57

3.4.1 移动命令 57

3.4.2 旋转命令 58

3.4.3 拉伸命令 59

3.4.4 缩放命令 60

3.4.5 倒角命令 61

3.4.6 圆角命令 61

3.5 多义线编辑 62

3.6 挟持点编辑 65

3.6.1 设置挟持点属性 65

3.6.2 挟持点拉伸编辑 66

3.6.3 挟持点移动编辑 66

3.6.4 挟持点旋转编辑 66

3.6.5 挟持点缩放编辑 66

3.6.6 挟持点镜像编辑 68

3.7 对象属性编辑 68

3.7.1 DDMODIFY命令 68

3.7.2 DDCHPROP命令 70

3.7.3 属性匹配 70

3.8 视窗显示控制 71

3.8.1 ZOOM命令 71

3.8.2 PAN命令 73

3.8.3 使用Aerial View窗口 73

3.9 视图操作 74

3.9.1 VIEW命令 75

3.9.2 DDVIEW命令 75

3.9.3 REDRAW命令 76

3.9.4 REGEN命令 76

3.9.5 REGENAUTO命令 77

习题与上机指导 77

一、课后作业 77

二、操作指导 77

三、上机练习 81

第四章 绘图技巧 83

4.1 栅格与捕捉以及正交摸式 83

4.1.1 栅格与捕捉 83

4.1.2 正交模式 84

4.2 特殊点的目标捕捉 84

4.2.1 设置目标捕捉标记框 85

4.2.2 一次性目标捕捉 86

4.2.3 运行方式目标捕捉 88

4.3 几何等分 89

4.3.1 等分线段和圆弧 90

4.3.2 等分角度 90

4.4 圆弧与直线的连接作图 91

4.4.1 圆弧与已知两直线的连接 92

4.4.2 圆弧与直线圆弧的相切连接 93

4.4.3 圆弧与两圆弧的相切连接 93

4.4.4 作一直线与两已知圆相切 95

4.5 图块 96

4.5.1 图块基本概念 96

4.5.2 图块的定义 97

4.5.3 图块的插入 98

4.5.4 图块存盘 99

4.5.5 图块重新定义 100

4.5.6 图块与图形文件的关系 100

4.5.7 图块与图层的关系 101

4.5.8 图块的属性与编辑 101

习题与上机指导 109

一、课后作业 109

二、操作指导 109

三、上机练习 116

第五章 形体投影与三视图 118

5.1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118

5.1.1 正投影法 118

5.1.2 三视图 119

5.1.3 第三分角投影 121

5.2 形体上点、线、面的投影分析 122

5.2.1 形体上点的投影分析 122

5.2.2 形体上直线的投影分析 122

5.2.3 形体上平面的投影分析 124

5.3 基本形体投影与三视图 126

5.3.1 棱柱体 126

5.3.2 棱锥体 128

5.3.3 圆柱体 129

5.3.4 圆锥体 131

5.3.5 圆球体 133

5.4 基本形体的截切与相贯 134

5.4.1 基本形体的截切 134

5.4.2 基本形体的相贯 136

5.5 组合体投影与三视图 138

5.5.1 组合体及其组合形式 138

5.5.2 形体分析法 139

5.5.3 组合体的主视图选择 140

5.5.4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 141

5.6 利用点过滤器作图 143

习题与上机指导 144

一、课后作业 144

二、操作指导 149

三、上机练习 152

第六章 形体视图表达与剖视剖面线 153

6.1 形体视图表达 153

6.1.1 基本视图 153

6.1.2 局部视图 155

6.1.3 斜视图 156

6.1.4 旋转视图 157

6.2 视图选择 158

6.2.1 单视图 158

6.2.2 双视图 159

6.2.3 三视图 159

6.3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160

6.3.1 剖视图的形成 160

6.3.2 剖面线 162

6.3.3 剖面图 162

6.3.4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162

6.3.5 剖视图的标注 163

6.4 常见剖视图 163

6.4.1 全剖视图 164

6.4.2 半剖视图 164

6.4.3 局部剖视图 165

6.4.4 其它剖视图 166

6.5 剖面线填充 169

6.5.1 Boundary Hatch对话框 169

6.5.2 剖面线填充 172

习题与上机指导 173

一、课后作业 173

二、操作指导 176

三、上机练习 181

第七章 文本、尺寸与公差标注 182

7.1 文本标注 182

7.1.1 文本式样 182

7.1.2 文本标注 183

7.1.3 文本编辑 186

7.2 尺寸标注 186

7.2.1 尺寸标注概念 187

7.2.2 尺寸标注式样 188

7.2.3 尺寸标注命令 193

7.2.4 尺寸标注步骤 201

7.2.5 尺寸标注编辑 202

7.2.6 尺寸标注系统变量 204

7.3 公差标注 205

7.3.1 尺寸公差标注 205

7.3.2 形位公差标注 206

习题与上机指导 209

一、课后作业 209

二、操作指导 209

三、上机练习 213

第八章 正等轴测图 214

8.1 正等轴测图概念 214

8.1.1 轴测图的形成 214

8.1.2 几个基本概念 215

8.1.3 正等轴测图 215

8.2 正等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215

8.2.1 轴测投影特性 215

8.2.2 由形体的三视图求作正等轴测图 215

8.2.3 圆的正等轴测投影 216

8.3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217

8.3.1 打开轴测投影模式 217

8.3.2 切换当前轴测面 217

8.3.3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作图 218

习题与上机指导 221

一、课后作业 221

二、操作指导 222

三、上机练习 227

第九章 图形数据交换 228

9.1 外部引用 228

9.1.1 外部引用与使用图块的比较 228

9.1.2 外部引用的类型 229

9.1.3 外部引用的应用 230

9.2 与Windows应用软件交换数据 233

9.2.1 Windows剪贴板 233

9.2.2 不同AutoCAD 2000文件之间的图形嵌入 235

9.2.3 对象的嵌入与链接 235

9.2.4 光栅图片的引用与编排 236

9.3 与所有应用软件的数据交换 240

9.3.1 用通用文件交换数据 240

9.3.2 在AutoCAD 2000中输出与输入通用文件 241

9.3.3 幻灯片 243

9.4 Internet与DWF文件 244

9.4.1 DWF文件 244

9.4.2 在Internet上查看DWF 245

习题与上机指导 245

一、课后作业 245

二、操作指导 245

三、上机练习 253

第十章 绘图输出 254

10.1 绘图输出设备配置 254

10.1.1 原始配置 254

10.1.2 网络配置 255

10.1.3 栅格图像输出配置 256

10.1.4 设置与保存参数 256

10.2 绘图输出操作 259

10.2.1 PLOT命令 259

10.2.2 输出镜像图形 261

10.2.3 输出到文件成批打印 261

习题与上机指导 262

一、课后作业 262

二、操作指导 262

三、上机练习 263

附录一 三维作图 264

1.1 三维空间的描述 264

1.1.1 直角坐标系 264

1.1.2 柱坐标系 265

1.1.3 球坐标系 265

1.2 绘制具有标高和厚度的图形 266

1.2.1 用ELEV命令预先设置标高和厚度 266

1.2.2 修改图元的厚度 267

1.3 观看三维形体 268

1.3.1 通过Viewpoint Presets对话框设置不同的视点 268

1.3.2 通过罗盘与三角轴改变视点 269

1.3.3 通过预置视点观看标准视图 270

1.4 三维形体的三种模式 270

1.4.1 线框模型 270

1.4.2 表面模型 270

1.4.3 实体模型 272

1.5 在绘图窗口中设置多视区 272

1.5.1 模型空间与平铺视区 272

1.5.2 图纸空间与浮动视区 273

1.5.3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 274

1.6 显示立体效果 274

1.6.1 消除隐藏线 274

1.6.2 着色处理 275

1.6.3 渲染处理 276

附录二 机械设计中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图形绘制 277

2.1 螺纹连接件及其连接画法 277

2.1.1 外螺纹的画法 277

2.1.2 内螺纹画法 278

2.1.3 内、外螺纹连接画法 279

2.1.4 螺纹连接件的图示及标注 279

2.1.5 螺栓连接画法 279

2.1.6 双头螺柱连接画法 282

2.1.7 螺钉连接画法 282

2.2 销及其销连接画法 283

2.3 键及其键连接画法 284

2.4 齿轮及其齿轮啮合画法 284

2.4.1 单个齿轮画法 284

2.4.2 齿轮啮合画法 284

2.5 滚动轴承的画法 285

2.6 弹簧的画法 286

附录三 机械设计中的零件图绘制 288

3.1 零件图的内容 288

3.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289

3.2.1 零件图视图选择要求 289

3.2.2 轴套类零件 289

3.2.3 轮盘类零件 290

3.2.4 叉架类零件 290

3.2.5 箱体类零件 290

3.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92

3.3.1 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292

3.3.2 重要尺寸要从主要基准直接注出 292

3.3.3 尺寸标注要符合工艺要求 293

3.3.4 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93

3.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295

3.4.1 尺寸公差 295

3.4.2 配合 296

3.4.3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296

3.4.4 形状与位置公差 297

3.4.5 表面粗造度 298

3.5 标题栏 299

附录四 机械设计中的装配图绘制 300

4.1 装配图的内容 300

4.1.1 一组图形 300

4.1.2 几类尺寸 300

4.1.3 技术要求 302

4.1.4 零件编号、明细表、标题栏 302

4.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02

4.2.1 装配图表达方案选择 302

4.2.2 装配图中的规定画法 302

4.2.3 装配图中的特殊画法 303

附录五 AutoCAD 2000命令一览表 304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