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 1
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
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 4
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本质 8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0
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0
个体教育和队伍建设 11
灌输理论、转变思想和引导行动 13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8
广泛的群众性 18
鲜明的党性 19
严格的科学性 20
生动活泼的民主性 21
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实践性 22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2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 24
思想政治工作有自己特殊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 25
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27
思想政治工作已形成客观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27
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证明 28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29
第五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 30
遵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30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必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途径 32
国外的行为科学决不能代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34
第二章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历程和丰富经验 36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36
我们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 36
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43
第二节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简略回顾 51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 51
曲折道路中的深切体会 56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61
第一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61
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工作服务 62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保证 64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基本形式和基本手段 67
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69
第二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7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 7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7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81
第三节 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83
改变涣散软弱状态,加强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83
恢复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87
破旧创新,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 91
第四章 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98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98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99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101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07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光辉旗帜 109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09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114
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127
第三节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现代化建设 133
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134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9
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 142
回答和解决各种思想认识问题 146
第四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50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50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决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153
正确地开展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 156
第五章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十二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59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 159
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160
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162
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163
第二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64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64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 172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76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82
第三节 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188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 188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0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206
第四节 沿着改革的方向前进 210
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10
进行改革的总方针 212
衡量改革对或不对的标准和改革的总目标 215
工人阶级要坚决地领导改革 217
第六章 健全企业领导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中党的领导 220
第一节 企业领导制度的根本原则 220
党委集体领导的原则 221
职工民主管理的原则 225
厂长行政指挥的原则 227
正确处理企业中党、政、群三方面的关系 229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231
职工民主管理的好形式 231
加强党委对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 233
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234
工会要发挥工作机构的作用 237
第三节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238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实质 238
党委要支持和保障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行使职权 240
厂长应自觉地维护党委的领导 242
厂长要注意发挥生产指挥系统的作用 244
车间的生产行政工作在厂长的统一指挥下实行车间主任负责制 245
第四节 不断改进党对企业的领导 247
党政适当分工 247
建立党政两套工作系统 248
正确处理党委书记与厂长的关系 249
企业党委的制度建设 250
发挥企业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251
第七章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 252
第一节 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252
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 252
认真考察识别干部 254
合理调配使用干部 257
全面地团结干部 260
努力培养提高干部 263
有领导有计划地改革干部制度 264
第二节 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 266
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重大意义 267
大胆放手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268
努力把第三梯队建设好 270
克服几种错误思想 272
第三节 妥善安排并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277
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 277
妥善安排老干部的离休退休 278
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281
第四节 整顿和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 284
继续推进领导班子的“四化”建设 285
有计划地调整好现有企业领导班子 288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 291
加强领导班子的业务建设 294
第八章 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297
第一节 企业党组织要关心和重视自身建设 297
党的领导作用在于自身的先进性 297
执政党的地位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特点 299
在新时期保持和提高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302
坚决纠正党不管党的现象 303
第二节 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08
新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比过去更严格的要求 308
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10
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313
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317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18
第三节 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21
新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322
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25
切实做好车间党支部的工作 327
党支部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 330
注意发挥党小组的作用 333
坚持党员标准,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 334
第四节 严肃党纪,端正党风 337
新党章对加强党的纪律问题作了新的重要规定 338
尽快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341
努力完成全面整党的伟大任务 346
第九章 加强企业职工队伍的建设 352
第一节 把职工队伍建设真正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352
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52
正确认识我国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工人阶级 355
职工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358
加强职工队伍各部分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366
第二节 发挥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的重要作用 367
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367
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371
引导知识分子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374
改善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378
第三节 发挥老工人和先进模范人物的骨干作用 384
注意发挥老工人的骨干作用 384
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骨干作用 387
充分发挥班组长的骨干作用 391
努力做好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 393
第四节 做好女工工作、职工家属和退休职工的工作 395
充分发挥女职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95
注意发挥职工家属的积极作用 400
继续发挥退休职工的积极作用 405
第十章 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407
第一节 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转到青年工人方面来 407
为什么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转到青年工人方面来 407
正确认识和对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的转移 408
第二节 正确估计我国工人阶级新一代 410
青年工人大部分处在生产第一线,已经成为生产建设的骨干和主力 410
青年工人具有的时代特点 411
青年工人的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 413
必须纠正对工人阶级新一代的错误认识 416
第三节 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417
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教育 418
引导青年工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422
引导青年工人树立高度的工人阶级主人翁责任感 426
进行马克思主义审美观的教育 428
第四节 改进对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434
正规办学,系统灌输共产主义思想 435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共产主义思想宣讲活动 438
组织民主大讨论,让青年工人自己教育自己 440
组织业余自学小组,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活动 443
广泛开展业余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444
净化“环境” 447
用榜样来教育和引导青年工人奋发向上 448
做好后进青年工人的转化工作 450
关心青年工人的特殊利益 453
第十一章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456
第一节 使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的坚强阵地 456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 456
工业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458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服务 459
第二节 端正工业指导思想 460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460
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 462
教育和组织职工群众努力实现工业指寻思想的重大转变 463
第三节 做好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思想政治工作 46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467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经营活动中去 469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质量管理中去 471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经济核算中去 474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挖潜、革新、改造中去 475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安全生产中去 477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按劳分配和实行奖励制度中去 478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培训中去 480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后勤服务中去 482
第四节 坚持改革,做好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484
实行经济责任制是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484
进行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 486
进行增强全局观点的教育 487
第五节 开展立功创模活动,为四化争做贡献 488
开展群众性的立功创模活动是推动四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488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立功创模活动 489
支持先进,爱护先进 491
第六节 认真解决好“两张皮”的问题 492
解决好“两张皮”的问题是四化建设的需要 492
全体干部都有责任解决好“两张皮”的问题 495
第十二章 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99
第一节 使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499
社会主义企业的双重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500
企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 502
企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任务 504
第二节 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507
理想教育 507
道德教育 511
纪律教育 517
第三节 加强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 520
加强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520
逐步建立比较正规的职工教育体系 522
实现经济干部院校教育正规化 526
广开学路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529
第四节 企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式 530
五讲四美活动 530
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533
“三热爱”教育活动 534
文明生产活动 536
“五好家庭”活动 539
第五节 反对和抵制精神污染 541
精神污染的表现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541
精神污染的实质和严重危害 543
克服软弱涣散,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 544
反对自由主义态度,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545
清除精神污染的范围、政策和界限 547
第十三章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 549
第一节 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549
正确评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549
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552
全党都要重视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554
第二节 逐步实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556
企业政工干部的基本条件 556
企业政工干部的选拔、调整和充实 558
企业政工千部的培养、教育和训练 560
第三节 企业政治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干部配备 564
建立和健全企业政工机构 564
配备好企业政工干部 565
逐步解决企业政工干部的业务职称和有关待遇问题 566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修养 568
要有很好的政治修养 568
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569
要有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业务专长 570
第十四章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探索 573
第一节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573
科学知识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57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的需要 574
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需要 575
科学技术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576
第二节 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探索 577
人的本质 577
人类行为活动的特点 578
个体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582
个体意识、行为调节器的结构剖析 587
影响职工思想行为的客观诸因素 590
第三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规律的探索 592
灌输规律 592
疏导规律 596
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规律 600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规律 605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规律 608
第四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方法的探索 611
和群众交知心朋友,虚心向群众学习 611
收集思想信息,掌握思想动态 613
对思想信息的科学分析 614
思想教育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相结合 616
预防为主,教育在先 616
各方协同,打好总体战 617
培育和激发创新精神 617
运用生产活动中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 618
知人善任和人尽其才 619
建立逐步实现企业现代化的目标管理体系 619
针对个性特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620
使有所失的人有所得 621
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 621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检查评定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