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次斋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明)公鼐著;赵黄晟点校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4027621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录了河北兴隆县基层民政系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是一本文集。

序 1

前言 1

问次斋诗稿序 1

问次斋诗稿序 2

公太史孝与先生诗稿序 3

问次斋诗稿序 5

问次斋稿卷之一 7

赋 7

东蒙山赋 7

东游赋 10

灵芝赋 12

问次斋稿卷之二 13

古乐府序 13

乐府一 14

庙祀歌辞二章 14

安世房中歌二章 14

朱鹭 14

天马 14

艾如张 15

上陵 15

战城南 15

巫山高 15

临高台 15

上邪 15

有所思 15

圣人出 16

君马黄 16

钓竿 16

商歌 16

琴歌 16

别鹤操 16

贞女引 16

思归引 17

平陵东 17

陌上桑 17

铜雀台 17

猛虎行 17

君子行 18

燕歌行 18

鞠歌行 18

秋胡行 18

折杨柳行 19

西门行 19

上留田 19

客从远方来 19

长安有狭邪 20

三妇艳 20

薤露 20

豫章行 20

塘上行 20

苦寒行 21

野田黄雀行 21

门有车马客行 21

白头吟 22

怨诗行 22

玉阶怨 22

春歌 22

夏歌 23

秋歌 23

冬歌 24

莫愁乐 24

大堤 25

乌夜啼 25

江南弄 25

白紵曲 25

杨叛儿 25

?衣曲 25

独酌谣 25

长相思 26

前溪歌 26

自君之出矣 26

舞媚娘 26

行路难 27

隔谷歌 27

捉挧歌 27

懊憹歌 27

问次斋稿卷之三 28

乐府二 28

飞龙篇 28

远游篇 28

墙上难为趋 29

王子乔 29

齐讴行 29

梅花落 29

相逢行 30

白鸠篇 30

独漉篇 30

东飞伯劳歌 30

碧玉歌 31

远别离 31

春日行 31

出塞七首 31

精卫词 33

龙宫操 33

短歌行 33

天可量 33

秦吉了 34

将进酒 34

公无渡河 34

公无出门 34

五七九谣 35

杂谣代老翁语书事 35

问次斋稿卷之四 36

四言古诗 36

绵绵历数四章,章六句 36

帝省其山三章,章八句 36

唐蒙有丝四章,章六句 36

励志 37

归田 38

劝农 38

子 39

问次斋稿卷之五 40

五言古诗 40

感遇 40

鲁仲连 41

张子房 41

严子陵 42

诸葛武侯 42

嵇叔夜 42

阮嗣宗 42

陶令 42

陶真白 43

李邺侯 43

邵尧夫 43

古意 43

寄三叔 43

北游作 44

访苗文学南山中 44

秋意 44

漫兴 44

夜渡滹沱寄邑中诸子 44

送张子 45

送吕汝成北归 45

惜别拟古 45

咏怀 46

山寺遇雨 46

古风 46

西征 47

读冯侍讲诗 48

寄崔仲素 48

西峪主人招游聪山 48

赠冯季韫 49

寄石伯瞻 49

与冯用韫、王辰玉登朝爽楼同赋 50

答用韫 50

答王辰玉 50

赠周童子 51

纪古语 51

答锺淑濂 54

野归晚眺 54

问次斋稿卷之六 55

五言古诗 55

送李仲茅登第后归省 55

赋得蟋蟀思良士 55

送邵太史使鲁藩 55

题龙使君考绩卷 56

赠楚蒲圻魏翁 56

题中州节妇卷 56

?贺吏部母八袠 57

走笔酬同馆诸丈 57

雨后偕雷、王二丈至隆恩寺 57

自西山晚归行河曲 57

发襄城至锡山纪行十四首 57

顺阳川 58

均州渡汉津,《禹贡》又东为沧浪之水是 58

过樊山退谷不及游,去而怅然,追书志愧 58

大冶山行雨阻田家 58

宿箕山雨止田家,遂踰高梁而南 59

自西林至锦涧桥 59

三峡泉至栖贤桥 59

由豫章溯流,以水涨登陆,忆麻源三谷不能往寄怀 59

自馀干抵信州,山水奇峭,如灵山、龟峰、怀玉,其最胜者也,迫不及游,遥望纪之 60

灵隐寺至三天竺 60

行西湖南峰至龙井 60

虎丘 61

慧山泉 61

归田杂咏 61

过费西旧游作 63

遣兴拟杜集五首 64

又拟杜遣兴三首 64

题溟中王氏先德卷 65

问次斋稿卷之七 66

五言古诗 66

赠东莱张隐君 66

己酉,卧病感怀五百字 66

八哀诗 67

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临朐冯公琦 67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锺公化民 68

太仆寺少卿前监察御史临邑邢公侗 68

翰林院编修太仓王公衡 69

翰林院检讨文安王公陞 69

翰林院检讨夷陵雷公思霈 69

浙江道御史奉高宋公焘 70

望东海 70

浮海入郁洲作 70

阅图经望益州作 71

乞休不得以示甥辈 71

读诗纪偶书 71

雨后出郭 71

过薛城 72

题墨竹赠洛中魏司马 72

问次斋稿卷之八 72

七言古诗 72

寄钱汝晦 72

秋夜 73

朿园夜集,同秦、徐二子赋 73

拟古 73

士不遇行赠友人 73

送别短歌 74

望蒙山吟有寄 74

骏马行赠徐卿 74

陵西道中 74

望太白行 75

少妇篇 75

蒙山谣与张子 75

又赠张子 76

赠王生少年行 76

长安别崔、冯二子 76

赋得来青楼 76

感旧行 77

游灵岩寺别宗上人 77

过花马湾古寺志感 77

徐居之席上赠鲁田徐先生 77

登劳山诗 78

夏日与诸子集东园,饮食谐笑,无时不至也,作歌以纪之 78

王生铸剑歌 78

四忧诗 78

博昌夜晏边明府席上 79

双林寺歌 79

丈夫行留与石伯瞻 80

雪霁,乘月登楼短篇 80

清泉歌呈二叔、秦徐二丈 80

冯观海先生邀游沂山百丈崖歌 81

往事行 81

长歌赠邢子愿席上 82

夜宿盘河 82

望西山王母池 82

题桃源行诸篇后 83

阳春歌送黄生归楚 83

南游篇送景和之合肥,遂游南都 83

汶阳老人歌 84

恒岳篇寄寿冯仰芹先生 84

百脉泉歌 84

长白山月歌寄刘子伯仲 85

秋菊叹 85

王嵩淮司理召入谏垣,作嵩淮歌送之 85

哀宁夏 85

沂阳观渔别杨子 86

仲素归田,作歌寄之 86

宁夏捷书至 86

战平壤 86

海不扬波行 87

送沂阳传广文先生之河南府任 87

再闻东夷报 87

示二子 88

李隐君高楼成,赠之以歌 88

抚松亭歌为崔仲素赋 88

次斋稿卷之九 89

七言古诗 89

邯郸行 89

信陵君结客行 89

御试观播州图歌 90

偪侧行忧岁 90

题郑侠流民图 90

投辖馆为榆中杜将军作 91

送别刘练江之广陵 91

送薛太史归省四明 91

莫相疑行 92

长安夏日作 92

题大将军出师图 92

渔舟唱晚歌为许少卿赋 92

送雷何思还夷陵 93

题春风沂水图 93

燕京古意 93

汴都行 94

朱仙镇岳祠歌 95

读颍桥壁上诗感述 95

登黄鹤楼 95

均州观竞渡歌 96

宿上方寺拟作庐山谣一首 96

题江州琵琶亭 96

金山寺 96

自江南归次临沂望蒙山短歌 97

南圃就客求果栽 97

晚归 98

落花叹 98

清明日山中 98

听莺曲 98

沂阳后观渔歌 98

读宋史新编题陈亮传后 99

沈石田春谷歌为表弟秦克生题 99

连城馆歌为宋绎田侍御赋 99

嫁女叹 100

忧乐吟 100

大风折双梧歌 100

晚过五井村歌 101

入蒙昌峪 101

峄山歌 101

泗上送伯举西游 101

己酉放榜后慰茂仁 102

病起作 102

庚戌旱饥自述 102

闻秋来声作 102

问次斋稿卷之十 103

七言古诗 103

黄鹄歌 103

初晴秋月歌 103

夏日行岱野书所见 103

浮海行 104

武城南山诗 104

登朐山东海怀刘练江年兄 105

季夏篇 105

东海归来漫赋 105

古松行 106

叹老行 106

佚老吟 106

传事吟 106

不必吟 107

园居纪物杂言 107

问次斋稿卷之十一 108

五言律诗 108

春兴 108

秋夜池塘始泛 108

南塾兀坐 108

春日园亭试笔,园,家祖兴济尹植 108

甲戌,随二叔宿崔家峪分韵 109

秋日郊居 109

与诸子游南溪 109

朿楼晚望 110

与客游城南山寺,明日将有青州之行 110

乙亥,从太史公至兗州 110

登任城太白楼 110

夜泊临清 110

寄徐子 110

齐中与汝晦言别 111

过大清河入青州境五首,咏怀古迹也 111

晚次安德驿郭外 112

直沽北怀鲁中诸子 112

晚出都门作,寄山中故旧 112

邸生西归岚县 112

少年行 112

闻鹤 113

寄秦丈 113

送客还青州 114

清夜齐中偶述 114

长陵 114

永陵 114

西山道中 114

碧云寺 115

独坐 115

送吴生之江南 115

河上别方子 116

登费西楼 116

广泉村中 116

蒙山之阳蒙城宫庙已圯废矣,《水经注》所谓『古蒙祠』者,即此是 116

山寺早起 116

禅房夜坐 116

己卯,放榜后作 117

宿长城店 117

山居书壁 117

南溪独眺 117

梦钱子 117

怀仙曲 117

访山家深入幽谷作 118

对月二首 119

雪中山行 119

闲居 119

忆旧书怀 120

夏日寺中作,时友人王季桢读书南山,早晚过从,图史棋酒相乐也 120

与张、徐诸子集东山道观,深谷中口占 120

奉和三叔郊居二首 120

雪夜宿南轩 121

晚出东圃 121

过赵氏南园 121

溪上 121

晓行感事 121

客夜 122

散闷 122

晏起 122

会通河中分处 122

济北道上 122

奉从太史公游蒙山海螺寺 122

同家叔、张徐二子重至蒙山 122

与陈、徐二文学在南竺 123

问次斋稿卷之十二 123

五言律诗 123

济河道中 123

丁丑星变,吴、赵二太史上书,忤时宰,太史公与兰溪赵公、新建张公皆以营救谪。及诸公被召,太史公犹滞广平。癸未省觐,因书郡斋壁上 124

过东昌府 124

宿小滩头 124

自武安还经尧庙,是李青莲旧游处 125

与王、杨诸子西郊集饮 125

自东莱还蒙山至穆陵,即东太山也,介齐鲁之间,则海岱在目中矣 125

野宿早起 125

与客园亭晏 125

滕阳道中 126

望峄县 126

晚出徐州 126

汶南别业秋居 126

宿旧东城田家 126

栖霞县邠都宫,丘长春成道处,前元遗像宛然 127

宿劳山黄石宫 127

夏日杂诗六首 127

晚出之汶阳别业 128

止宿田家二日 128

对雪书怀二首 128

春日园居述意 129

与诸子晏坐,不知夏日之长也,诗以纪之 129

博兴边明府席上同江右李生赋,时八月十五日 129

博昌南湖宋、周诸子饯别 130

秋晚出郭野望 130

丁亥至中山寺,随三叔、徐丈小饮禅房 130

南溪逢赵生谈话 131

忧旱 131

过南竺感旧留题 131

诸从常集东园 132

和泉道中 132

道上闻笛 132

息马龙冈寺 132

汶阳晚眺 132

自沂上来别徐丈,余西归城中,徐丈南归山下,时已暮矣,相望怅然,遂成短句 133

过蒙阴旧城山家留饮 133

雪后 133

与二房生游荆山寺 134

赵平甫卜居城之北五里,山水佳处也,早春日过之,留赠 134

送秦丈 134

秦丈去之明日,怅然怀思,复以二诗寄怀 134

春雪 135

秦女吹箫 135

问次斋闲居 135

春日出郭 136

奉题家叔自怡园 136

家叔筑草堂,在城之桥西宅畔,邑之幽胜处也。昔杜子于成都郭西浣花溪上作草堂以居,其诗曰『万里桥西一草堂』是也。因取杜子诗意,为诗识之 137

凭虚馆馆在龙泉观左 137

三叔自堂阜至,夜坐西楼话旧 137

戊子田居,观刈麦 137

明日与刘、王二子重至南山李家 137

夏日斋中 138

喜雨 138

自二月不雨至于五月,上方露祷,戊申大雨,千里沾足,喜而志感 138

村居阻雨不归 138

问次斋稿卷之十三 139

五言律诗 139

与冯氏诸从泛舟冶源 139

济南秋夜 139

雄州道中 139

营平道上简寄仲素 140

与仲素话旧 140

行至河间,覩钱使君河梁,不及往会,作此寄怀 140

送别侯子 140

喜汝成至 140

汝成来自京师,翌日与游南竺 141

与汝成夜坐,时将北行矣 141

汶南寺前垂钓 141

咏野溪翠鸟 141

过溪东 141

夏夜坐咏中星 141

夜闻箫声 142

访邓子泉上 142

园中 142

梦子愿 142

寄子愿 142

七夕 142

病起登城南楼 142

己丑病后口号 143

秋月 143

题袁使君郡斋中秋生灵芝 143

寄李伯子 143

景和自沂上至,临别赋赠 144

赠北海处士刘君 144

庚寅至犁丘,季重时在晋阳,过旧斋怆然有述 144

畿南途次述怀 144

过摩诃庵 144

与曹、吕二君听僧弹琴 144

游西山戒坛 144

沙河夜宿 145

游蒙山长林峪 145

至花涧峪 145

弟读书晚对亭,自济上冩寄 145

济南泺泉新建白雪楼 146

答阳信朱令论诗 146

与平原赵张诸客、东莱左氏昆仲游趵突泉,遂泛明湖 146

将发济南至湖上乃行 146

长清遇甘大夫追之不至 146

济上赠郭子卫,子愿之甥,美秀多文,称其宅相者也 146

辛卯除夜,有怀旧游 146

端午日,喜季桢晏集信宿有作 147

岸堤道中 147

重九后一日之城阳会杜使君 147

宿古东筦城 147

壬辰生日,来岁生三十六年矣 147

春雨后行南溪上 148

田居答隣叟 148

新筑南园 148

輓曹如川中丞 149

答平阳王文学 149

癸巳,稷下会用韫书怀 149

甲午会用韫於长山 150

慰季韫 150

山居杂诗四首 151

题闵公山松 151

谒沂北闵子祠 151

至沂山寻百丈崖不及 151

次斋稿卷之十四 152

五言律诗 152

直沽 152

天津见征东战船 152

畿南阅邸报,时谏官以言事不及罢黜者三十馀人 152

答用韫夜话作 153

丙申,大内火 153

井陉 153

晋祠泉上 153

韩信岭 153

赵城洪洞境内,地形画方相接,水自高而下,灌溉皆遍,因相见古沟洫之遗焉 153

汾南村舍阻雨 154

发潞城,出临洛东下 154

瑞锺过访谷庄山居 154

病中送弟试济南 154

晚村归自田间书所见 154

莱芜山道早行 154

己亥,历下简茂仁 155

访刘君授孝廉玉几楼,兼读其阳春馆集 155

青州胡使君以矿事被谪,归闽觐省,不及为别,寄诗言怀 155

冠氏钱观察枉驾草堂,取蒙山道西归,相送南竺,遇雪,留三日 155

雪后同观察登溪南仙洞山 156

青石关 156

自颜神镇入青州道 156

己亥应贡入太学自述 156

出都门遍游西郭诸坞 157

游苑北水关小寺,同赵殿撰、苗、吕二孝廉赋 157

辛丑得第,年逾仕矣;次当外除,友人留共京邸,强赴馆选,非其志也;滥竽之后,愿不及此,引事自况云尔 157

昆陵吴采于 157

初步瀛洲亭感述 157

辛丑十月,册立皇太子加上皇太后尊号,候驾恭纪二首 158

内苑观灯出步天街六首 158

元日后过慈寿寺 159

初春偕雷、王二丈过西郊 159

望海棠不开作 159

戏题牡丹,除去『香』、『艳』诸字,倣欧阳永叔赋雪例也 159

与王冏伯、于泰寰诸丈游苑北三阳庵 159

九日同茂仁郊游 160

平坡道中偕茂仁晚行 160

闰九月,西郊游眺次高廷尉韵,偕孙孟诸乡丈 160

题秋江远帆卷 160

题竹赠友人 161

族叔文学廷试暂归,诗以送之 161

送赵洪江之武冈守 161

送程子使蜀中 161

大宗伯冯公挽章 161

送俞彦直归松江 162

送季重之夏邑令 162

哭介轩冯丈 163

送刘练江南归 164

送蔡中山年丈归汝南 164

渡芦沟入西山南境 164

出戒坛北行岢罗山道,遇雨小憩村家 164

内苑见税珰所进白兔 164

过北郭泉上 165

经城北校场忆辛巳瞻今上大阅 165

乙巳祗役皇陵,因忆丁丑从太史公奉祀亦同昭陵,今已三纪,赋以志感 165

祀山陵后作 165

行居庸关南 166

沟沟崖同冯、苗诸君后至 166

问次斋稿卷之十五 166

五言律诗 166

丙午奉韶江楚,出都门述怀 166

潞河岸行 167

过清源感旧 167

寄荆州田东明丈 167

过聊城,迂道不及吊伯俊,赋此寄挽 167

自泗源入蒙山道 167

丙午,过里晤诸亲旧有感 168

定陶道上,值佳园春尽,花事尚盛,入观良久,不见主人而去 168

梁台遇雨 168

顺阳山下止宿 168

江夏城南僧舍,旧有李北海宅,后为寺,疑即此是 168

九峰寺 168

题庐山磴道亭上 168

南昌卢使君邀游金沙寺值雨 169

江上晚行 169

过郑松门太史山居,一话而去,别后惘然,因使却寄 169

孤山访林和靖故居 169

舟发武林,取吴兴道,次湖州作 169

过太湖遥望吴门 170

夜过丹阳,期会眭东荪年丈不遇 170

陈景玄侍御以漕使先数日出都,约会京口不值,书此寄怀 170

渡沂河望见蒙山 170

秋日初归即过南溪 170

九日,偕季桢平甫南楼夜坐 170

秋尽,季韫过山城同游南溪 170

蒙祠遇雪 171

丁未人日 171

元宵遇雪 171

过台头寺 171

南溪新作小圃 171

送郭百原司训胶州 171

村居自嘲 172

招客 172

南旺夜泊 172

丁未初度山居作 172

怀季重 172

过茂仁东山别墅 173

得子愿书 173

丁未除夕 173

南山激涧出谷 173

寄王镜宇侍御 173

龟蒙顶下山家晚顿 173

晚至蒙祠,少憇即行 174

哭袁虎溪给谏 174

哭许子逊太史 174

九日田间独步 174

南园栽竹甚艰,诗以记之 175

溪上 175

大雨 175

己酉,病卧四逾月,伏枕自述 175

病后成悗诗以解之 176

病起,与客散步南溪 176

春雪 176

寄瑞锺 176

寄挽赵准台太仆 177

初春课农作 177

闻季重自县得郡寄赠 177

闻侯乐庵、孙却浮诸乡丈相继挂冠作 177

过冯宗伯赤涧池亭 177

德懋见讯寄答 178

崐山李太史得请,过历下觐省,密近下邑,不能往会,寓书寄怀 178

郊居喜雪 178

笼雀养之经年,一朝飞去,作此叹之 179

汶上营小亭曰『必在』,诗以纪之 179

春日杂诗 179

冯季韫至,得张君一年丈书 180

送吕甥玄韬之河南臬副 180

挽王敬宇侍御 181

至广泉山家 181

圣泉游遍,从武阳归汶上 181

宿宋绎田侍御连城馆 182

寄龚兰谷太史 182

寄薛天谷 182

寄钱麟武 183

与李、林诸翁度吴崓东山游圣堂 183

初卜武泉,修而居之,杂诗十首 183

南涧激流而北,戏笔志之 184

激流瀦水遂成野塘,临池晚归作 185

癸丑新岁,不入城居三春未一出谷,聊志日计 185

小楼倚郭,在山泽之间,因以属对,足之为诗 185

春日在田书农圃事 185

送吕玄韬甥之河南督学 185

闻同年张瀛海状元亡 185

问次斋诗稿卷之十六 186

七言律诗 186

拟秋怀一首 186

舟中对月 186

登南旺高阁 187

癸酉秋日,抵舍后随诸亲识游南溪 187

南山寺中忆会公上人 187

同诸叔、秦徐二丈集东园草亭 187

夜次潞河驿 187

同胡、蓝二子游西山 188

夜同家叔及二王生登泰岳 188

灵济道院忆山中诸子 188

送友人之江朿 188

历下访白雪楼 188

丙子,书瀛南旅舍壁 189

次朐南忆用韞时在云中 189

斋居忆昆陵兄弟 190

至蓟门有怀 190

登宣武门眺望答于鳞先生一首 190

同盛、吕诸丈宴显灵道院 190

再游西山 190

题荆山寺 190

都门逢蓝子饮,忆夏为斋先生,先生楚人 191

秋日过西郊有怀 191

送客归晋 191

送吴子之常州 191

病起 191

除夜书怀 191

题亡弟鹤墓侧 192

别冯子 192

夕渡卫河,舟中之人皆京洛客也,因语畿南形胜,感而有作 192

春望 192

拟杜十八首 192

秋兴八首 193

咏怀古迹五首 194

诸将五首 195

忆旧 196

怀用韫 196

晚上南楼,同诸叔、秦、徐、赵三生赋 196

历下赠蒋生 196

己卯,京师呈刘恩征诸丈,时予下第后也 196

畿南道中忆用韫太史兼怀内兄参军 197

病起寄京中亲旧 197

赵氏园同吕汝成及王、徐诸子 197

庚辰初度,感怀四首 197

戏呈徐文学 198

宿亡友任氏山居 198

庚辰冬,雪后漫兴十首 198

送张日观水部北上 200

问次斋稿卷之十七 201

七言律诗 201

卞南怀古 201

春日山居自述 201

辛巳,入京正逢大阅 201

京邸作示冯、吕诸子 201

寄冯子京师归后也 202

山居戏笔 202

与张子、徐子、家叔宿蒙山下田家 202

止龟蒙绝顶 202

留上元庵二日 202

辛巳登泰山 203

与王季桢雪后同过张桐冈子草堂 203

壬午春日郊游试笔 203

病起登来青楼赋,楼,太史公读书处 203

展墓东门故里,见旧居荒凉有感 203

徐居之、王季桢过从南竺,无日不至也,书以纪一时同志之意 204

与石伯瞻 204

历下与石伯瞻兄弟及冯、史二文学登城北楼晚归 204

赠永年李雍野明府 204

赠王季桢赴试南宫 205

癸未元日,闻吴中赵定宇、吴复庵二太史先生复官喜之 205

癸未谷日,与王允谋同访徐子,称疾不出,题壁而去 205

春日登来青楼书怀 205

沭水道中 206

至东莱观海作 206

与彭、张诸生同宿白云岩 206

从古费遂至临沂 206

过徐州遇雪 207

过汉高祖庙 207

舟次扬州遇雨 207

访刘子汝登,同至龙泉观,汝登别业在观侧 207

同刘子夜登王氏危楼,索诗,率尔觅纸即书与之 207

与王、刘诸子至王母池,蒙山之西绝处也。一水悬崖而下,一级一池,凡九级焉。余久闻其奇,今日始至 207

赠滁阳李少白先生 208

秋日城头独眺 208

与二王、徐、赵、张五生同访苗子,昨已先过,不遇故去 208

至劳山华楼 208

诸城道中望九华不及游 208

寄张见尧先生 209

海上归来作 209

送万少府迁灵石令便道归省 209

早春,至南竺山房晤王、徐诸子 209

过南村杨家 209

幽斋漫兴 209

齐城晚望 210

登云门山 210

到颜神镇泉上 210

早发青石关,关在颜神镇西南二十里。道险甚,所谓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比行者,即此 210

送王季桢之兴山令 210

人日书怀 210

题王君屏灯座,客命险韵,得『岚』字 211

秦丈以医役祗山陵有年矣,行将有恩命,作此寄怀 211

鸿胪吕明南丈作园于都城西之双塔寺后,所建西楼曰『朝爽』,寄题二律 211

送县尉福清林君迁潮州便道还闽 211

访杜子《江水如海势短述》作 212

上蔡卢先生自蒙令守鄜,以善政受玺书,再刺青州,过蒙投赠 212

与王、徐二子重过泉林 212

随曲阜诸先生观圣迹 212

问次斋成书意 212

捧郡檄有述 212

为表弟秦生、弟鼒读书斋中赋 213

戊子元日 213

元夜陪杜明府晏集 213

寄怀新泰邓孝廉 213

见舅氏李敬庵先生孙叹逝而作 214

冯用韫侍讲自壬午出使过里一晤,今七年矣。音耗邈然,前日有书责望,附此寄怀 214

寄吕汝成 214

骈邑道中 215

问次斋稿卷之十八 215

七言律诗 215

戊子至青作简石、冯诸子 215

过冯宪使仰芹先生冶湖山亭留题 215

题冯海浮先生旧业 215

冯将军观海登坛有日,归而隐居冶泉。山亭之上,林壑幽胜,绝代无俦。偶一观之,应接不给。聊赋二章,以纾心赏 216

题南陵从祖蒙山草堂 216

三祖水部悬其车于任城之市,作楼以居,取迎仙之义。题此寄怀 216

清明前日,钟淑濂给谏席上同石伯瞻赋 216

斋中漫兴 217

送韩广文先生之襄城 217

端阳日杜明府招游南竺,张乐松下,同少川暨家叔二孝廉赋 217

自怡园随乡先达诸公燕集,题家叔诗后。园署取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诗意为名 217

南楼晚望 218

走马西郊 218

与王子由同汶阳田居,早起课农作 218

县城南楼独眺 218

雨后来青楼书事 218

与徐丈饮四祖花圃 218

梦中 219

历下忆弟 219

历下逢季重定交 219

济南别社中诸子 219

访季重于犁丘,邢子愿持诗来会,并赠 219

用韫典试自楚反,作诗问之 219

侨寓京邸,王辰玉从感而有赠 219

饮盛泰甫苑西草堂 220

戊子,别冯、吕诸君 220

昌平会仲素暨弟季子登楼赋 220

游昌平西盘道庵,庵在居庸关之左山最高处 220

居庸道上 220

塞上曲 220

初春出郭望蒙山雪色 221

亭上 221

春闷 221

有所思 221

朿村晚归 221

园居戏为人名诗 221

迟子愿书人不至作此问讯,首三句仍用子愿诗意 222

己丑,青州重晤季韫志感 222

己丑,至亡舅故居,与表弟成甫话旧,悲感往事,掩泣成篇 222

沂阳会杨氏昆季暨张、郭、李、成诸子,心知毕集,正值元夜,赋诗志感 222

从济上至犁丘重晤子愿 222

瀛南大风 222

涿鹿城北行 223

都下送济南黄参军之古北,参军旧在征南幕府 223

于宗伯席上赠江右程生 223

都下别宋子先归 223

春日送客 223

与崔、李诸子登天寿山东戍楼 223

蓟州独乐阁 223

用韫赋诗为别,次韵即答 224

将别又成联句 224

雄州王生邀余泛舟白沟,时同吴中二客 224

次用韫前韵,留赠子愿,即和子愿诗意 224

送任中舍册封衡藩 224

宿织女洞,洞在沂河西岸,牵牛庙在河之东 224

登岱和大宗伯于公韵八首 225

又次督师李霖寰先生登岱韵八首 226

阳丘道上望家园作 227

阳丘城南访前吏部李中麓先生旧墅 227

游水帘洞 228

问次斋稿卷之十九 228

七言律诗 228

济南赵、刘二孝廉招同社诸友携余同游泺泉 228

冬月寄内 228

同平昌郭伯鸾夜酌,明日将归 228

赠邢子頫 229

赠平昌党生周彦 229

辛卯访子愿于犁丘,传侍御伯俊来会,遂与定交,共饮犁丘园桃花下,醉中作 229

犁丘园山洞与伯俊对酌,伯俊深精禅理,许余知解,再诗投赠,兼以留别 229

辛卯试青州,弟鼒及李、秦二外弟、杨氏三昆季皆得儁,共集馆下,口占书怀 229

骈南旅次述怀 229

齐西道中 230

历城馆下书怀 230

送秦丈北上 230

辛卯重阳日作 230

送张少府之崐山 230

季韫以诗见怀答赠 230

壬辰,沂上会瑞锺昆季,别后见讯,以诗寄之 231

朿征奏捷 231

癸巳岁书怀 231

园居即景成语 231

春晴出郭书所见 231

怀季桢 232

愁言诗效元和体 232

晚憩龙岗寺 233

癸巳至稷下,客和甫馆数日,而和甫时方北游。清夜怀人,怅然不寐,赋以志感 233

秋日独眺 233

古庄新筑以示用韫 233

徐、王诸友枉驾山居 234

九日登四山祠,遂过云山寺,自己卯九日登蒙山之后,至是始一登高云 234

平原道中 234

舟次天津 234

潞河舟次北望蓟城 234

初至都门汝成园亭独宿 234

真定大悲阁读李沧溟先生作 235

太原逢魏见泉中丞,留三日别去,至汾阳却寄 235

潞安刘太守留饮德风亭,亭唐明皇所建,先中宪公亦曾为守云 235

至郓城访李雍野侍御里第 235

过泉林寺,求壁间旧题,已失之。乙酉一过,至此盖十有二年矣 235

闻延绥捷报 235

丁酉捧檄遇病作 236

卧病济南旅舍 236

秋日季重以诗见怀答寄 236

用韫屡以书责望,兼致太仓相国之意,述怀奉答 236

南村雨中作 236

九日徂徕山寺 236

晚过荆山寺不及入游 237

与用韫同至赤涧,暂憩山泉 237

用韫相送至冶湖,又至南邨,阻雨,明日又至石河乃别 237

寄怀子愿 237

答和用韫寄邢司马经略朝鲜五首 237

己亥,京师会伯俊朝爽楼下,一日而别 238

宿临淄古城旅店 238

题趵突泉亭简徐石楼先生 238

同渤海史、王诸丈偕茂仁同游千佛山 239

东阿于大宗伯相待奉高,邀临朐冯少宰同登岱山,正值九日 239

于、冯二先生同游三阳庵,庵在泰山西神霄峰下 239

岱宗盘道与用韫论陵谷变迁古今兴废,不胜叔子岘山之感,诗以述怀 239

灵岩寺晚到,将与于、冯二先生为别 239

庚子岁都门逢蓝子 240

宿琅琊陈君旅次 240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 240

七言律诗 240

辛丑胪唱纪述 240

观政户曹署中,斋宿祈雨,呈大司徒陈公 240

春日游西郊湖堤沿高梁晚归 241

喜阮太学自杭迁陈留故里 241

秋夜忆早朝 241

早秋重过西郊 241

秋日偕王、于、孙、周诸丈宿湖上园亭,登楼作 241

辛丑十月,册立皇太子礼成 241

慈寿皇太后圣节,正值册立东宫礼成,上恭上圣母尊号,颁诏天下,恭纪一首 242

送张太史册封周藩 242

邵太史册鲁藩 242

盛太史册秦藩 242

南太史册藩封秦,奉太夫人归里 242

为贺伯闇吏部寿母,时以朿宫立受封安人 242

壬寅初闻诏罢鑛税释韶狱系臣口号志喜 243

赠山阴沈君以医名者 243

送张观察备兵秦陇 243

寄题史侍御怡怡堂 243

北郭湖亭 243

出西郭遍历近郊园亭,简同游诸馆丈 243

与何思德懋宿西山别墅 243

雨后憩碧云寺禅房再呈诸丈 244

上翠微山至平坡寺 244

长至朝天宫习仪 244

斋中梅花 244

与友人论学偶述 244

春闰院中独坐书 244

新城耿侍御年伯按部中江,以決狱宽平失江陵相旨,与先太史公同谪。今江乡立祠祀公,诗以纪之 245

宣州张郡丞作楼望江,密近学宫,兼为讲诵之所,一时览胜者多有诗以纪其事,因而寄题 245

送夏鹤田给谏使流求 245

送泗源王旭阳行人之流球 245

新安毕少府挂冠归自武宁,子东郊君自薇省持节过里省觐,时适有三瑞之应,并举二孙,寄诗志喜 245

送彭嵩萝中翰视青州冯大宗伯葬事取道泰山东海 245

雨后斋中何思、伯举诸丈时过象戏书事 246

深入西山北境诸寺,溯浑河上流望居庸塞外 246

自隆恩寺入谷置顿田家 246

至滴水岩止宿 246

伯举标出滴水岩之胜,得寓目焉,诗以为谢 246

沈、朱二阁老起自田间,拜命隆道阁,奉简长句 246

送曾长石太史还楚 247

为御史大夫三原温公题新阡风木卷 247

秋日郊望 247

大司马蹇理庵先生再镇蓟? 247

送客归四明 247

送同年王茂槐礼部奉使过里展墓 248

重至韦园作 248

重到前宗伯冯公第 248

送张泽癯太史使襄藩 248

送眭太史使衡藩便道丹阳觐省 248

南郊徐常侍池亭 248

送康侍御按辽海 249

乙巳,偕苗、李诸子踰卢沟河游西山南境直至戒坛作 249

自戒坛至西峰寺山门,鸣泉清冽,流觞数酌,乃行 249

度罗侯岭望潭柘道 249

宿潭柘寺 249

自西山归,道中口占自嘲 249

赵?阳殿撰疏乞归养,未报,投劾而去。追送南郊,诗以纪别 250

同冯栗庵计部祗役山陵,登昌平西楼 250

寄寿洪洞晋中丞 250

丙午春,以皇孙生加上圣母尊号,奉德音使江西湖广 250

奉使江楚初出都门述怀 250

朿郭河桥同年馆省诸丈相送,别后,舟次潞河,回望却寄 251

再过兴济县,先大父曾为令处 251

自丙子从太史公瞻阙里三十年矣,丙午重过,赋以志哀 251

泗水道中 251

汴上偶逢季重,遂偕行至襄许,抵南阳始别 251

繁台 252

朱仙镇岳祠 252

顺阳岭遥望太和 252

至净乐宫 252

紫霄宫高阁 252

登太和绝顶 252

四月十日次泰山趾谒岳祠,五月朔登太和,遂入楚境 253

承天恭瞻显陵 253

登汉阳晴川楼 253

楚藩诸大夫邀饮黄鹤楼 253

登庐山宿上方寺 253

开先寺观瀑布马尾泉 253

盛暑息瀑布潭下,偶阅古来题咏作 254

滕王阁作简豫章诸公 254

七里滩舟行出桐庐,凡七十里,俗名七里龙云 254

出富春诸望越,中道忆薛、钱二太史,不及会,寓题 254

自江楚取道浙江,留杭州西湖旬日乃行 255

游三天竺晚归 255

王冏伯相送吴门,舟中共啜虎丘新茗,戏笔 255

惠山泉别冏伯 255

泊舟京口,访鹤林寺,四望有怀 255

淮上逢道甫中丞话旧,别去却寄 255

谒清河神祠 256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一 256

七言律诗 256

丙午秋,自楚返,初抵家园,山行书意 256

春雪后即徙村居 257

德懋寄诗见怀奉答 257

雨后过台头寺 257

晚驻田家,阻雨水涨,待?作 257

宋绎田年兄抗疏归里,诗以问之 257

先阡当汶水之交,有古城焉,不知其代也。鼐从太史公治命,已符三生之兆矣。 257

寄题伯举先世盘江旧隐卷 258

闻予告疏下 258

哭于相国谷城先生 258

元宵日见南陌游人,与王、赵诸社丈忆旧志感 259

清明日归自朿山 259

南溪激流久不就,后得怪石颇奇,并纪其事 259

安丈以衡州别驾奉使过里,复还湖南 259

游蒙山香花峪 259

出谷仍用前韵 259

己酉元日 260

送端儿游江楚,遂至蜀中 260

西墅晚归 260

南郭再辟蔬圃 260

茂仁寄居汶上 260

华县在卞、费之间,汉有此邑,晋以后无之矣。己酉暮,过泗北,乡有华名,或即其地。而故墟悉夷,但村坞倚山环水,极幽邃之致。因留题识之 260

己酉登峄山 261

会王伯举给事泗上,因谋卜隣 261

伯举约重来遍游劳山东海,后竟定居淇上,寄问 261

何思典试闽中,邀过汶上不果,寄讯都中 261

早春送赵平甫茂宰 261

久迟茂仁不至,作此嘲之,兼定后约 261

余自乙未规作退谷而居,宦学陆沉,庚戌粗就,余亦垂老。书以志慨,兼示儿辈 261

輓王辰玉 262

庚戌游荆山寺 262

夜宿齐门感旧 262

庚戌至冶湖,晤季韫昆仲有感 262

登楼漫赋 262

送坎舆东海胡生登岱,遂游犁丘,谒知吾、绎田二社丈 263

辛亥初元叙述一首 263

初春纵步溪南 263

哭眭东荪年兄 263

南武阳,见《汉志》,地近卞、泗,有村以仲氏,盖子路之乡也。《水经注》载山川甚悉,而今问其名迹,无一存者。缘晋以来,胡、羯沦胥,唐为李氏盗据,故鲁东之地荒夷若此。余慕其土风林泉之胜,置别墅焉。感而有赋 263

纪仲村子路故里 263

重阳后行南山 264

会宋绎田年丈岱山下 264

病中拟康节先生《为客吟》六首 264

壬子岁元日 265

人日病起 265

壬子元夕 265

新春雨后南溪作 265

季韫自关中寄音答赠 265

送瑞锺廷试 266

经石徂徕故里,见宋绎田侍御新题墓碑作 266

奉高与萧水部泛岱南方湖,遇雨即就湖上重楼止宿 266

新泰西境地名羊留,谓叔子里也。有古塚三,名『羊官墓』。据史,叔子葬洛阳,此盖其先垄云 266

重阳后,集诸亲故携儿辈同游蒙山以南诸山 266

入广泉谷,诸泉悉会,如行镜中 266

止白氏山庄 267

登不老庵 267

费之西有山名『吴王崮』,崇巘造天,屹如崇墉,其连麓平衍者尚名『演武场』,有壁垒之迹,不知其何代云 267

下不老庵,入圣堂峪 267

癸卯,余滥竽馆职,以非才不敢与春秋典校之役。壬子冬,偶闻时事,因忆王元之诗意,衍而书之 267

闻武昌郭宗伯亡 267

海蠡寺,象山形也,入途诘曲,为题其壁以肖之 268

昔从太史公游海蠡寺,垂四纪矣。壬子岁,携儿端、孙典重过,寺址倾废,遗迹漫不可寻,感而有作 268

季重起守归德,道出鲁西,迟之不遇 268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二 269

七言律诗 269

初见春澌临流晚坐 269

弱冠结客,至癸丑岁垂四十载,朝野升沉,存者无几。追思志感,以诗寄意 269

浮海取道沂北温汤 269

谒三元宫海东止宿 269

作武城南山诗,后读韩集有述 269

挽泰山安丈 270

辛丑同榜入馆者,止薛、钱、郑三丈在都下,复各以事求归,寄问 270

寄周霍太水部,时已入铨省 270

谷中平桥成 270

怀王冏伯 270

寄吴函所侍御 270

寄李集虚太史 270

茂仁谒选不果,已而东归,诗以问之 271

乡居纪田家诸事 271

大雨水溢入城作 271

水涝后郊望 271

久雨迟江南书不至 271

癸丑、甲寅之间,三疏乞休,为主者所阻,诗以述怀 271

夏日独居 272

寄赵?阳宫论 272

室中独酌,占示家人 272

病中,同馆致书以随牒见勉即答 272

甲寅,计求避地卜居滕沛之问 272

自琅琊遵海遍历邹滕取颛臾道北归纪游 272

九日,同彭、林诸子游蒙祠 273

重阳后二日,至蒙山上元庵 273

上章后待报作 273

春日南园 273

季重迁户部郎过里,迟之汶上不至 273

琅琊宋孝廉丈世居兰陵,以孝里闻。乙卯,居汶上斋中数月,东归,诗以为别 273

闲居叹老 274

倚城作小楼貯书,初成,登之 274

楼成署曰『开明』纪事 274

勑断家事后述旧 274

送冯用鸣西行 274

大热夏旱早行作 274

七夕独坐 275

出白峪山道至神清宫观泉,时旱甚水枯 275

过临邑宿邢太仆旧馆 275

过济南感旧 275

渤海道中 275

除目至答京师知己 275

入都怀旧 276

夜宿署中有感 276

初入太学 276

署中晚归 276

送邢默庵兵使度辽 276

春日过京邸旧游 277

春日偶出西郊,至卢沟桥止宿 277

维夏季重有事密云,留宿近关,以诗见告,追之不及,步韵寄问 277

次韵答季重以除目后见赠 277

与恩征诸丈饮苑北湖亭 277

送柴君山奉使秦中便道归四明 277

望西山游海甸李氏、米氏诸园亭 277

典诰竣役求归,简宫端僚长 278

除夜苦寒 278

喜儿光国移帅彭门,先中宪公及水部公皆以冬官分司徐州之吕梁,有祠在焉。儿职亦主漕河,故云 278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三 278

七言律诗 278

雁字 278

落花 280

仙鹤二首 283

咏白鹇简宫端僚长 283

翡翠 283

白燕 283

苍蝇 284

瑞香花 284

茉莉花 284

集句二十首 284

雪诗试笔,偶占险韵 290

元日同平甫、鼒弟小酌论诗,及险韵押虽字应之 291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四 291

五言排律 291

园居纪事 291

赋得帝京篇二十韵 291

都门春望 292

登城南九仙山 292

赠南滁李先生十六韵 292

赠太宰杨公三十韵 293

赠卢使君先生 293

山居篇 294

寿四明沈翁十四韵 294

送别东莱韩先生之襄城 294

夏日重过冯氏冶泉山亭 295

题曹县王生桃花舍 295

送少冢宰冯公赴召 295

灵岩寺 296

辛丑八月,开馆入苑登瀛洲亭简同志 296

十月,恭随皇太子封册纪述 296

春日和唐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四首 297

天寿山十二韵 297

司徒新城王公挽章 297

太和山 298

挽陈母隆宜人 298

初居南谷开径十韵 298

新谷告成,再赋十二韵 299

沂阳杨侍御丈七袠初度以三月一日 299

赠李漱玉观察诞子,因入贺还里 299

至圣堂泉池 300

游海甸武清园池 300

挽曾退如太史 300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五 301

七言排律 301

己卯,屏居山寺,有述有序 301

丙午怀田言志 302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六 302

五言绝句 302

怀古 302

大雪漫兴 303

蒙山瀑布 303

畿南春望 303

夏夜 303

南楼望月 303

落花有题 303

山居四首 303

里中独步 304

夜起 304

南竺寺 304

读史偶记 305

杂诗四首 305

胶西道中 305

秋意 306

闻雁 306

雪夜独坐 306

野望 306

入大冶境,林壑幽甚 306

六言绝句 307

东村道中 307

感士不遇 307

至田家 307

和于宗伯夏日村居十二首 307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七 309

七言绝句 309

壬申,与冠氏钱文学汝晦、汝南何公子从楚夏先生之门,初试为诗,作七言绝句,得支字 309

从太史公东归,发潞河驿,次漷县,船窗寒夜有成 309

与诸子游小仙洞 309

夜饮秦氏楼,明日有仙洞之约 309

冬夜 309

露坐 309

夜上城南楼 310

望蒙山 310

登蒙山 310

宿五台村 310

燕南行 310

闺怨 310

明妃曲 311

送蜀客之南昌 311

秋怨 311

望西山 311

病起 311

畿南道中口占 311

早发河西务 311

滹沱南望 311

德州北逢乡人 312

西苑胡后妆楼 312

寄钱汝晦 312

望山家有述 312

送冯用韫 312

送郑会夫 312

冯宪使谪归青州 312

旅夜书怀 313

赠冯用韫 313

送彭子南归 314

送客南还 314

送内兄河南幕府 315

任城别秦丈 315

赠林生 315

都门秋望 316

别秦子 316

涿鹿始见西山 316

蓟北行 316

经阴陵关 316

初雪晚望 316

望南山 316

南楼 316

秋夜闻笛 318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八 318

七言绝句 318

宫词 318

边曲 320

闺怨 321

咏史 322

赠张子 323

赠蒋生 324

华清宫词 324

历下作调石生 325

寄钱汝晦 325

挽彭京兆丈人 325

访苗子南山不遇 326

朿莱望海六绝 326

掖县道中 327

问次斋稿卷之二十九 327

七言绝句 327

癸未,至泉林寺 327

与王季桢、徐居之留蒙山上元庵 328

过临淮 328

濠梁 328

中都 328

乙酉清明,偶效宋人体 328

与王季桢过张子草亭,归成前体 329

送李少白先生之官盱眙 329

送卢使君还汝南 330

夏日东园杂咏八首 330

半亩塘 330

鉴于亭 330

松林 330

太湖石 330

石几 331

四槐 331

蒲桃 331

诸花杂咏十首 331

右牡丹 331

右荷花 331

右白菊 331

右黄菊 331

右梅花 331

右兰 331

右桂 332

右梨花 332

右海棠 332

右石榴 332

丁亥,汶南田居,得绝句五首 332

哭舅氏李敬庵先生 332

夜上东楼 333

弟读书城南山寺,过之 334

寄怀王季桢明府,先在兴山,后调常熟 334

游仙诗奉和三祖水部 334

梦人与笔晤而戏作 335

嘲友人酒尽 335

问次斋稿卷之三十 336

七言绝句 336

历下送季韫朿归 336

赠季重诗 336

忆季重诗 337

送汝成 339

小隐园遂闲堂四绝,为千乘程太仆赋 339

藏春室 339

知足轩 339

步虚楼 339

送景和南游 340

赠于子充兵宪,时迁河南参藩未行 340

边曲四首又为子充作 340

子愿新作半舫斋成,以图见示,率尔寄题 341

历下雪后,子愿以诗讯问,即答 341

赠周彦归平昌 341

周彦既去,作诗忆之 341

别邢子頫 342

辛卯,济南重会季重 342

衍元和诗六首寄用韫 342

春日西山道中 343

咏春 343

甲午乙未之间,余足病甚,户庭不能窥也。沂阳李君示以秘方,一夕如脱。因感晦翁病足遇医之诗,戏为二绝以寄之 343

丙申,晤子愿,别去寄怀 344

九日,与孙、安二子步过南泉 344

与用韫同至冶湖,冯将军邀游池亭,遇雪 344

历下湖上独眺 344

书事 345

崮山送用韫赴召北上 345

早起用韫过话 345

旅夜听雨书怀 346

问次斋稿卷之三十一 346

七言绝句 346

郊游奄至湖上,沿流晚归 346

送刘厚吾叅藩之秦中 346

秋日,再游城南池亭,遇雨止宿 347

送于泰寰侍御归济南 348

与茂仁游西山,踰香山至平坡 348

下平坡入龙泉庵 348

送曹真予给谏西归 348

大司马蹇理庵先生再督蓟门有赠 348

制墨程子以献墨尚方被逮慰之 349

戒坛 349

西峰樱桃树下小憩 350

沿溪望半山石洞 350

潭柘南村 350

岢罗陀 350

佛门路上别苗、李二孝廉 350

过卢沟 350

畿南问宋辽战地作 350

西郊有地名钓鱼台,金主游历处 351

黑山观冯珰别墅,时已属永年戚畹矣 351

题墨画竹鹤 351

为友人陈光孺题画 351

定陶渡河 351

南阳谒诸葛武侯草庐 351

昆阳 352

汉上沧浪亭 352

均州静乐宫紫云亭 352

遇真宫观张三丰遗像 352

宿太子坡遇雨 352

自襄阳至习池 352

至庐山东林,怀袁虎溪给谏 353

鄱湖南际,是洪信江水交入处 353

广信灵山 353

铅山道中望武夷,不及往游,略记图经,作九绝句续晦翁,以志神往 353

过兰谿望金华山水 354

西湖 354

舟中送豫章客 354

闻伯举自京口归滇中 355

闻虏忠顺夫人亡 355

海州郭外 355

琅琊阳都过诸葛武侯王休征故里 355

阳都故城之间有庙祀休征兄弟,而孔明独无,作此寄慨 355

自兰陵道入郎丘武城境,山川明秀,水石幽奇,恨相见之晚。聊赋四绝,以纪其概 355

开明山 356

雨后重经广泉 356

问次斋续稿卷之一 357

五言古诗 357

问次斋成书意 357

护葬庆陵宿冷河作 357

为同年何兵宪表墓后志感 357

壬戌,得请,出都入里作 358

闻邹滕乱民攻鲁城,感愤有述 358

游蒙山东烂柯庵作 359

问次斋续稿卷之二 360

七言古诗 360

圣堂路中忆旧游 360

荒后归田 360

牟城林木歌 360

戊午,有事历下,宿长城关感旧 361

补滕王阁次子安韵 361

蟠桃篇为友人寿母作 361

初闻辽变作 362

辽阳陷后作 362

惜内帑行 362

书黔中事 363

书古诗十九首 363

瘞齿叹 363

椿杖歌 363

忆国学事有题 364

读嵇叔夜养生论自述 364

过黑石旧庄有感 364

感事二首 364

卢延譲诗 365

观落花作 365

读李氏唐诗选 365

又瘞齿叹 366

纪时异作 366

安阳处士歌 366

示二孙顕文、顕武 366

蛙鸣 367

昼寝不寐,忆古语,起而书之 367

自古成功不易,感而书怀 367

秋日在野叹 367

移菊自吟 368

乙丑,彭淑人亡后九月遇病自伤 368

问次斋续稿卷之三 369

五言律诗 369

荒后归田 369

归后邀季韫有寄 369

雨中出古费南山入鄫峄境 369

郑城西山林中 369

阻雨向城,简张、宋诸年丈 370

七夕夜雨 370

庚申岁,二圣登极,起长太学,甫入,有教馆之命,纪恩二首 370

九龙池晚归 370

别燕都亲旧李漱玉诸丈 370

趵突泉上晤曹淳源观察使君 371

壬戌,抗疏归里 371

闻邹滕乱,问夏镇故业,已失之矣,有感 371

谷南寻山求避地处 371

夏日至麻峪王氏山庄,遇雨止宿 371

哭吕甥玄韬 372

寄锺龙源丈即拜大司空二首 372

甲子,奉召恳辞,故人勉之,赋此以答 372

清明后过南园作 373

汶上中翰郭丈,激烈谋计之士,余甚壮之,荐与柄事者,俾于封疆自效,而未竟其用,投劾而归。筑园河滨,幽居抱膝,有深意焉。余益信其为天下有心人也。因成短韵,聊以寄怀 373

夏日,园中看花自叹 373

雨后出郭观水 373

瑞钟平仲邀游沂上观鱼 373

问次斋续稿卷之四 374

七言律诗 374

丁巳,归里时值荒后 374

答赵?阳宫谕见问 374

大饥后行青州道 375

戊午春初田作寄延陵吴函所侍御 375

乡居漫赋 375

春日,至沂水岸上感旧 375

有事琅琊沂海道中作 375

仲素亡后,生刍久阙。今年有客之胶东,便道寄挽,以告陇上 376

山行微雪晚晴 376

己未新春,年六十又二矣。人日,愁中感事,诗以纪岁,取三教成语,皆用人字为韵,共成三首 376

又作自嘲,共成四首 376

春月以事杜门,即所见试笔 377

茂仁葬,不及视,作以挽之 377

寄季重姑孰 377

庚申春日,过蒙南温泉,费邑阎明府来会,记赠 377

儿甸作池亭成,书故事示之 377

庚申,自沂上归过织女洞,自庚申一游,三十年矣 377

重午后,将访冯栗庵丈于冶湖,因邀?阳宫庶同会,遇疾而返,寄谢失约 377

大雨后,偶过南山龙泉观 378

中秋,怀祁夷度年丈,时谪海沂别驾 378

齿落,读韩集,客适有忧余形瘠者,自嘲答之 378

读阮集有感 378

庚申冬至,奉命教馆作与诸生共赋 379

李湘洲宗伯一别任城舟次十二年矣。庚申,会于京师,宗伯复予假归省。赋此言别,时长至后一日也 379

吴函所侍御有寄,谓予久失买田阳羡之期,率尔答之 379

辽事有感录呈南皋司寇 379

忧辽事成病,简王墨池司空 379

感事,会郑钱二宗伯、王墨池司空、吕甥纳言于黑塔寺 380

送曹淳源观察之济南 380

季重自太平有书问近事,即答 380

送大司马熊公东征 380

送王大司马霁宇先生行边 381

送楚吴二南丈归里 381

闻建夷渡河广宁全镇皆陷 381

又闻西虏报 381

寄道甫司徒,时余建议将以东事付之,先此致声 381

喜吕甥纳言复官,时议将付以畿辅兵事,书以相勉 382

蒙山西峰绝高处曰『太平顶』,昔人避乱之处也。壬戌归后,闻邹滕变,偕里人登之,以为先计。赋诗识之 382

乱后,蒙南访颛臾故墟 382

岩居书贫 382

癸亥,夙病渐愈自幸书之 382

癸亥,病中寄李太平季重,时已迁楚臬 383

夏日,游蒙山烂柯庵,山前曹、任诸客携壶而至,挽留竟日 383

晚过园中 383

秋中雨后游符泽庙 383

季重将自姑孰还里,寄书取道蒙山,久待不至,闻已入楚矣,作此讶之 383

九日,同平甫登东皋蜡祠,因过其新创别墅 384

甲子初春 384

吕甥亡后,问其二子索翰墨遗文藏之 384

退谷园中昼卧 384

沂上颜翁,数年前相会,年八十四五矣。今年遇之,强健如昔 384

甲子,访瑞钟于沂上,送至铜井泉亭为别 385

偶过南园,正值七夕 385

沂上杨三弟弃肥乡县令归,寄之 385

甲子,仙山朿麓同赵、秦诸亲旧登高作 385

九日,邀中表秦质成兄弟小集,问及应召之事,口占答之 385

重阳后值初度,诸亲旧邀游南溪?作 385

甲子初度 386

初度既过,追忆数十年来是非通塞,不胜其感,作杂语释之 386

沂阳杨瑞锺广文与余同生嘉靖戊午,今年值两甲子矣,不能往贺,作小绘《冈陵图》,继之以诗,聊见意焉 386

雪诗取欧阳六一意,偶成长句 386

岁入乙丑,怜于七袠,寝车之志決矣。万事不闻,惟有躭游未能满意。聊以识之 386

累月不传边事,或云东西已尽平矣。疑信未果,因而赋此 387

答友人劝驾 387

信阳客至,知杨大洪中丞归里,作此寄之 387

又寄大洪中丞 387

三月朔清明后一日,南园闲步偶成 387

四月久雨苦寒纪异 387

送邑侯苏明府署临朐县 388

送抚中丞王半庵公迁南少司马 388

书汉党锢传后 388

山中闻言即答言者 389

闻南皋先生音,初未遽信,已而有作 389

哭吴函所廷尉 389

七月十五闻诏狱事 389

寄孙恺阳少师行边 389

问次斋续稿卷之五 390

七言绝句 390

滕北响泉 390

己未送杨瑞锺北游 390

数年不至温泉山寺,暇日偶过书壁 390

题僧院竹林 391

送顾桐栢廷尉 391

青州途中即事次南皋司寇韵 391

护葬庆陵简同事诸大夫请教 392

重阳前日霜降,祗役山陵 392

病甚自述 392

春尽,过南园偶题 392

闲居偶作杂诗以当偈言 392

桔槔 394

辘轤 394

略约 394

屏风 394

转灯 394

傀儡 395

木偶 395

土偶 395

蝴蝶 395

蜘蛛 395

蒲卢 395

螃蟹 395

蚯蚓 395

水目 396

科斗 396

蝦蟆 396

读宋史偶书 396

书王氏首辅录后 397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一 398

赋 398

锦屏山赋 398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二 401

五言古诗 401

谷水漥 401

新安 401

硤石 402

七里 402

秦囿 402

宋州 402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三 403

七言古诗 403

华山 403

嵩山 404

少林寺观僧徒比试武事,简唐明府 404

啸台吟拟李赠吕甥 404

两京离宫歌 405

宿永宁县 405

济阴道中书宋李宸妃事 405

黄楼歌 406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四 406

五言律诗 406

河西务阮计部邀游北亭 406

洛中怀古 406

郑州晤旧僚舒太守 407

朿阿过于文定公祠 407

自洛西行,旱蝗之后复值霖雨 407

历慈涧至七里 407

甘棠驿古棠 407

出桃林驿 408

次阌乡 408

关下阻雨 408

关城北楼 408

华清宫 408

渭南东郊台上 409

周鹤峋世丈邀饮秦邸园楼 409

自陕州取道宜阳 409

王笵看竹 409

过三乡 409

宜阳同纪明府登锦屏山 409

华州逢于小谷中舍,时将入蜀 409

少林观初祖面壁石影 410

望箕山 410

嵩山天中阁 410

登徐州龙山 410

宿滕阳驿 410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五 411

七言律诗 411

长垣逢浦明府定交却寄 411

过管城驿 411

同冯用鸣登成皋古台,携儿端辈望楚汉战处阻雨 411

黑石渡临观洛水 411

殽陵阻雨 411

三门题禹庙壁 412

出閿乡望见华山 412

登华岳,至青柯坪阻雾而止 412

憩玉泉院 412

登潼关城北楼 413

游姜泉精舍,简南玄象僚长 413

南玄象宫庶招同吴中徐太史饮渭水园池 413

奉使秦藩,八月十七日行册礼正值圣节 413

偕皇华魏丈同马、何二明府游雁塔题名 413

秦中归后,重过华阴补登岳诗 413

出关,次永宁简吴明府 414

宜阳灵山 414

纪太玄明府邀登锦屏 414

密县白松 414

夜过缑氏,早出轘辕关 414

游华、嵩后过王乔洞,遍访龙门、伊阙、缑氏诸胜,简宜阳纪明府 415

河洛游后,遇曹淳源使君于阳翟,即席书赠 415

尉氏会吕甥学宪 415

儿光国为帅彭门,九月持节过之 415

虞城渡河,尽梁豫境,回忆汴都,书赵宋事 415

过虞城境,望芒碭山,会碭萧二明府语次作记 415

宋瀛渚水部招饮黄楼 415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六 416

五言排律 416

伊阙龙门观石像五十二韵 416

三门题禹庙十八韵 417

宜阳任贤良邀游西山泉亭 417

问次斋西游稿卷之七 418

七言绝句 418

书唐人巨灵仙掌辨后 418

希夷峡 418

沉香亭 418

华清玉环池柱础 418

书利国驿壁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