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理学范畴:太极 1
理学范畴:道 2
理学范畴:理 3
陈淳的《孝根源》 5
什么是“敬” 6
理学范畴:一贯 6
理学范畴:仁 7
陈淳论忠恕 8
理学范畴:诚 8
陈淳论心 9
陈淳论性 10
理学范畴:命 11
陈淳论鬼神 13
理学家的用功节目 15
陈淳论情才志意 16
理学范畴的内在相通分析 17
朱熹论“意”与“情” 18
真德秀的理学概念:经与权 19
朱熹对“敬”字的重视 20
朱熹的《敬斋箴》 21
“持敬”就是人的言动的正确性、道德性 22
黄震论“主敬”颠扑不破 23
陈真晟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24
黄道周“敬”的观念 25
关于志、敬、知、行的辩证关系 26
知先行后与“知本”问题 27
辜鸿铭“敬人”的含义 28
理学家主一主敬的具体状态 30
理论无法挽救实践中的病态缺陷 30
理论误用与病态现象 32
石介关于气之缺陷的论述 33
从王安石看高层次的人性缺陷 33
从朱熹的用词不当说起——高层次理学家的缺陷 34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缺陷与人性缺陷 35
犯罪的两种根源 37
天赋之理与人病态的时间性 38
陆九渊对人之病态的分析 38
朱陆的各自检讨说明了什么 39
“势利”的病态心理 40
从兰鼎元给巡抚的信看其人性缺陷 41
理学家的病态心理一例 42
正反上下都有缺陷——人类的困境 43
虞集对朱子自我检讨的分析 44
英雄与典型的优点与缺陷都要认识 44
方孝孺的死不能说是理学原则的体现 47
不能不说是英雄的缺陷 50
从张元忭的曾孙张岱的偏激语言说起 52
王艮的理想与缺陷——狂者的伟大 54
病态和缺陷的奉献与牺牲 59
何心隐的病态理想 62
李贽的偏激心态 64
胡直的生理精神病态与他学术思想的关系 65
从浙中王学、江右王学、泰州学派看人之缺陷及差异 68
是理学思想犯罪还是人性病态表现于科举制度 69
从高攀龙生平看正直之士的病态 71
英雄的担忧与缺陷 73
“正直之士”同样有病态 74
思想家与病态的世道为伍 75
高层次精神病态与低层次精神健全 76
李侗的内心审美活动:闻道无余事,风月自悠悠 77
程朱重视人生精神食粮一例 78
人人皆可为圣的哲学前提 78
刘因追求人之圆满全美 80
孔子的主体自由精神没有得到理解 81
陈献章的主体自由精神 82
胡安国对女子道德的看法 83
三纲五常的目的在于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84
朱熹论“礼贵得中” 87
“执古”与“通今”的标准是什么 88
坚持以中国礼教救世界于水火之中 89
不能“失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90
“人气”与祭祀肖像的关系 93
从佛道施食仪说起 95
“礼”与服饰制度的一个细节分析 98
“礼下庶人”与宋代理学的关系 100
让我们先理解“礼”,然后再批评“礼教” 108
程子论一切知识的前提是“正道” 114
邵雍的“以物观物”思想 114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知觉”说 115
朱熹承认人有“良知良能” 116
“穷理”的真实含义 117
格物致知从身边切近处开始 118
格物的含义分析举例 119
什么是“真知” 120
格物致知之本是理想的追求 121
格物致知要抓住主要矛盾 122
什么是理学家的“烛理” 123
张九成论格物的意义 124
评张九成的“格物之学” 124
评张栻“格物”的“格”字说 125
张栻论达到圣贤的方法之一 126
胡宏论名实关系 126
胡宏的理学实践精神 127
理学家的调息定心方法之一 128
明人徐阶论尊德性、道问学的关系 128
黄道周的易学知识:理、象、数 129
黄道周重视科学知识一例 130
黄道周论“致知格物” 131
黄道周对自然知识重视一例 132
饶鲁的格物论——“静坐”与“主敬”的关系 133
罗钦顺的格物论 134
王良的人本主义“格物”论分析 134
高攀龙万物一体首在格物的观点 137
格物的层次与误解 138
学问亦不可全都急功近利 139
理学不排斥各家的有用知识和境界 141
邵雍说尚言与尚行 142
朱熹“知先行后论”是就一事而言 142
“知”有深浅层次不同 144
“行之惟艰”在于此知不是“真知” 145
为什么说“行之惟艰” 146
朱熹的知行并进知行合一说 146
明心见性的实践路线可以不一样 147
杨万里重视实践活动 148
张栻重视“力行” 150
黄干的知行观分析 150
陈淳谈致知与力行并进 151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152
许衡知行并进的事实 153
黄震评说朱子知行观之分析 153
黄震为什么把知行关系归结为“躬行” 154
薛应旂的知行关系说 155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创新 157
胡直论证知行关系的逻辑错误 161
顾宪成“讲习”的知行观 162
讲躬行与实用未必是实践精神 163
刘宗周的知行合一论 165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 166
行先知后说强调的是言行一致 167
论知行关系要抓住本质 168
蔡清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的观念 168
知行关系的测不准状态 170
石介对从野蛮到文明之进化的肯定 170
邵雍对历史的一般看法 171
邵雍分历史的过程为四个阶段 172
理学家重视历史研究 172
朱熹关于历史的一些观点 173
朱熹论汉唐之治与三代之盛的区别 176
历史的理性认识之一 177
理想主义的历史批评标准 178
吕祖谦的历史观 179
吕祖谦论怎样读历史书 180
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说》 180
吕祖谦论卫懿公之鹤 181
吕祖谦“不盛则衰”、“不进则退”的历史观 181
深谋远虑,千年一体 182
二程的真元之气与外气及魂气风气 183
张载的“天道”: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185
五行学说与“万物与我同体” 185
阴阳二气与五种变动方式 187
杨万里论宇宙进化与天命人事 188
真德秀天命论的进步意义 189
真德秀“天命”主宰的思想 190
真德秀的天命观与魏了翁的心本论本质一致 191
天人联系之后方有命 192
袁燮论天人一致评析 192
对朱熹阴阳关系论的批评 193
朱熹对鬼神观念的双重性看法 194
朱熹论魂魄——对人体奥秘的探索 196
朱熹的鬼神观念与祖先之气 198
真德秀心目中的鬼神观念 199
陈淳对鬼神的解释 200
理学家洞察到科技发展的负作用 200
理学家重视音乐 201
朱熹对万物生化的猜测 202
朱熹探索天地开辟时的状况 203
理学家探索天体运动令人感动 204
理学家注重科学知识一例 205
理学家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精神 206
朱熹对人类起源的天才猜测 208
理学家重视对自然发展史的探索 209
朱熹探索天文地理一例 210
邵雍为什么辞会 211
一种“惟恐后”的可怕现象 211
高攀龙抨击异端的“专制之气” 212
尧舜之为君臣的特殊含义 213
朱熹的政治主张 214
朱熹批评当官者缺乏社会责任感 216
朱熹论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217
朱熹论法弊和时弊的不同 218
朱熹论德法兼顾及变法的复杂性 220
朱熹重视定罪量刑的证据 221
朱熹认为“德治”就是当权者作出好榜样 222
何以“不疾君子之为党” 222
上古“道统”中隐藏的权力交替的含义 223
朱熹论封建郡县利弊的实质 224
朱熹论封建的好处和弊病 226
朱熹有集体领导决策的明确意识 227
朱熹对社会稳定十分重视 228
朱熹认为“归正人”是南宋政治的病根 229
朱熹论社会分工与优化合作 230
真德秀心目中君君臣臣的含义 231
真德秀要除官吏之“十害” 232
真德秀理性主义的政治观表现于“收人心之四事” 233
治理贪官污吏的根本方法 234
德治为本,法治为末,德法结合 235
理学家重视人民的温饱问题 236
朱熹的爱国爱民精神与主张 237
朱熹关心民生的史实之一 238
朱子对皇帝的严格要求事关天下 238
朱熹对国家财用的一点意见 239
朱熹谈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 241
朱熹对货币流通弊端的认识 242
朱熹主张人人有田地耕种的制度 244
朱熹对赈济的看法 246
朱熹提出解决民生困苦的方法 247
朱熹对国家财政开支不合理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248
朱熹提倡减轻农民负担 249
朱熹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具体指导 250
朱熹对盗匪的认识和防范 252
朱熹对民生的具体关心 254
朱熹论足食之本在农是“自然之理” 257
朱熹对君民贫富辩证关系的认识 258
蔡沈的一个考证,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一个千古难题: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260
欧阳修对吏治腐败的慨叹 261
邵雍论民心“择于善恶” 261
吴澄“豪杰之士”理想的意义 262
真德秀与魏了翁的共同心愿 263
罗钦顺改良社会的愿望 264
关于民间对真德秀的期待和评价 265
许谦对农民起义的态度 266
理学家王柏对社会矛盾的揭露 266
朱震“顺民之欲”的积极意义 267
真德秀的时代重任 268
程颢对“上德”与民生的重视 268
袁燮的“君民一体”思想 269
朱熹“恨陛下”不成钢 269
学术与人才的关系及国家治乱 270
理学家分析科举制度的危害 271
违背“天理”地重视程朱理学 272
教育人做一个好人是本 274
人才之“才”的善恶强弱 275
朱熹认为选贤任能实在不易 276
朱熹坚持用人唯贤的标准 277
王柏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278
吕祖谦论国家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278
金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变化说明了什么 279
朱震论人才内耗问题 280
尊卑大小的管理学含义 280
朱熹对公共管理分工合作必要性的认识 281
朱熹对公共管理平衡的重视 282
程颐论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君子之道,贵乎有成 283
朱震“君子小人各得其所”的公共管理目标 284
《洛书》数字的排列组合与公共管理之关系 285
朱熹谈军队建设中的问题 286
从胡安国的《春秋传》看理学家的外交政策 287
理学家的“华夷之辨” 290
许衡的理学实践——超越华夷之别 291
“以德服人”的外交政策 292
宋高宗忙些什么 294
帝王欢迎欣赏理学思想但达不到理学的标准 294
宋理宗对理学的重视仅限于理论的层面 295
元代统治者重视礼乐之教 296
朱子学成为敲门砖之后 296
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分析 297
君臣共建精神文明的一点史实 299
我们要看到《大全》的价值 300
明成祖的理学思想分析 301
“十六字心传”主要是针对君主 304
对顾炎武评论的评论 305
对理学的不同态度分析 306
康熙皇帝的理学定义 307
本书参考书目 309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