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晓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5387235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高职通信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内容按其认知规律安排,采用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附以大量例题。全书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每章前均有内容提要,每章后均有小结和适量的习题,最后有习题答案,以帮助读者达到掌握概念,强化应用的目的。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1.1 电路 1

1.1.2 电路模型 2

1.1.3 有关电路的一些名词 2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3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4

1.2.3 电功率 5

1.3 电阻元件 6

1.3.1 电阻元件 6

1.3.2 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和欧姆定律 7

1.3.3 短路和开路 8

1.3.4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 8

1.4 电感元件 8

1.4.1 线性电感元件 8

1.4.2 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9

1.4.3 电感元件的磁场能量 9

1.5 电容元件 10

1.5.1 线性电容元件 10

1.5.2 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10

1.5.3 电容元件的电场能量 11

1.6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1

1.6.1 理想电压源 11

1.6.2 理想电流源 11

1.7 受控源 12

1.8 基尔霍夫定律 12

1.8.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

1.8.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3

思考与练习1 15

第2章 电阻电路 19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19

2.2 电阻的串联、并联 20

2.2.1 电阻的串联 20

2.2.2 电阻的并联 21

2.2.3 电阻的混联 23

2.3 电压源、电流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5

2.3.1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 25

2.3.2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27

2.3.3 电源支路的串联和并联 28

2.4 支路电流法 33

2.4.1 分析线性电路的一般方法 33

2.4.2 支路电流法 33

2.5 网孔电流法 34

2.6 节点电压法 38

2.6.1 节点电压法 38

2.6.2 弥而曼定理 41

2.7 叠加定理 42

2.8 替代定理 45

2.9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6

2.9.1 戴维南定理 46

2.9.2 诺顿定理 49

2.9.3 等效电阻 51

2.9.4 最大功率输出 52

2.10 含有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53

思考与练习2 57

第3章 正弦电流电路 63

3.1 正弦量 63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63

3.1.2 相位差 64

3.1.3 有效值 66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7

3.2.1 复数 67

3.2.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68

3.2.3 同频率正弦量的和与差 69

3.3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 69

3.3.1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69

3.3.2 功率 70

3.4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感 71

3.4.1 电压和电流关系 71

3.4.2 功率 73

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容 73

3.5.1 电压和电流关系 73

3.5.2 功率 75

3.6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76

3.6.1 电压和电流关系 76

3.6.2 复阻抗 77

3.6.3 电路的三种情况 78

3.7 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 79

3.7.1 电压和电流关系 79

3.7.2 复导纳 80

3.7.3 电路的三种情况 81

3.8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81

3.8.1 复阻抗的串、并联 81

3.8.2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83

3.9 几种实际电气器件的电路模型 84

3.9.1 电阻器 84

3.9.2 电感线圈 85

3.9.3 电容器 85

3.10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 85

3.10.1 瞬时功率 85

3.10.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86

3.10.3 复功率 87

3.10.4 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的改善 88

3.11 一般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 90

思考与练习3 94

第4章 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98

4.1 耦合电感元件 98

4.1.1 互感 98

4.1.2 同名端 99

4.1.3 互感电压 100

4.2 含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 101

4.2.1 耦合电感的串联 101

4.2.2 耦合电感的并联 102

4.2.3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一般计算方法 104

4.3 理想变压器 106

4.4 串联谐振 108

4.4.1 串联谐振的条件 108

4.4.2 串联谐振的特点 108

4.4.3 频率特性和电流谐振曲线 111

4.5 并联谐振 112

思考与练习4 113

第5章 三相电路 116

5.1 对称三相正弦量 116

5.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117

5.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117

5.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119

5.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0

5.4 不对称三相电路 122

5.5 三相电路的功率 124

5.5.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124

5.5.2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瞬时功率 124

5.5.3 三相功率的测量 125

思考与练习5 126

第6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128

6.1 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 128

6.1.1 换路定律 129

6.1.2 初始条件的计算 130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6.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6.2.2 时间常数 132

6.2.3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5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7

6.3.1 RC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37

6.3.2 RL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38

6.3.3 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40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41

6.4.1 全响应的两种分解 141

6.4.2 分析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144

6.5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48

6.5.1 阶跃函数 148

6.5.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49

6.6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1

6.6.1 方程和特征根 151

6.6.2 非振荡放电过程 152

6.6.3 振荡放电过程 154

6.6.4 临界放电过程 157

思考与练习6 159

第7章 均匀传输线 164

7.1 均匀传输线方程 164

7.1.1 分布参数电路 164

7.1.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65

7.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66

7.3 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和副参数 169

7.3.1 均匀传输线的行波 169

7.3.2 副参数 173

7.4 终端接特性阻抗的均匀传输线 174

思考与练习7 177

附录A 部分习题答案 178

附录B 中英名词对照 182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