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符成彦,林琛,吴昊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4173829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系统讨论与总结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成长实践出发,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成长规律、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透视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当前困扰大学生认识和成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开掘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澄清思想认识问题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本书力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联系及互动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动态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俱进,重点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构建、环境优化、方法的有效运用、科学化发展以及队伍建设等若干问题,也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理论与实证紧密结合。

第一章 大学生的成长及其规律 1

一、人的成长及其规律性 1

二、大学生成长规律分析模型的建构 10

(一)成长及成长过程 10

(二)大学生成长分析模型的建构 11

(三)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因素 14

三、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及其表现 17

(一)大学生成长的年龄与生理特点 17

(二)大学生成长的思维与情感特点 19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23

(四)大学生成长的政治与品德特点 27

(五)大学生成长的群体与层次特点 30

四、大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 32

(一)心理与生理同时发展 32

(二)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 34

(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互促进 35

五、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总体状况 36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发展与健康成长 40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基本状况及主要问题 40

(一)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 41

(二)对人生态度等诸问题的调查 44

(三)对教学内容、校园生活等的看法与诉求 48

(四)对海南发展愿景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认同 51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面临问题的透视与思考 52

三、大学生思想发展对其成长的主要影响 57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62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63

(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教师队伍建设 64

(三)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65

(四)拓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 66

(五)加强和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67

本章相关案例 69

第三章 大学生健康成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74

一、人的健康成长的条件性 74

(一)强健的体魄是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75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77

(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人健康成长的动力 79

(四)大学生道德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80

二、影响与制约大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 82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90

本章相关案例 96

第四章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03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03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内涵 103

(二)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06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109

(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 113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类型与功能 114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 114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121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系统的构建 12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123

(二)构建多元协同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26

四、作为特殊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29

(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基本类别 129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35

(三)高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薄弱问题的原因分析 135

(四)创新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建议 136

本章相关案例 140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48

一、环境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148

(一)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148

(二)环境与人类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49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构成 152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 153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及其类型 154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及其影响 157

(一)家庭环境及其影响 157

(二)学校环境及其影响 158

(三)社区环境及其影响 159

(四)传媒环境及其影响 160

(五)同辈群体环境及其影响 160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61

(一)社会大环境存在的问题 162

(二)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 163

(三)家庭环境存在的问题 164

(四)传媒环境存在的问题 165

(五)同辈群体环境存在的问题 166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167

本章相关案例 173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179

一、方法及其运用 179

(一)方法论的阐释 180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181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特质 183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185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 188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内涵 189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 190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93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升 196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的必要性 196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的原则 200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的途径 202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204

(一)主客体共同参与型实践教育法 205

(二)入脑管用型说理教育法 206

(三)强化自律型自我教育法 207

(四)高科技疏导型网络教育法 208

(五)渗透陶冶型隐性教育法 208

本章相关案例 210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214

一、科学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4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215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提出 217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念 218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 21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220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问题与要求 224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中的问题 22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238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240

(一)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241

(二)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 243

(三)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 246

本章相关案例 251

第八章 社会参与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57

一、青年参与研究的相关理论 25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58

(二)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概念界定 260

二、大学生社会参与的主要方面 260

(一)志愿服务 260

(二)社会实践 262

(三)社团行为 264

三、大学生社会参与的主要途径 266

(一)个体参与 266

(二)组织参与 268

(三)网络参与 271

(四)自组织参与 273

四、自组织社会参与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275

(一)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275

(二)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 276

(三)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277

本章相关案例 278

第九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28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内涵及价值 28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含义 28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容 285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87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290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290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93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297

本章相关案例 299

附录1 301

附录2 312

参考文献 339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