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浩铨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3681985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探寻刑事诉讼的内在本质,追溯刑事诉讼形而上学的本原。全书运用刑事诉讼形而上学论、刑事诉讼终极价值论、刑事诉讼纳什均衡论、刑事诉讼博弈论、刑事诉讼刚性论、刑事诉讼遵循先理论、刑事证据一分为三论、刑事证据目的论、刑事证据系统论等现代科学与哲学理论对刑事诉讼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分析与批评,以尽量完整而正面的阐述来揭示现行法律的理论缺陷和现实困境,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激发人们进行司法理论与实践改革的激情。

上篇 刑事诉讼法哲学 3

第一章 刑事诉讼形而上学论 3

第一节 追问刑事诉讼法的本原 3

第二节 形而上学缺失的诉讼困惑 10

第三节 立法理性的缺陷与司法理性的补充 15

第四节 从诉讼责任到诉讼责任心 22

第二章 刑事诉讼纳什均衡论 28

第一节 概念与出发点 28

第二节 刑事诉讼配合与制约的纳什均衡 29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纳什均衡 37

第四节 刑事裁判的纳什均衡 41

第五节 结论 46

第三章 刑事诉讼博弈论 47

第一节 现实中诉讼博弈的若干具体类型 47

第二节 当前刑事司法活动中的诚信危机 54

第三节 探寻诉讼博弈现象的内外根源 56

第四节 消解诉讼博弈的制度化之路 58

第四章 刑事诉讼遵循先例论 65

第一节 遵循先例凸显了强烈的权力制约精神 65

第二节 遵循先例蕴涵可贵的法治价值 69

第三节 遵循先例体现深刻的法治智慧 73

第四节 借鉴遵循先例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77

第五章 刑事诉讼无罪推定价值论 81

第一节 无罪推定在诉讼上的功用价值 81

第二节 无罪推定在诉讼上的内在价值 85

第三节 无罪推定价值观念在诉讼上的独特功能 87

第四节 无罪推定诉讼价值的时代拓展 90

第六章 刑事诉讼“以人为本”终极价值论第一节 “以人为本”终极价值观是刑事诉讼的灵魂 92

第二节 “以人为本”终极价值观与立法的官本位意识 98

第三节 “以人为本”终极价值观与司法的偏向 110

第四节 克服严格执法中二律背反的黑格尔方式 119

第七章 刑事诉讼自然环境主体论 123

第一节 将自然环境纳入刑事诉讼主体范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123

第二节 自然环境作为刑事诉讼主体带来的原则冲突 129

第三节 关于原则冲突的法哲学思考与理论探索 138

第四节 增添绿色:发掘刑事诉讼法新的价值底蕴 141

第八章 刑事诉讼规范与创新论 147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规范与创新 147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创新 15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式的规范与创新 157

第四节 司法创新的和谐深蕴及对理论创新的积极推进 159

下篇 刑事证据法哲学 169

第九章 刑事证明目的论 169

第一节 刑事证明与逻辑证明 169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证明目的 177

第三节 各诉讼阶段(时间角度)的证明目的 180

第四节 证明目的与证明手段 184

第十章 刑事证据一分为三论 190

第一节 刑事证据分类的一分为三 190

第二节 刑事证据种类的一分为三 194

第三节 刑事证明的一分为三 197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证据立法的一分为三 201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证明自由论 206

第一节 刑事证明的思维自由 206

第二节 刑事证明的活动自由 210

第三节 证明自由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灵魂 213

第四节 证明自由是建立司法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 214

第五节 实现证明自由的法律环境 216

第十二章 刑事证据法学与唯物论 2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刑事证据客观性的科学指南 218

第二节 刑事证据作为客观物质的具体形态 220

第三节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的界定与辨析 224

第四节 充分发挥诉讼主体的主体性 228

第十三章 刑事证据认识论 232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 232

第二节 依靠证据认识案件客观真实的发展过程 238

第三节 遵循诉讼原则和证据规则是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本保证 244

第十四章 刑事证据辩证论 248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对立与统一 248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相关性 251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必然性、偶然性、应然性与自由 254

第四节 刑事证据与案件本质的双重性 258

第十五章 刑事证据制度“以证求实”论 261

第一节 阐述历史上证据制度的定名与主题 261

第二节 对“以证求实”证据制度名称的具体阐释 266

第三节 “以证求实”的三个重要环节 268

第四节 要重视对“求”的主体的研究 269

第十六章 刑事证明程度论 271

第一节 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充分 271

第二节 衡量案件证据是否充分的基本尺度 275

第三节 通过证明再现案件事实的真实程度 278

第十七章 刑事间接证据辩证本性论 281

第一节 划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根据 281

第二节 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 285

第三节 间接证据的辩证本性 286

第四节 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揭示间接证据的辩证本性 289

第十八章 刑事证据系统论 294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整体性 294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有序性 297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最优化 301

第十九章 刑事证明系统工程论 303

第一节 刑事证明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303

第二节 整体性原理 307

第三节 相关性原理 309

第四节 有序性原理 311

第五节 反馈原理 314

第六节 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分析与综合评价 318

第七节 总体规划及模型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