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90多年五四运动史整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说起 1
第一章 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 11
一、日本霸占山东并企图使之合法化是直接动因 11
二、朝鲜三一运动提供行动楷模 16
三、美国客观上主要起促发作用 23
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新发展方向 29
第二章 五四运动的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35
一、五四运动的经济背景 35
二、五四运动的政治条件 38
三、五四运动的社会基础 43
四、五四学生运动的预演 51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兴起 57
一、《新青年》创刊 57
二、北大改革 66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 71
四、新闻改革的发端 75
五、青年社团热潮 80
六、封建顽固派对新文化运动攻击及受挫 89
第四章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95
一、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无理决定 95
二、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幻想彻底破灭 103
三、五四游行,火烧赵家楼 108
四、北京学联成立和营救被捕学生 113
五、蔡元培出走 117
六、北京学生总罢课 120
第五章 各地民众响应北京学生的斗争 129
一、天津:各界奋起京外枢纽 129
二、山东:最早抗争广泛动员 132
三、武汉:学子英勇洒血为国 135
四、广东:响应迅速发动全面 138
五、江苏:紧随京沪城乡联动 140
六、浙江:学联得力“三罢”显威 143
七、安徽:动员充分坚决抵货 145
八、江西:广泛发动讲究策略 146
九、长沙:勇抗高压重视舆论 149
十、四川:成渝并起抵货潮猛 151
十一、其他地区:波澜起伏连绵不断 153
十二、海外各地:同仇敌忾心向祖国 161
第六章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 163
一、中外反动势力对北京爱国运动的镇压 163
二、六三运动——北京学生大批被捕坚持抗争 165
三、六五运动——上海“三罢”斗争 170
四、上海“三罢”斗争的发展 177
五、六三运动、六五运动的突出特点 184
第七章 中国拒签巴黎对德和约 190
一、北京政府对签字问题的方针 190
二、新文化领袖人物对爱国运动的指导 192
三、全国学联和其他爱国群众团体的建立和发展 198
四、全国各界民众及海外侨胞奋力抗争 203
五、中国使团拒签对德和约 207
第八章 五四爱国运动深入发展 214
一、反对日本扩大侵略权益的斗争 215
(一)反对日本压迫中国直接交涉山东问题 215
(二)山东人民同日本侵略者直接抗争 217
(三)全国强烈抗议“闽案” 219
(四)反对日本侵夺中国洛潼、南浔路权和盗买郑州 222
(五)反对日本领事干涉天津商会选举 224
(六)反对日本侵占珲春 226
二、反对封建军阀斗争 228
(一)反对马良祸鲁 228
(二)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 231
(三)湖南驱张运动 233
(四)天津“九一念九”斗争 236
(五)浙江“一师风潮” 239
(六)安徽六二学潮 244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横广推进和深入发展 249
一、新闻事业的改革 249
二、文学革命的发展 253
三、“整理国故”的成就 259
四、教育改革多方面发展 266
第十章 西方新学说新思潮广泛传播 272
一、杜威来华讲学及其实用主义传播 272
二、罗素来华讲学 280
三、无政府主义思潮蔓延 292
四、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301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308
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系统传播 308
二、国民党人的积极传播 321
三、研究系的热情介绍 326
四、其他传播 328
第十二章 文化保守主义兴起 333
一、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派 333
二、章士钊的新旧文化调和论 337
三、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的发表 340
四、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 343
五、张君劢挑起“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346
六、学衡派对新青年派的批判 349
七、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评价 353
第十三章 社会改造的思想论战 358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 359
二、关于社会主义论战 366
三、反对无政府主义论战 374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改造的实践尝试和奋斗 381
一、昙花一现的工读互助运动 381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新进展 387
三、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 392
四、“驱彭挽蔡”运动 396
五、联省自治运动 399
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大波澜 402
七、现代工人运动的兴起 412
第十五章 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 419
一、《新青年》编辑部分裂 419
二、少年中国学会分裂 423
三、从《觉悟》右转到北大新派教师分裂 428
四、分化结局 434
结语: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 436
一、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权 436
二、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 438
三、“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和主导思想 442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45
五四运动大事年表 451
主要参考书目 461
后记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