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19年~1927年) 1
第一章“五四”运动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1
第一节 封建势力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
第二节 帝国主义势力的渗透 5
第三节 沔阳人民积极投入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 6
第二章 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9
第一节“五四”运动的影响 9
第二节 开展平民教育 唤起工农觉醒 10
第三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2
第四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18
第三章 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 25
第一节 大革命风暴中的工人运动 25
第二节 农民协会主宰农村的一切 28
第三节 妇女和青年运动的蓬勃兴起 37
第四章 英勇悲壮的斗争 41
第一节 消灭硬肚会 保护农民协会 41
第二节 为死难烈士复仇 前仆后继地战斗 42
第三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革命转入低潮 45
本编结束语 46
第二编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2年10月) 48
第一章 秋收暴动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48
第一节 凤凰台会议 48
第二节 戴家场暴动 52
第三节 沔城暴动 55
第四节 创建沔阳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57
第五节 沔阳县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建立及土地革命的兴起 61
第二章 残酷的“清乡”与反“清乡”斗争 63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清乡”部署 63
第二节 敌人残酷“清乡”我党遭受重大损失 65
第三节 沔阳县南、北临时县委的建立与统一 70
第四节 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清乡”斗争 71
第五节 娄敏修回沔阳和南区的恢复 74
第三章在“六大”精神指引下革命低潮转入高潮 79
第一节 中共沔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79
第二节 红六军进军沔阳 根收地从南向北发展 82
第三节 军民团结一致痛击“北极会” 85
第四章 三次反“围剿”和抗灾斗争的胜利 92
第一节 依靠地方武装和群众力量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 92
第二节 牵制、打击敌人支援江南第二次反“围剿” 69
第三节 配合红九师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 99
第四节 苏区的抗灾斗争 102
第五章 土地革命和苏区的各项建设 108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建设 108
第二节 群众团体建设 111
第三节 沔阳苏区的土地革命 113
第四节 苏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119
第六章 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湘鄂西根据地及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 126
第一节 王明“左”倾路线的全面贯彻 126
第二节 苏区的错误“肃反 129
第三节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及沔阳苏区的丧失 135
第四节 红军撤离苏区前后敌人的暴行 139
本编结束语 141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143
第一章 党组织的重建 143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形势及党组织的重建 143
第二节 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 146
第三节 朱同科、金华龙惨遭杀害 148
第二章浴血奋战抗击日伪 152
第一节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促成国民党军一二八师抗击日本侵略军 152
第二节 日本侵略军犯沔罪行 158
第三节 全歼伪一师 开创川汉沔敌后战场 161
第三章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67
第一节 监沔根据地 167
第二节 天潜沔根据地 173
第三节汉沔根据地 177
第四节 川沔根据地 180
第五节中共汉沔中心县委成立 181
第四章 加强经济建设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83
第一节 税收 183
第二节 公债 185
第三节 组织群众大多数开展生产运动 187
第四节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88
本编结束语 191
第四编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10月) 194
第一章 蒋介石集团妄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 蓄谋发动内战 194
第一节 肖酂何潜入沔阳充当“接收大员” 194
第二节 反对国民党军向解放区“收复失地”的斗争 197
第三节 杜绍良率部起义 200
第四节 我军奉命作战略转移及反“清剿”斗争 202
第二章 刘邓大军转战中原 重建沔阳解放区 207
第一节 重建天潜沔、监沔解放区 207
第二节 开辟沔东建立川汉沔解放区 209
第三节 粉碎国民党连续发起的三次“清剿” 213
第四节 粉碎国民党军发起的第四次“清剿” 217
第三章 发动和依靠群众 巩固和建设解放区 224
第一节 分兵发动群众 224
第二节 贯彻发动群众的“十六字”方针 227
第三节 执行党的各项政策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31
第四章 沔阳全境解放 支援大军过长江 236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 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236
第二节 刘鲲生新堤起义 沔阳全境解放 238
第三节 支援大军过长江 解放全中国 240
本编结束语 243
附:河阳人民革命史大事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