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为什么要研究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1
第一节 主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
第二节 国内外教学有效性研究现状 10
第三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28
第一章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含义 33
第一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34
第二节 合理的主体性——确保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定位 40
第三节 保证主体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取向 58
第二章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视阈 71
第一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社会性视阈 72
第二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艺术视阈 79
第三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公平视阈 86
第三章 保证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动力 107
第一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社会动力 108
第二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心理动力 122
第三节 主体教学自身的矛盾 133
第四章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149
第一节 制订主体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原则 150
第二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维度分析 163
第三节 主体教学有效性的指标体系 170
第五章 保证主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89
第一节 走向有效教师的策略 190
第二节 学生有效参与策略 204
第三节 主体教学公平策略 216
第四节 主体教学艺术策略 230
第六章 主体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 245
第一节 有效教师有利于提高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246
第二节 合理的主体性参与有利于提高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261
第三节 教学艺术有利于提高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282
第四节 教学公平有利于保证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297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