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文化 1
二、文化与传统 11
三、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之各说 21
四、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3
第一章 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 29
第一节 崇尚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29
一、崇尚伦理道德是儒家的核心精神 29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道德德目 31
第二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 32
一、仁道的思想 32
二、孝悌的思想 38
三、忠恕的思想 46
四、礼乐与礼义的思想 51
第三节 伦理道德与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60
一、从《大学》一书中看中国教育的伦理教育的实质 60
二、从察举到科举的选举制度中看中国教育的伦理教育性质 62
三、伦理道德与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 66
第二章 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 69
第一节 什么是人文主义? 69
一、人文的含义 70
二、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72
三、人文文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73
四、传统人文主义的双重性 75
第二节 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78
一、人与禽兽的区别 78
二、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 81
第三节 人事为本,神道为末 84
一、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84
二、人与天命之间的关系 88
三、中国文化道德宗教化的特征 90
第四节 追求独立、平等、自由与理想社会的思想 92
一、儒家的独立人格与人生价值观 92
二、道家的逍遥自由境界 98
三、李白等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101
第五节 民本主义的思想 104
一、民本思想的起源 104
二、民本主义思想的基本意涵 110
三、民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110
四、民本主义的局限性 111
五、民本主义的现代价值取向 112
第六节“以人为本”与对大学生进行“人本”思想政治教育 113
一、重视自我的作用 113
二、重视他人的作用及与他人的关系 114
三、重视民族和国家的作用 115
第三章 集体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 116
第一节 宗法制度下的集体与国家观念 116
一、家庭观念 116
二、宗族观念 117
三、国家观念 118
第二节 尊君与重民的对立统一 120
一、传统文化中“君”与“民”的地位 120
二、尊君与重民的对立统一 122
三、“民本”与“尊君”的实质 124
四、传统民本与近代民主的关系 126
第三节 重义轻利的对立统一 129
一、“义”的“公利”性质 129
二、承认对利的合理追求 130
三、义与利的对立统一 131
四、义利关系的几个层次 134
五、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135
第四节 爱国主义的精神 137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 137
二、爱国主义的豪言壮语 138
三、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139
四、今天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140
第五节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42
第四章 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 145
第一节 和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145
一、“和”的思想的提出 146
二、“中”的思想及“和中”关系 148
第二节 人身修养与人自身的和谐 149
一、《老子》关于身心和谐的思想 149
二、儒家关于修身的心思想 150
第三节 人与社会的和谐 153
一、《老子》关于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153
二、儒家关于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157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160
一、道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160
二、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162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义涵 167
第五节 世界大同的理想 169
一、《老子》关于处理邦国之间的思想及小国寡民的理想 170
二、《礼运》中的大同理想 172
三、大同理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173
第六节 和谐的功用、意义及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 174
一、和谐的功用意义 174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 184
第五章 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187
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精神 187
一、百家争呜 187
二、地域文化的发展 191
三、儒、释、道三教并存 194
四、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 196
五、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 197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荟萃 198
第二节 文化的承继与维新 199
一、周代的文化维新 199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 201
三、《周易》中的变通思想 202
四、孔子的“因革”思想 206
五、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08
第三节 文化的融通与整合 210
一、玄学的诞生 210
二、中国化的佛教 212
三、宋明理学的产生 213
四、近代新学的发展 215
第四节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 216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7
二、孔子“刚毅木讷近仁”的思想 218
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20
四、知行合一 221
五、“动”则强的思想 222
六、中国古人的积极作为 223
第五节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24
第六章 诚信与求真的文化精神 228
第一节 诚信的文化精神 228
一、对“诚”的追求 228
二、对“信”的追求 231
三、诚与信的关系 233
四、诚信的基本内涵 234
第二节 求真务实的文化精神 235
一、史家真实反映历史的精神 235
二、冒死进谏的精神 238
三、追求真理的精神 241
四、将士效命疆场的精神 242
第三节 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 246
一、先秦诸子的经世致用思想 246
二、“经世致用”的正式提出 248
三、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 250
四、近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兴 253
第四节 浩然之正气 258
一、“浩然之气”的出处 258
二、文天祥的《正气歌》 259
三、浩然正气的内涵 260
四、浩然正气给中国人的影响 261
第五节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与务实精神的培养 263
一、诚信的意义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63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