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孔子的“为国以礼”与“仁” 1
一、“为国以礼”的背景、意义与实质 3
(一)周礼的瓦解和礼的政治功能的凸显 3
(二)克己复礼与对周礼的捍卫 6
(三)礼的损益的主要体现 13
二、仁的传承、实质与期待 16
(一)孔子之前或同时代人对“仁”概念的使用 16
(二)孔子对“仁”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21
(三)对孔子仁的结构和实质的探讨 26
(四)对孔子仁的实质的再认识 32
(五)孔子对待刑杀的态度 35
(六)仁的实现与对仁的期待 38
第二章 孟子的“性”、“内圣外王”与“士人” 45
一、人性本善及其内涵 45
(一)心本善与心、性、天的关系 45
(二)仁、义、礼、智的含义 51
二、内圣外王及士人的责任 55
(一)关于“得天下”的逻辑思考:内圣外王与仁政 55
(二)士的责任与人格 60
三、孟子对孔子儒学的发展 65
(一)确立了儒学形上理念,解决了关于人的善性的来源问题 66
(二)积极回应社会变革,确定了儒学“内圣外王”的政治实践路径 69
(三)对士人责任和人格的规范,为儒学的践行确定了实践主体 73
第三章 老子的“道”说与圣人无为 75
一、老子的认知方式与“道”、“德”的含义 76
(一)老子对事物存在方式的独特认知 76
(二)道的存在及其属性 79
(三)“德”的含义及含“德”之物 81
二、圣人无为的“太上”政治 85
(一)“太上”的政治理想与“道法自然” 85
(二)圣人无为的论证及实践要求 91
第四章 庄子对老子哲学及无为政治的发展 99
一、“是非之辩”的批判与梦中觉醒 101
(一)人的认知的不同层次、多维性与是非之辩 101
(二)“名物局限”、事物的“然与可”和梦中觉醒 113
二、“真人”、“虚己游世”及实践原则 125
(一)“真人”的抽象与真人的典范 125
(二)“虚己游世”的实践原则 130
三、为君之道,为臣之道 141
(一)君主安道不知治天下的无治政治 141
(二)“心斋法”与“以鸟养养鸟”的事君原则 147
四、“道”为何物?得道之法 155
(一)“道”为何物? 155
(二)“得道”的四个范例 158
五、对庄子评价的讨论 164
第五章 荀子的人论、礼与君子之治 169
一、“天人、化性与明心 170
(一)明于天人之分” 170
(二)人性本恶与人的“知性” 171
(三)“仁义之统”抑或“礼义之统” 176
二、明分、重法和君子之治 181
(一)“明分使群”的“至平”社会理想 181
(二)重法与“义刑”、“义杀” 184
(三)君子、“治人”与圣王的关系 189
三、荀子对儒学政治精神的贡献 193
(一)宋以降儒者对荀子非难的辨析 193
(二)“明心论”和“以礼统法”是对孔子儒学的重大发展 197
(三)荀子儒学与鲁儒学思想的异同 199
第六章 韩非子对人情的透视与法势权术 207
一、人情的实质与“利害场” 208
(一)人情“趋利避害”,“自为心” 208
(二)人情因时而易,“世异则事异” 214
二、论法势权术 220
(一)人治与法治 220
(二)人设之势与权术 230
第七章 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和天人学说 237
一、天的概念与天人类一 238
(一)“天人类一”与“天人感应” 238
(二)天志仁,天道义 243
二“天立王以为民”,“屈民而伸君” 246
(一)天之立王以善民 246
(二)伸君、顺命、明教、立制 248
三、关于“三纲五常”和“德主刑辅” 251
(一)贵阳而贱阴,任德而不任刑 252
(二)五行规范与设官施政 256
四、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学说性质 259
五、董仲舒思想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266
六、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的评价 270
(一)整合社会意识信仰,满足社会道统重建的需要 271
(二)整合社会制度规范,满足社会政统的重建或王权合法性重建的需要 272
(三)整合社会治道精要,实现了治道的重建 274
第八章 朱熹的理学与君心论 279
一、“理”的含义与“理一分殊” 281
(一)“理”的含义与“气”的关系 281
(二)“理一分殊”与理气同异的研究 294
二、心性诸概念与“正君心”政治大本说 306
(一)心性诸概念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306
(二)“正君心”为天下事之大根本说 317
第九章 王守仁的“心即理”与“致良知” 321
一、对朱熹理学的反省与批判 322
(一)对朱熹晚年和中年思想加以区别 322
(二)“心即理”与“知行合一” 323
二、“良知”的含义与“致良知” 326
(一)良知的含义 327
(二)致知格物 329
(三)明德、亲民、爱物 331
第十章 李贽对世间价值的重新评价与“至人之治” 335
一、“物即性”与“真即善”的哲学 335
(一)“清净本原”就是“山河大地” 336
(二)童心即真心论 337
二、重新评价世间的一切价值 338
(一)儒学经典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 338
(二)“是非无定”的是非观 339
(三)“善与人同”的善恶观 341
(四)“私者人之心也”的义利观 343
(五)“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贵贱观 344
(六)“道之在人”的道统观 345
三、“至人之治”的政治理论 346
第十一章 黄宗羲的“以天下万民为事”与“行天下之法” 349
一、“以天下万民为事”的政治观 350
(一)“天下为主,君为客” 350
(二)“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352
(三)“天下之法”与“一家之法” 353
(四)“万民忧乐”的治乱观 355
(五)“仁义功用”,由仁义行 355
(六)“工商皆本” 356
二、行“天下之法”的匡世理论 357
(一)恢复宰相制度 357
(二)学校论政 358
(三)实行宽取严用的取士制度 359
(四)设方镇以去封建与郡县之弊 360
第十二章 顾炎武的“分权众治”与“名治” 363
一、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364
二、实行“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政体 366
三、实行“正人心、厚风俗”的名治 368
(一)亡国与亡天下 368
(二)“以名为治”的几项内容 369
第十三章 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总结与重构 373
一、对张载气一元论哲学的注解与发展 375
(一)从“太虚即气”到“太虚一实” 375
(二)从“一物两体”到“一体两用” 378
(三)“天地之化日新”与“太极即道” 381
二、对儒家政治哲学核心理念的总结与发展 385
(一)理气、道器与道德 385
(二)天道与人道 393
(三)理势史观 396
(四)人性与理欲 399
(五)公私与义利 405
三、重构以“仁义”为本、“政教”为用的儒家政治哲学 411
(一)“仁义”的含义”,政”与“教”及其关系 412
(二)关于公天下、分统而治和进贤 421
第十四章 颜元的“恢复儒学正传”与“法三代” 431
一、“以习行经济为事”的儒学正传 431
(一)重新诠释儒学正传 432
(二)程、朱理学与尧、舜、周、孔之道“判然两途” 436
(三)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438
二、为治“法三代” 439
(一)行井田、均土地 439
(二)复封建、强天下 440
(三)建学校、重征举 441
第十五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对儒学政治精神的继承 445
一、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449
(一)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449
(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453
二、以党治国及党义征服 466
三、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评析 470
(一)超阶级的民族立场 470
(二)顺应时代潮流的博大兼容精神 471
(三)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某些局限性 474
四、孙中山对儒学政治精神的传承 476
(一)要用民族精神救国 476
(二)“尧舜禹汤文武”是对人民负责的 478
(三)用“三民主义”征服民心 481
后记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