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篇 政区 环境 32
第一章 政区 32
第一节 建置沿革 32
第二节 行政区划 33
第三节 现行政区 34
第二章 自然地理 39
第一节 地质地貌 39
第二节 土壤 41
第三节 气候 45
第四节 水文 47
第五节 自然资源 48
第三章 自然灾害 51
第一节 水灾 51
第二节 旱灾 52
第三节 雹灾 53
第四节 其他灾害 54
第二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55
第一章 人口 55
第一节 人口状况 55
第二节 计划生育 63
第二章 民族 71
第一节 民族分布 71
第二节 少数民族 72
第三节 民族事务 73
第三章 宗教 74
第一节 宗教概况 74
第二节 宗教管理 76
第三篇 基础设施建设 77
第一章 城乡建设 77
第一节 城乡建设规划 77
第二节 县城建设 79
第三节 集镇建设 81
第四节 新村建设 83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 84
第二章 交通运输 85
第一节 公路 85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93
第三节 交通工具 汽车站 95
第四节 水上交通运输 97
第五节 公路运输 98
第六节 汽车维修检测 驾驶培训 98
第七节 交通运输管理 99
第三章 能源建设 103
第一节 电力 103
第二节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105
第三节 农村能源 105
第四章 通信 106
第一节 邮政 106
第二节 电信 108
第三节 互联网 电子政务 110
第四节 通信机构 111
第五章 水利 113
第一节 水库 113
第二节 提水工程 114
第三节 引水工程 115
第四节 防汛抗旱 117
第五节 水土流失治理 117
第六节 水利管理 118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12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湄潭县委员会 120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120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122
第三节 基层党委 123
第二章 会议制度 124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124
第二节 县委会议 125
第三章 领导与决策 127
第一节 领导机制 127
第二节 县委工作纪略 128
第四章 纪检监察 132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132
第二节 信访监督 案件查处 133
第五章 党务工作 135
第一节 组织工作 135
第二节 宣传工作 137
第三节 政法工作 138
第四节 统战工作 141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142
第六节 党校教育 143
第七节 信访工作 144
第八节 机关党建工作 144
第九节 党史研究工作 145
第十节 编制工作 145
第五篇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47
第一章 工作机构 147
第一节 县人大历届常务委员会 147
第二节区、乡(镇)人大机构 148
第二章 人民代表 149
第一节县、乡(镇)人民代表 149
第二节 人民代表选举 150
第三章 会议 151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51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议 152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154
第四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54
第四章 权力行使 156
第一节 决定权 156
第二节 监督权 156
第三节 任免权 157
第四节 执法监督 158
第六篇 地方人民政府 159
第一章 县乡人民政府 159
第一节 县政府职能 159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 161
第三节乡(镇)人民政府 162
第二章 行政制度 163
第一节 会议制度 163
第二节 县长负责制及目标责任制 165
第三章 依法行政 166
第一节 依法办事 166
第二节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制度 166
第三节 政务公开 政府采购 167
第四章 政务纪略 169
第一节 五项重要成就 169
第二节 办理实事 171
第三节 创先争优 172
第七篇 地方人民政协 174
第一章 政协湄潭县委员会 174
第一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 174
第二节区、乡(镇)政协联络组 176
第二章 会议制度 177
第一节 委员全体会议 177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178
第三节 主席会议 181
第四节 专门委员会会议 182
第三章 履行职能 183
第一节 参政议政 183
第二节 提案工作 185
第三节 收集社情民意 186
第四节 对外联谊 187
第五节 智力支边 188
第六节 文史工作 190
第八篇 人民团体 192
第一章 工会 192
第一节 工会组织 192
第二节 权益维护 194
第三节 关心职工生活 195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97
第二章 共青团 198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 198
第二节 少先队组织 199
第三节 青少年道德教育 199
第四节 主要活动 200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202
第一节 妇女组织 202
第二节 妇女儿童权益维护 203
第三节 主题活动 204
第四章 工商联合会 206
第一节 工商联组织 206
第二节 主要工作 207
第五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8
第一节 文联组织 20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10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213
第一节 残联组织 213
第二节 主要工作 213
第七章 科学技术协会 217
第一节 科协组织 217
第二节 主要工作 218
第八章红十字会 221
第一节 红十字会组织 221
第二节 募捐救助 221
第九章 其他社会组织 222
第一节 中介组织 222
第二节 协会 223
第九篇 精神文明建设 225
第一章 活动 225
第一节 主题活动 225
第二节 创建活动 226
第三节 其他活动 229
第二章 思想道德建设 231
第一节 传统美德教育 231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 2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32
第十篇 人民武装 233
第一章 人武部 驻军 233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233
第二节 驻军 234
第二章 兵役 国防 人防 235
第一节 兵役 235
第二节 国防教育 236
第三节 人防战备 237
第三章 民兵 238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 238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 238
第三节 民兵参治参建 240
第十一篇 法制 司法 242
第一章 公安 242
第一节 治安管理 242
第二节 刑事侦破 250
第三节 监所管理 257
第四节 交通、消防管理 258
第二章 检察 260
第一节 刑事检察 260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 262
第三节 控告申诉检察 263
第四节 监所检察 264
第五节 法纪检察 266
第六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 267
第三章 审判 268
第一节 刑事审判 268
第二节 民事审判 269
第三节 行政审判 270
第四节 判决执行 271
第四章 司法 273
第一节 法制宣传 273
第二节 普及法律常识 275
第三节 律师事务 276
第四节 公证事务 277
第五节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278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81
第一节 “严打”斗争 281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 282
第三节 群防群治 287
第四节 平安工程创建 290
第十二篇 人事劳动 社会保障 293
第一章 人事 293
第一节 干部人事管理 293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294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296
第四节 人才交流 297
第五节 工资待遇管理 298
第六节 干部离退休管理 302
第二章 劳动 304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04
第二节 劳动就业培训 305
第三节 劳动维权 306
第三章 社会保障 307
第一节 养老保险 307
第二节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308
第十三篇 民政 309
第一章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09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 309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社区 313
第二章 拥军优属 优抚安置 315
第一节 拥军优属 315
第二节 优抚安置 316
第三节 抚恤 318
第四节 烈士褒扬 319
第三章 救灾 救济 救助 320
第一节 赈灾救济 扶贫解困 320
第二节 救灾救济改革 321
第三节 社会救济 322
第四节 社会救助 323
第四章 社会福利 324
第一节 农村“五保”户供养 324
第二节 城乡低保 324
第三节 社会福利有奖募捐 325
第五章 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326
第一节 社团管理 326
第二节 婚姻登记管理 327
第三节 地名地界管理 327
第四节 殡葬管理 328
第六章 民政事业经费 330
第一节 经费来源 330
第二节 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 331
第十四篇 农业 334
第一章 农业经济 334
第一节 体制改革 334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 335
第三节 综合开发 335
第四节 扶贫开发 336
第五节 产业化建设 337
第六节 经济总量 农民生活水平 338
第二章 种植业 33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339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43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344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345
第三章 养殖业 347
第一节 饲料资源 347
第二节 畜禽品种 347
第三节 畜禽品种改良 348
第四节 养殖技术 349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 350
第六节 畜禽水产交易市场 351
第七节 水产养殖 352
第八节 养蜂业 353
第九节 畜牧产业 353
第四章 林业 355
第一节 森林培育 355
第二节 森林保护 357
第三节 林业科技 360
第四节 林业营销 361
第五节 国有林场 苗圃场 362
第五章 烟草 363
第一节 烤烟种植 363
第二节 烟叶加工 364
第三节 烟叶收购 烟草专卖 365
第四节 申湄烟草基地 367
第六章 农业机械 369
第一节 主要农具 369
第二节 农机生产、供应 370
第三节 农机作业、培训和管理 370
第四节 农机工程建设 371
第七章 气象 372
第一节 气象观测 372
第二节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 372
第三节 气象服务 373
第十五篇 茶业 374
第一章 科研及生产加工 374
第一节 茶叶科研 374
第二节 生产加工 377
第二章 茶园建设 380
第一节 茶叶基地建设 380
第二节 茶树品种培育 381
第三章 市场营销 382
第一节 茶叶品牌 382
第二节 茶叶营销 384
第四章 茶叶名镇名村 385
第一节 茶叶名镇 385
第二节 茶叶名村 386
第五章 名茶与名人 388
第一节 各级领导与湄潭茶业 388
第二节 浙大师生与茶乡湄潭 389
第三节 专家学者与茶乡湄潭 392
第十六篇 工 商业 394
第一章 工业 394
第一节 工业企业 394
第二节 工业产值 395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 396
第四节 工业园区建设 398
第二章 乡镇企业 400
第一节 非农产品加工业 400
第二节 农副产品加工业 401
第三节 第三产业 402
第三章 商业 403
第一节 商品流通 403
第二节 国有商业改革改制 405
第四章 供销合作 407
第一节 供销企业 407
第二节 供销业务 407
第三节 供销管理 408
第四节 供销改革改制 409
第五章 粮油购销 410
第一节 粮油收购 410
第二节 粮油销售 411
第三节 粮油加工、储运 412
第四节 粮油企业 企业改制 管理机构 414
第六章 旅游规划 招商引资 415
第一节 旅游规划 415
第二节 招商引资 415
第十七篇 财政 税收 金融 416
第一章 财政 416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416
第二节 农业税 农业特产税 421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23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26
第五节 财政管理 428
第六节 国有资产及管理 431
第七节 财政监督 433
第二章 税务 435
第一节 税务机构 435
第二节 税制 436
第三节 税收收入 438
第四节 征收管理 440
第三章 金融 443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43
第二节 金融管理 444
第三节 存款 信贷 448
第四节 代理业务 450
第五节 保险业务 451
第十八篇 经济综合管理 453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53
第一节 体制改革 453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454
第三节 扶贫开发 457
第四节 项目库建设与管理 458
第二章 统计管理 459
第一节 统计监管 459
第二节 统计调查 459
第三章 审计监督 462
第一节 审计项目 462
第二节 专项审计调查 46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65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65
第二节 注册登记管理 469
第三节 合同管理 471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474
第五节 工商行政执法 475
第六节 个体经济管理 476
第七节 管理机构 477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479
第一节 计量监督管理 479
第二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480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484
第四节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 489
第五节 检定检验 490
第六节 监管机构 491
第六章 物价管理 492
第一节 商品价格管理 492
第二节 经营服务性收费价格管理 497
第三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价格管理 499
第四节 价格成本调查 501
第五节 价格监督管理 502
第七章 安全生产 504
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504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504
第八章 国土管理 506
第一节 土地规划与开发 506
第二节 用地管理 507
第三节 耕地保护 509
第四节 土地监察与执法 509
第五节 矿产管理 510
第九章 城乡建设管理 512
第一节 城市管理 512
第二节 建筑企业管理 513
第三节 建筑质量管理 514
第十章 环境保护 516
第一节 环境质量 516
第二节 环境保护、治理 517
第十九篇 教育 卫生 科技 519
第一章 教育 519
第一节 机构 519
第二节 学前教育 520
第三节 义务教育 522
第四节 普通高中教育 527
第五节 职业教育 530
第六节 社会办学 532
第七节 教师 533
第八节 学生 535
第九节 教育科学研究 538
第十节 现代教育技术 539
第十一节 教育经费 540
第二章 医疗卫生 543
第一节 机构 543
第二节 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545
第三节 疾病控制 546
第四节 妇幼保健 549
第五节 卫生监督 药品监管 550
第六节 初级卫生保健 552
第七节 爱国卫生 553
第八节 中药 中医 556
第九节 民间医术 556
第十节 队伍建设与管理 557
第三章 科学技术 55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59
第二节 科技工作 559
第二十篇 文化事业 562
第一章 文化 56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62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化 563
第三节 文物 566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570
第五节 文化带建设 572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573
第二章 体育 575
第一节 群众体育 575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76
第三节 竞技体育 576
第四节 重大赛事 体育彩票 579
第三章 广播电视 580
第一节 广播 580
第二节 电视 581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84
第四章 档案 地方志 586
第一节 档案 586
第二节 地方志 587
第二十一篇 地方特色文化 588
第一章 红军长征文化 588
第一节 红军长征在湄潭 588
第二节 红九军团遗址 589
第二章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文化 591
第一节 西迁历程 591
第二节 遵湄办学 592
第三节 西迁历史研究 593
第三章 茶文化 594
第一节 国民政府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 594
第二节 茶礼茶俗 595
第三节 茶道茶艺 598
第四节 茶调茶歌 599
第五节 茶诗 601
第六节 茶文物 603
第七节 茶文化活动 607
第八节 茶文化研究 608
第四章 气象文化 609
第一节 武汉头等测候所西迁湄潭 609
第二节 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 610
第三节 气象文物 610
第四节 气象谚语 611
第五章 酒文化 傩文化 615
第一节 酒文化 615
第二节 傩文化 618
第二十二篇 时尚 民俗 619
第一章 时尚 619
第一节 休闲娱乐 619
第二节 健身保健 620
第三节 时尚用语 620
第二章 民俗 622
第一节 生活 622
第二节 生产 节令 礼仪 622
第三节 少数民族习俗 624
人物 627
一、人物传略 627
二、人物简介 648
三、人物列表 666
附录 675
一、政策文件 675
二、政策研究 681
三、经验交流 694
四、纪实 705
五、补遗 715
编后记 719
索引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