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部分:1929年至1949年 3
新民事业 3
东瀛结交郭沫若 17
“12·9”运动中的新民报 19
徐悲鸿荐贤 23
资本主义管理的雏形 27
重庆《新民报》创刊 33
三张一赵和浦二姐 36
重庆《新民报》的言论和副刊 38
赵超构的小言论 45
社会新闻是强项 50
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58
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言 65
重庆版晚刊出世 66
易地创业 出师成都 70
赵超构访问延安 76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82
在民主运动的高潮中 91
面临报业发展的一个机会 97
上海版在民主运动中 100
南京上海二社所处的地位 104
张恨水在五社八报中的态度 115
北平重庆二社受到的迫害 120
“5·20”和上海社封门 127
陈邓卷入派系斗争 134
南京社被封 143
中外舆论界的同情和声援 150
新中国还能办民间报吗 158
新民报五烈士 165
上海版在炮火中坚持出报 168
解放后的各地新民报 173
第二部分:1949年至1966年 183
胡乔木夏衍指引迷津 183
风雨飘摇的日子 192
编辑部最初的探索 197
新闻界的思想改造运动 205
《亦报》《大报》的加盟 207
学习莫斯科晚报 209
公私合营和新的领导体制 213
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217
《小树繁花阁笔记》事件 219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227
唐大郎与副刊 233
漫画《奶油电烫》风波 239
不平常的1957年之夏 244
大鸣大放的日子 252
毛泽东保护了赵超构 262
毛泽东的西湖夜话 276
在大跃进运动中 278
编辑部的茶余饭后 285
新民晚报的第三个总结 287
第三次晚报工作座谈会 306
赵超构谈晚报的小言论 313
山雨欲来 320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民晚报 325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30
在“一月风暴”中 334
莫须有的冤案一例 336
第三部分:1978年至1999年 347
从平反开始 347
复刊的呼声 351
“四大皆空”的困境 353
搬入临时社址 358
招兵买马建队伍 362
先做《新民晚报》编辑 368
“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 373
三次试刊 387
复刊之日 388
新大学生来了 392
新房子终于动工 394
闯出编报新路 395
为新记者出点子 399
周年团聚与总结 403
重提一段历史公案 406
巧办报若烹小鲜 409
“抢新闻不手软” 411
林放文章老更成 414
新民五子 426
复刊初期的发行与广告 438
领导层换班 442
《漫画世界》创刊 444
第一次扩版 446
新来的总编辑 447
发行困惑与广告转机 450
“两会”报道有突破 452
六十年报庆和复刊十年庆 457
进入光与电的时代 460
建立两个记者站 462
第二个十年的新景象 464
报坛星辰的陨落 466
晚报热提出新课题 468
好稿叠出 毁誉参半 475
系列报刊初成气候 480
走出国门 交游海外 486
第三次扩版出彩报 495
难忘的1997 497
从信访中找新闻 499
第四次扩成32版 501
扩版后的专副刊 503
文章要读《夜光杯》 505
不断进行队伍建设 508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513
试行工效挂钩制 514
社领导对报业集团的构想 518
组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523
报纸零售提价风波 529
抗洪和重点工程报道 531
报纸变化与干部流动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