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接管北平邮政的回顾&成安玉 1
接管北平邮政财务工作的回忆&罗英 15
接管北平邮政与清理队伍&张乃修 19
怀念人民邮政的老战士——王苏塘同志&岳茂真 温廷秀 24
报刊的“邮发合一”&杜庆云 30
回忆《人民日报》初期的发行&郭铭 张培林 34
从山河邮局到五十支局&张尚英 郭克勤 傅江海 38
北平邮政局地下革命活动点滴&岑铁权 42
我们是怎样团结中华邮政人员的&宋仲元(执笔) 许继晨 王新来 关大中 46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邮局女职员的情况&黄忠敏 49
老邮工忆往事&鹿松林 口述 严文惠 记录整理 51
解放初期的邮票印制供应工作&邓连普 54
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的演变&刘纪先 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邮局及其通信机构的变迁&张世婧 59
房山区邮政局的变迁与发展&王同进 63
参加投递“划道委员会”片段&茹增源 65
第一批入局的职工&张志和 69
新中国第一批女分拣员&关维俊 73
我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而自豪&傅忠敏 75
忆新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胡美琴 78
我是一名女投递员&胡秀溪 83
忆1951年入局的几个片段&马宝骐 86
投递工作四十年&王永安 89
回忆军邮台的工作&佟士伟 94
“文革”前的职工学校&许鋱 96
忆解放初期的邮政快信股&李振强 104
20世纪50年代市内运输简况&赵荣耀 106
20世纪50年代的报刊发行工作&张恩林 109
北京邮政学校的前身——邮政人员训练班&沙文敏 112
回忆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计划发运&翟凤祥 115
忆在印刷邮件股工作的四年&王振君 119
押车岗位上的十年&崔家珍 122
从事报刊发行工作三十年&许凤贤 125
我是一名女支局长&孙郁生 127
忆北京邮局宣传文体活动片段&徐建忠 132
忆报刊发行管理制度上的两项改革&孙播平 137
回忆在挂号科、国际处工作的情景&刘宗训 142
忆20世纪50年代的体育锻炼小组&朱之臣 150
维也纳之行&傅忠敏 152
我局基建队伍的建立&梁士坚 155
首次进藏工作&王树汉 159
“邮电合一”前后&关浚中 162
大力开展报刊推广站(员)工作&陈关方 166
北京邮局的汇兑稽核工作&罗振家 169
难忘的邮政生涯&费国辉 172
机要通信与邮政合并的回顾&郭法珍 176
首次“提速”试验——“七报八信”&顾联瑜 180
《跃进报》创办前后&张光生 183
忆1958年密云水库工地上的邮电服务&李书谦 董仲元 口述 严文惠 记录整理 186
东四支局职工的历史性贡献&周新棠 190
北京邮局大力组织对罗淑珍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顾联瑜 199
北京邮局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赵家楣 202
从“夺”红旗到“保”红旗&顾联瑜 209
国际通信服务局成立前后&郭铭 212
技术革新的两项重要成果&赵恩平 216
忆包裹处技术革新历程&宋元 219
北京邮政通信枢纽建设回顾&郭德铨 222
北京邮局的业务宣传科&崔学敏 226
北京邮局京剧团&艾凤兰 229
“十年大庆”的邮电服务工作&严文惠 233
我和汽运局同志心连心&任翠屏 236
忆大局带小局分片管理体制&崔敬章 239
忆电信工作二三事&赵培坤 秦云升 242
自动报刊捆扎机的研制始末&符家荣 247
退休职工工作委员会成立前后&赵蕴贤 周新棠 250
“文革”期间邮电体制的一次变更&楚法水 256
忆中南海邮局工作中的片段&崔敬章 258
复业后的西长安街报刊门市部&刘慧英 261
YY-1型包裹机的试制&郭铭 265
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创业经过&刘宗训 267
邮政学校的几次变动&沈希瑞(执笔)喻晖 邢桂芳 274
北京推行邮政编码初期概况&顾联瑜 278
邮码往事&严文惠 283
支援唐山抗震救灾&韩兴贵 285
地震时,我们没有停发报刊&潘沅 288
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李勤 291
代发工资业务开办时的情况&赵长华 294
北京邮局的“都一处”&高新 296
邮政用品用具标准化和标准化支局建设&张成贤 300
在日喀则的一千一百二十天——援藏回忆&杜金甫 304
京邮报刊发行点滴回忆&李丕信 308
邮政标志服——留下时代发展的印迹&桑秀云 高新 312
电视剧《铃声多清脆》的产生&王冬生 317
忆20世纪80年代的邮件大积压&郭德铨 319
郊区邮政局的大检查&李丕信 322
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邮政服务&郭德铨 327
难忘亚运会的邮政服务&张丽梅 332
坚定信念 努力工作&刘菊青 335
1994年的两会服务&高昌华 339
忆《中国近现代邮政资费史》编写前后&高新 343
那天,职工们彻夜未眠&潘沅 346
忆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的邮政服务&崔志光 350
抗“非典”保畅通 邮政不辱使命&何培恩 356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