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3
一、问题的缘起 3
二、研究的意义 7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争论及研究现状述评 9
一、西方学者围绕“意识形态终结”展开的理论论争 9
二、中国学者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研究及其不足 17
三、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0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思维路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21
一、思维路径 21
二、逻辑结构 22
三、研究方法 23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终结思想的科学内涵 25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终结思想的提出 25
第二节 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终结思想的整体理论视野 26
一、思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逻辑定位为终结意识形态提供了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 27
二、革命的实践是促使意识形态终结的最有力的杠杆 30
三、意识形态的终结遵循两条规律,体现为三种状态 33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终结思想 40
一、意识形态终结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思维取向 41
二、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意识形态终结的总道路 42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蕴涵着意识形态终结的含义、层次与条件 45
四、意识形态神话终结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 57
第三章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基本谱系 59
第一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演进的三条逻辑路线 59
一、反马克思主义 60
二、科学主义 63
三、非理性主义 70
第二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演进的历史轨迹 74
一、理论孕育期 75
二、理论探索期 76
三、思潮形成期 83
四、思潮复兴期 87
第三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基本特征 92
一、阶级性 92
二、开放性 93
三、实践性 93
四、导向性 95
五、复杂性 95
第四章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现实根源 96
第一节 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变化是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97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97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力量的消长 99
三、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政治状况的演变 10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是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产生的物质基础 103
一、20世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推行的经济改革 104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势推进 106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提升 109
第三节 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变化是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产生的直接动力 114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提供的话语平台与思维启迪 114
二、20世纪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精神衰竭的深层动因 125
三、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产生的现实需求 129
第五章 批判与甄别: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评析 133
第一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一般本质 133
一、哲学基础: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的现实表征 134
二、政治倾向:冷战思维支配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攻的表现 134
三、价值取向: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思维再现 137
四、文化心理:西方文化上的盲目乐观主义和霸权主义相结合的混合物 140
第二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思潮的理论误区 144
一、误区之一:理性的衰落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 146
二、误区之二: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149
三、误区之三:马克思主义等于意识形态 152
第三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现实困境 156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借鉴是否意味着意识形态的终结 156
二、“公共知识分子”能否成为意识形态终结的现实佐证 160
三、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否构成人类社会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 163
四、西方社会存在某些“政治共识”是否意味着意识形态的终结 167
五、文明冲突的时代凸显是否意味着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 169
六、全球化进程的强势推进是否会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 177
第四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有益启示 182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 186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中国面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理性回应 191
第一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在中国泛滥的双重背景 192
一、国内小气候 192
二、国际大气候 202
第二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在中国的典型话语及其批判 204
一、经济理论话语 205
二、政治理论话语 209
三、思想文化话语 214
第三节 中国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路径选择 218
一、立足世界与中国两个大局,认清当前意识形态存在与斗争的客观现实 219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 222
三、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改善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竞争力 224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 228
五、在国际交往中,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分清轻重缓急,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有所为有所不为 230
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积极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坚决抵制反主流意识形态 231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