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自学考试指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明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5806394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内容提要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4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5

一、什么是哲学? 5

二、怎样理解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

三、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6

四、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克服它的途径是什么? 7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前途是怎样的? 8

六、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 9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0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什么? 10

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11

·客观性试题练习· 12

一、单项选择题 12

二、双项选择题 14

三、多项选择题 1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19

·内容提要· 19

第一节 物质 19

第二节 运动 20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21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2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3

一、物质观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23

二、古代哲学原子论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论有何区别? 24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5

四、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学说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27

五、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28

六、运动和静止和关系是怎样的? 28

七、物质与时间、空间为什么是不可分离的? 29

八、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0

九、如何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33

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关系? 35

·客观性试题练习· 36

一、单项选择题 36

二、双项选择题 38

三、多项选择题 40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3

·内容提要· 43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43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44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45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46

一、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6

二、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7

三、人的脑量越大越聪明吗? 48

四、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50

五、意识和人工智能是何关系? 52

六、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怎样表现的? 52

七、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3

八、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54

·客观性试题练习· 55

一、单项选择题 55

二、双项选择题 57

三、多项选择题 59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1

·内容提要· 6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1

第二节 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2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4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65

一、如何理解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 65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66

三、什么是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67

四、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68

五、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68

六、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69

七、辩证法发展有哪些历史形态? 70

八、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是怎样的? 71

九、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对立是怎样的? 72

十、唯物辩证法体系中规律和范畴的关系是怎样的? 73

十一、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4

·客观性试题练习· 75

一、单项选择题 75

二、双项选择题 76

三、多项选择题 78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82

·内容提要· 82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2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3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4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86

一、如何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概念? 86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87

三、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9

四、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89

五、如何理解矛盾特殊性原理? 90

六、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92

七、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何关系? 92

八、辩证法的全面性和折衷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93

九、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 94

·客观性试题练习· 96

一、单项选择题 96

二、双项选择题 98

三、多项选择题 100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3

·内容提要· 103

第一节 质、量、度 103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04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05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06

一、认识事物的质及其意义是什么? 106

二、认识事物的量及其意义是什么? 107

三、度——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08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08

五、掌握质量互变规律有何重要意义? 109

六、何为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110

七、如何理解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和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111

·客观性试题练习· 112

一、单项选择题 112

二、双项选择题 114

三、多项选择题 116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18

·内容提要· 118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1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19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20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21

一、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怎样的? 121

二、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122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是怎样的? 123

四、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 124

五、什么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曲折? 125

六、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126

七、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黑格尔的三段式有何区别? 126

·客观性试题练习· 128

一、单项选择题 128

二、双项选择题 129

三、多项选择题 131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133

·内容提要· 133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133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34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36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137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139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40

一、如何正确理解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 140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0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2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3

五、对可能性进行质和量的两个方面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145

六、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6

七、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7

八、为什么说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149

·客观性试题练习· 149

一、单项选择题 149

二、双项选择题 151

三、多项选择题 153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56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157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58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160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62

一、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62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怎样的? 163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是怎样的? 163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在哪里? 164

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165

六、怎样理解科学的实践观? 166

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167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68

九、既然经验是可贵的,为什么经验主义又是错误的? 169

十、实践出真知和看书学习是什么关系? 171

十一、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172

·客观性试题练习· 175

一、单项选择题 175

二、双项选择题 177

三、多项选择题 179

第十章 真理 183

·内容提要· 183

第一节 客观真理 183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84

第三节 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 185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186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87

一、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87

二、“有用即真理”这一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187

三、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188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是怎样的? 189

五、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0

六、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91

七、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何关系? 192

八、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93

·客观性试题练习· 194

一、单项选择题 194

二、双项选择题 195

三、多项选择题 197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201

·内容提要· 201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201

第二节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203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04

第四节 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205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06

一、怎样理解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6

二、唯心史观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07

三、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 208

四、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209

五、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0

六、如何理解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0

七、为什么说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11

八、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12

九、怎样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13

十、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有何本质不同? 213

十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何关系? 214

·客观性试题练习· 215

一、单项选择题 215

二、双项选择题 217

三、多项选择题 218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2

·内容提要· 222

第一节 生产力 222

第二节 生产关系 223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23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24

一、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224

二、如何理解生产力的构成? 225

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225

四、怎样理解生产关系的构成? 226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 227

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是怎样的? 228

七、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阐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28

八、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30

·客观性试题练习· 231

一、单项选择题 231

二、双项选择题 233

三、多项选择题 235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8

·内容提要· 238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3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39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240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42

一、怎样理解经济基础范畴? 242

二、怎样理解上层建筑范畴? 243

三、怎样理解社会形态范畴? 243

四、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44

五、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范畴? 245

六、试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46

七、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47

八、根据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48

·客观性试题练习· 249

一、单项选择题 249

二、双项选择题 251

三、多项选择题 253

第十四章 阶级国家革命 255

·内容提要· 25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5

第二节 国家 257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58

第四节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60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62

一、为什么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62

二、如何理解阶级的实质? 263

三、怎样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64

四、为什么说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最主要的形式? 264

五、阶级分析方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265

六、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266

七、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267

八、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 268

九、如何理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69

十、怎样分析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269

十一、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70

十二、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271

十三、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的国家? 272

十四、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273

十五、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有何本质不同? 274

十六、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什么关系? 275

十七、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276

十八、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276

·客观性试题练习· 278

一、单项选择题 278

二、双项选择题 280

三、多项选择题 283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 286

·内容提要· 28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86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288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诸形式 289

第四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290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291

一、什么是社会意识?它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291

二、什么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认识它有什么意义? 291

三、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是何关系? 292

四、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何关系? 293

五、什么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293

六、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有哪些特点? 294

七、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是何关系? 294

八、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何关系? 295

九、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与资产阶级道德有何本质区别? 296

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 297

·客观性试题练习· 297

一、单项选择题 297

二、双项选择题 300

三、多项选择题 303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306

·内容提要· 306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306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07

第三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08

第四节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309

第五节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 311

·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313

一、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不是倒退?学习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313

二、怎样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4

三、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315

四、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15

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受哪些条件制约? 316

六、怎样理解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316

七、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怎样表现的? 317

八、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318

九、无产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是如何表现的? 318

十、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318

十一、如何理解人的价值原则? 319

十二、无产阶级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怎样的? 319

十三、怎样理解反对个人崇拜和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的一致性? 320

十四、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21

十五、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321

十六、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根本错误的? 322

·客观性试题练习· 323

一、单项选择题 323

二、双项选择题 326

三、多项选择题 328

附录一:主要名词概念 332

附录二:客观性试题答案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