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3
通向胜利之道路的开辟——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 3
新中国成立、旧中国灭亡的历史结论 8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认识称谓的历史考察 12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六十周年 22
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阶级斗争》初版时间订补 32
共产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若干特点 40
小康社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57
“中产阶级”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61
批判资产阶级右翼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和平妥协思想 64
“和平民主新阶段”是完全正确的革命策略方针 76
中国共产党对实现无产阶级领导和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最初探索 90
第二编 人物研究 105
对《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若干问题的订正 105
毛泽东邓小平论历史环境与党的思想建设 110
邓小平论改革开放是非的三条标准 120
李大钊首论“五四”运动 127
李大钊与冯玉祥 131
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突破口的历史地位 138
孙中山国家统一观述略 151
第三编 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研究 163
略论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多党派合作 163
我国多党派合作的特点和形式 172
略论建国初期多党合作制度及其基本经验 182
民主党派史的教学与研究 193
周恩来与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198
第四编 陈独秀研究 207
试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207
评陈独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220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陈独秀 229
陈独秀生年小考 245
陈独秀国民革命思想初论 247
陈独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探索的功过 256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初期战略策略方针的制定 263
第五编 国共关系研究 275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合作 275
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民族扫墓活动 288
有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几则史实 291
略论孙中山的历史经验与国共合作 294
略论国共两党组建联合政府谈判的历史经验 305
第六编 两岸关系研究 319
略论周恩来对台工作要义 319
略论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27
历史上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 336
台湾同胞反“皇民化”的斗争 339
评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 342
第七编 中日关系研究 349
文明与正义的历史记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与启示 349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记录——东京审判及其价值 360
“东京审判”不容否定 372
正确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