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篇 科学技术史论 3
第一章 古希腊科学思想与哲学发展的启示 3
第一节 古希腊的社会历史和物质生产 4
第二节 古希腊科学成就的自身意义 7
第三节 古希腊本原科学的哲学价值 12
第四节 古希腊的运动观与辩证法思想 18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的哲学斗争与科学酝酿 26
第一节 社会历史与生产技术的进展 26
第二节 经院哲学 31
第三节 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36
第四节 自然科学思潮与罗吉尔·培根 41
第三章 从文艺复兴到牛顿时代 48
第一节 科学的晨曦——文艺复兴 48
第二节 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旗手和捍卫者 53
第三节 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方法论原则 62
第四章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74
第一节 进步的科学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75
第二节 工业革命及其社会意义 79
第三节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87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 100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115
第五章 科研选题的方法及其意义 115
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认识论意义 115
第二节 科研选题的意义、原则 123
第三节 科研选题线索论例 133
第六章 科学研究理性方法的基本问题 137
第一节 科学抽象 137
第二节 规律、假说和理论 143
第三节 逻辑方法 149
第四节 非逻辑方法与创造性思维 159
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法:从经验走向科学 167
第一节 工程技术活动 167
第二节 技术预测方法 173
第三节 技术评估与技术评价 179
第四节 技术原理构思和发明创造技法 184
第五节 工程设计方法的演化发展 193
第八章 科学技术中的数学模型及其提炼 202
第一节 科学的数学化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03
第二节 数学模型及其实质 206
第三节 数学模型方法中的RMI原则 209
第四节 数学模型提炼的方法与步骤 220
第三篇 科学技术社会论 235
第九章 矿井人工自然系统论 235
第一节 人工自然与矿井系统结构 235
第二节 矿井系统的内部矛盾运动 240
第三节 煤矿人工自然的复归 246
第十章 能源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254
第一节 目前能源路线是不可持续的 25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路线 261
第三节 可持续能源发展对策 274
第十一章 徐州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280
第一节 区域内合作与冲突分析 281
第二节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286
第三节 徐州新产业:教育 288
第四节 商贸:创建徐州模式 292
第五节 食品产业“北上西进” 295
第十二章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298
第一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现实水平 299
第二节 宏观经济环境对淮海经济区的影响 305
第三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基本政策建议 311
第四节 淮海经济区城市化与中心城市问题解析 317
参考文献 331
后记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