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畸治疗的基本生物力学原理 1
一、力 1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
2.物体的形变量与力的关系 2
3.力的合成与分解 2
二、力矩和力偶 4
1.力矩 4
2.力偶 4
3.力偶矩 5
4.力偶系统的平衡 5
三、转矩 7
四、阻抗中心 8
五、旋转中心 8
六、牙齿移动类型与力、力矩和力偶 9
1.倾斜移动 10
2.整体平移 11
3.控根移动 11
4.旋转移动 11
5.垂直移动 12
七、各种正畸矫治力及正畸矫治力的来源 12
八、矫治力的分类 13
1.Schwarz四级力分级标准 13
2.以矫治力强度划分 13
3.以力的作用周期划分 13
4.以矫治力源的部位划分 14
5.以力的作用效果划分 14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单力偶矫治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与临床应用 17
一、概述 17
1.单力偶系统 17
2.单力偶矫治系统 18
3.单力偶矫治系统的特点 18
二、单力偶矫治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18
1.矫治上颌唇向低位阻生尖牙 18
2.矫治上颌腭侧低位阻生尖牙 21
3.调整牙列中线 21
4.矫治弓形不对称 22
5.压低前牙 23
6.伸长前牙 25
7.上前牙转矩控制 26
8.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竖直 26
参考文献 28
第三章 双力偶矫治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与临床应用 29
一、概述 29
1.双力偶系统 29
2.双力偶矫治系统 30
3.双力偶矫治系统的优点 30
二、双力偶矫治系统的基本形式及生物力学解析 30
1.台阶曲的二维生物力学解析 30
2.V形曲的二维生物力学解析 30
三、双力偶矫治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34
1.横腭杆的双力偶现象及生物力学解析 34
2.前牙转矩弓丝的双力偶现象及生物力学解析 39
3.多用途弓的双力偶现象及生物力学解析 41
4.第一序列弯曲的双力偶现象及生物力学解析 44
5.磨牙竖直辅弓 46
参考文献 48
第四章 排齐与整平的生物力学现象 49
一、排齐整平阶段的目标 49
二、弓丝的基本特性与选用原则 50
三、牙弓形态的选择 51
四、排齐整平过程中的基本力学现象 52
1.第一序列(?面观)方向排齐的生物力学分析 53
2.第二序列(唇颊面向观)方向排齐的生物力学分析 57
3.第三序列方向排齐的生物力学分析 61
五、排齐过程中的一些力学现象分析 64
1.直丝弓托槽设计自身不会引起前牙唇倾 64
2.直丝弓托槽设计自身不会引起前牙覆?加深 65
3.摇椅形弓丝作用的生物力学分析 67
4.Laceback的作用原理与生物力学分析 67
5.Cinchback的作用原理与生物力学分析 68
6.协调好弓丝刚性与外加作用力的关系 69
7.预防前牙反?下前牙唇倾的措施 70
8.加入第二恒磨牙时对排齐整平的作用 70
9.排齐过程中弓形对称性的变化 70
10.注重使用轻力 71
11.弓丝与槽沟之间摩擦力影响牙齿排齐的生物力学分析 71
12.排齐整平过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72
参考文献 73
第五章 关闭间隙的生物力学机制 74
一、关闭间隙的决定性因素 74
1.支抗 74
2.拥挤与前突程度 75
3.尖牙和切牙的轴倾度 75
4.牙列中线和左右对称性 75
5.垂直高度 75
6.生长发育 75
7.力的大小 76
8.关闭间隙的方法 76
二、间隙关闭时牙齿移动的生物差异性 76
三、关闭间隙的方法 77
1.关闭曲法 77
2.滑动法 84
3.快速关闭间隙的方法 90
四、关闭间隙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反应 91
1.牙周膜 91
2.牙槽骨 91
3.牙龈 92
五、间隙关闭的评价 92
1.支抗控制 92
2.?平面 92
3.牙根平行 93
4.牙齿旋转 93
参考文献 93
第六章 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问题与水平支抗 96
一、摩擦力的概念 96
1.定义 96
2.形式 96
二、正畸学中的摩擦力现象 97
三、滑动过程中影响摩擦力的相关因素 100
1.机械因素 101
2.生物因素 102
3.力源和力的大小 103
四、自锁托槽的摩擦力问题 104
五、摩擦力的控制与有效正畸力 106
六、滑动法尖牙远中移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106
七、滑动法内收前牙过程中摩擦力是否引起水平支抗的丧失 107
参考文献 110
第七章 前牙控根的生物力学分析 111
一、影响前牙转矩的因素 112
1.影响前牙转矩的弓丝因素 112
2.影响前牙转矩的托槽因素 113
3.患者自身解剖因素对前牙转矩控制的影响 115
4.弓丝与托槽的匹配对前牙转矩的影响 116
5.同一牙弓中牙齿间相互作用对转矩的影响 118
二、正畸临床上对前牙进行转矩控制的常用方法 118
1.在方丝弓上弯制第三序列弯曲 118
2.平直弓丝放入已有预成角度的直丝弓托槽 118
3.摇椅形唇弓 118
4.方丝弯制附加曲 119
5.Begg转矩辅弓 119
6.控根弹簧 120
三、前牙唇舌向移动与转矩控制 121
1.前牙内收与转矩控制 121
2.前牙前移与转矩控制 122
3.圆丝控根式内收前牙的生物力学机制 122
四、转矩方形弓丝对前牙三维方向上作用的生物力学分析 123
1.转矩方形弓丝对牙齿近远中方向的作用 123
2.转矩方形弓丝对牙齿垂直方向的作用 124
3.转矩方形弓丝对牙齿颊舌方向的作用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八章 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支抗控制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127
一、支抗的概念 127
二、支抗的种类 128
1.根据支抗结构的位置分类 128
2.根据关闭拔牙间隙时前后牙移动的比例分类 128
三、支抗的选择 130
1.决定支抗类型的因素 131
2.临床上常用的支抗类型 131
3.支抗选择时的三维考虑 132
四、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支抗策略 132
1.方丝弓矫治技术的支抗策略 132
2.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支抗策略 132
3.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在支抗要求上的区别 135
五、临床上常用的支抗控制方法与生物力学分析 135
1.颌内支抗的控制 136
2.颌间支抗的控制 140
3.颌外支抗的控制 141
参考文献 143
第九章 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问题 145
一、基本概况 145
1.适应证 145
2.并发症 145
3.植入部位 146
4.重新植入 146
5.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146
6.如何提高成功率 147
7.骨整合 147
二、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分析 147
1.滑动法结合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 148
2.滑动法结合种植支抗钉的扩展应用 159
3.T形曲结合种植支抗钉内收前牙 161
4.纠正?平面偏斜 163
5.牙列中线不齐的矫治 163
6.近中移动磨牙 164
7.整体远中移动牙列 166
8.腭部微种植体支抗 169
9.压低磨牙 171
10.压低切牙 172
11.其他应用 174
参考文献 176
第十章 完成阶段精细调整的生物力学分析 178
一、完成阶段精细调整的必要性 178
1.矫治目标与精细调整 178
2.完成阶段精细调整的原因 179
二、检查存在的问题 179
1.口内牙齿情况的检查 179
2.口外情况的检查 193
3.X线片检查 199
4.功能考虑 202
三、精细调整的工作顺序 203
1.检查与评估存在的问题 203
2.调整托槽位置 203
3.弯制弓丝或更换较粗弓丝 203
4.使用颌间牵引,调整牙弓间的关系 203
5.?与关节功能及不良习惯的调整 203
6.使用颌间垂直牵引确定尖窝关系 203
7.去除矫治器,戴保持器 204
参考文献 204
第十一章 口外力的作用及生物力学分析 206
一、颌骨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 206
1.上颌骨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 206
2.下颌骨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 207
3.口外力的力学原理 208
二、口外力装置的组成及其作用 210
1.口外支抗部件 210
2.口内部件 210
3.连接部件 210
4.力源部件 211
三、常用口外力装置及生物力学原理 211
1.后方牵引装置 211
2.前方牵引装置 220
3.垂直牵引装置 221
4.头帽颏兜牵引装置 221
四、口外装置的临床应用 222
1.加强磨牙支抗 222
2.颌骨的生长改良 222
3.垂直向的控制 222
4.?平面的控制 222
5.牙齿的移动 223
参考文献 223
第十二章 生长期患者垂直向控制的生物力学考虑 224
一、颅面部的垂直向生长变化 225
二、影响因素 226
1.遗传因素 226
2.环境因素 226
三、形成机制 227
1.牙槽骨的生长 227
2.髁突(颌骨)的生长 227
3.其他因素 229
四、诊断 229
1.软组织面型 229
2.X线头影测量 230
五、垂直向与矢状向的关系 233
六、?平面的斜度和高度 233
七、治疗 235
1.治疗时机 235
2.垂直高度发育过度导致的开? 236
3.垂直高度发育不足导致的深覆? 239
4.拔牙的影响 242
八、稳定性 243
参考文献 243
第十三章 深覆?咬合打开的生物力学分析 246
一、概述 246
二、深覆?的分类 246
1.根据深覆?的形成机制分为:牙性深覆?和骨性深覆?两类 246
2.根据患者垂直向不调又分为:低角型、均角型和高角型 247
三、深覆?的矫治原理 247
四、深覆?咬合打开的重要性 249
五、临床上常用的打开咬合的方法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251
1.平面/斜面导板/深覆?打开器 251
2.连续摇椅形唇弓 252
3.压低型多用途弓/压低辅弓 255
4.片段弓 257
5.Ⅱ类牵引 259
6.口外装置(J形钩或颈牵引口外弓) 260
7.种植体 260
8.磨牙后倾弯唇弓 260
9.其他方法 263
参考文献 263
第十四章 开?矫治的生物力学分析 265
一、开?的病因 266
1.遗传因素 266
2.环境因素 266
二、开?的诊断 269
1.临床检查 269
2.X线检查 270
3.牙性和骨性开?的鉴别诊断 270
4.其他开?类型的诊断分析 273
三、治疗方案及生物力学分析 274
1.病因治疗 274
2.伸长切牙法 275
3.压入后牙法 277
4.压低后牙、伸长前牙复合效应 279
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283
6.肌功能训练 283
7.成人与青少年骨性开?矫治的异同 283
四、美学考虑 283
五、稳定性 284
参考文献 284
第十五章 横向宽度不调矫治的生物力学考虑 286
一、横腭杆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287
1.横腭杆的分类 287
2.横腭杆的扩弓及支抗作用机制和生物力学分析 288
二、上颌扩弓装置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288
1.上颌快速扩弓 289
2.上颌慢速扩弓 289
3.各类上颌扩弓装置 290
三、上颌牙弓的缩小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297
1.缩小上颌牙弓的方法 297
2.缩小上颌牙弓的生物力学分析 299
四、下颌扩弓装置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300
1.下颌Schwarz扩弓矫治器 300
2.下颌舌弓的扩弓作用 300
3.扩弓辅弓 301
4.弓丝扩弓 302
5.手术扩弓 302
6.下颌的缩弓治疗 302
五、弹性交互牵引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303
1.弹性交互牵引 303
2.种植支抗钉的矫治方法 303
3.固定?板与弹性交互牵引联合应用 303
4.弹性交互牵引与腭部基托的联合应用 304
5.弓丝与弹性交互牵引联合应用 304
6.快速扩弓与弹性交互牵引的联合应用 305
7.种植体型扩弓装置与弹性交互牵引的联合应用 305
参考文献 305
第十六章 Ⅱ类牙颌畸形患者的不拔牙矫治 307
一、适应证 308
二、成功标准 308
三、Ⅱ类错?颌间关系调整的机制 308
1.上下颌牙齿矢状向的差异性移动 308
2.发挥生长潜力 308
3.生长改良 308
4.外科调整 309
四、Ⅱ类错?不拔牙矫治的基本程序 310
1.扩展间隙 310
2.利用间隙 311
五、Ⅱ类错?诊断设计时需考虑的相关因素 312
1.Ⅱ类错?矫治的三维控制 312
2.Ⅱ类错?矫治的代偿与牙列三维界限 313
3.不同类型Ⅱ类错?的矫治特点 313
4.生长方向与矫治施力 316
5.力的使用 316
6.牙齿移动方式 316
7.影响牙齿移动的因素 316
8.矫治器选择 316
六、扩展与利用间隙的方法与生物力学分析 316
1.微种植体 317
2.磨牙远移矫治器 317
3.口外支抗矫治器(口外弓、高位J形钩) 320
4.多曲方丝弓(MEAW) 321
5.唇挡 323
6.Ⅱ类牵引 323
7.扩弓矫治器 328
8.下颌前移功能矫治器 328
9.肌功能训练 330
七、影响Ⅱ类错?矫治稳定性的因素 332
1.一般考虑 332
2.治疗方式 332
3.保持 332
参考文献 332
第十七章 Ⅱ类错?拔牙矫治的生物力学考虑和对策 335
一、Ⅱ类错?患者是否拔牙矫治的决定因素 335
1.拥挤度 335
2.牙弓突度 336
3.Spee曲线 336
4.面部轮廓 336
5.支抗设计 336
6.矢状向骨骼关系 336
7.垂直向骨骼关系 336
8.年龄和生长发育 337
9.种族差异 337
10.社会心理因素 337
二、拔牙模式与?关系调整 338
1.成年人 338
2.青少年 339
三、Ⅱ类错?患者的颅面部结构与拔牙矫治 340
1.颅面部结构特征与矫治方案 340
2.Ⅱ类错?的掩饰性矫治 341
3.Ⅱ类矫治的代偿极限与稳定美观 342
四、Ⅱ类错?患者颅面部生长与拔牙矫治 342
1.Ⅱ类错?患者颅面部的生长变化 342
2.拔牙模式与面部生长变化 343
3.功能矫治与拔牙模式 344
五、Ⅱ类错?拔牙矫治的策略与生物力学考虑 348
1.固定矫治器与牙齿的差异性移动 348
2.功能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联合应用 348
3.功能矫治器与Ⅱ类患者的双期治疗 352
六、Ⅱ类错?拔牙矫治的关注焦点 353
1.全程重视与整体性 353
2.Ⅱ类矫治切牙的控制与美观 354
3.尖牙控制 356
4.?平面的控制 358
5.下颌骨的旋转控制 363
6.三维支抗控制 368
参考文献 369
第十八章 生长期Ⅲ类牙颌畸形患者的矫治策略与生物力学分析 371
一、基本概况 371
1.病因分析 371
2.生长发育 372
3.畸形机制 372
4.诊断设计 373
5.治疗时机 376
二、Ⅲ类牙颌畸形患者的矫治策略 376
1.乳牙期 376
2.替牙期 377
3.恒牙早期 377
三、常用矫治方法及生物力学分析 377
1.下前牙联冠式斜面导板和上前牙树脂斜面导板 377
2.?垫式活动矫治器 377
3.FR-Ⅲ功能调节器 378
4.前方牵引矫治器 378
5.头帽颏兜矫治器 383
6.2×4矫治器 384
7.Ⅲ类牵引 384
8.MEAW 386
9.下颌颈牵引 387
10.高位J形钩 387
11.微种植体 388
12.扩弓矫治器 389
13.拔牙矫治 389
14.肌功能训练 390
参考文献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