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南顺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8009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三大篇:第一篇“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规范关系研究”,提出了对城市公共服务及其体系的基本认识;第二篇“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第三篇“如何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基本思路、探讨了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重要问题并对“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公共服务成功经验进行了精神服务。

第一篇 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规范关系研究 3

第一章 对城市公共服务及其体系的基本认识 3

第一节 对公共服务的基本认识 3

一 何为公共服务 3

二 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社会服务的关系 4

三 公共服务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关系 5

第二节 对城市公共服务的见解 6

一 城市公共服务思想及实践发展的脉络 6

二 城市公共服务职能递进的过程 9

三 城市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10

第三节 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 12

一 体系 12

二 公共服务体系 12

三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13

第二章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互动的机理 16

第一节 城市化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的对立统一 16

一 城市化的数量特征 16

二 城市化的质量特征 21

三 城市化是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对立统一过程 22

第二节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23

一 城市化的S曲线 24

二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25

三 我国城市化中期阶段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新挑战 26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互动的机理 31

一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32

二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互动的机理 35

三 城乡互动中的三个重要问题 39

第三章 对农民工的再认识 44

第一节 农民工的现状 44

一 农民工的发展历史 44

二 农民工的概况 47

三 农民工在中国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位置 49

第二节 农民工的贡献 56

一 农民工为国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56

二 农民工对流入地的贡献 59

三 农民工对流出地的贡献 61

第三节 农民工的困境 64

一 农民工遭遇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64

二 基于公平视角的农民工困境考察 67

三 基于剥夺理论的农民工困境分析 69

第四章 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规范关系 71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71

一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间竞争加剧 71

二 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运动的影响 72

三 中国政府改革 76

第二节 农民工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之应然 77

一 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政府权力的责任约束 78

二 城市公共服务中“人民”的事实载体 81

三 城市公共服务应不应该覆盖农民工群体 84

第三节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的意义 85

一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的政治意义 85

二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的经济意义 87

三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的社会意义 88

第二篇 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 94

第五章 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现状调查及总体数据分析 94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94

一 调查目的与调查方式 94

二 调查内容设计 95

三 调查实施、数据录入与处理 96

第二节 调查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98

一 自然条件及受教育程度 98

二 婚姻及子女状况 99

三 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状况 99

第三节 调查总体数据分析及结论 101

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农民工对自身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基本状态的满意度分析 101

二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108

三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PDCA的评价 117

四 总体调查结论 120

第六章 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分性别比较研究 124

第一节 农民工个人基本信息分性别比较 124

一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分性别比较 124

二 农民工月收入的分性别比较 125

三 农民工所从事职业的分性别比较 126

第二节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状态及其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性别比较 127

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农民工对自身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基本状态的满意度分性别比较 127

二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分性别比较 134

三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PDCA评价的分性别比较 146

第三节 对农民工分性别比较研究的结论 150

一 男性、女性农民工文化水平都较低,择业取向差异大 150

二 女性农民工基本生存状态更好 150

三 男性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企盼 151

第七章 80前后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152

第一节 80前后农民工个人基本信息比较 152

一 80前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较 152

二 80前后农民工的月收入比较 153

三 80前后农民工的职业比较 154

第二节 80前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状态及其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155

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80前后农民工对自身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基本状态的满意度比较 155

二 80前后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162

三 80前后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PDCA的评价比较 173

第三节 对80前后农民工比较研究的结论 177

一 80后农民工文化水平更高,择业有新趋向 178

二 80后农民工基本生存状态更好 178

三 80后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企盼 178

第八章 高低学历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180

第一节 高低学历农民工个人基本信息比较 180

一 高低学历农民工的月收入比较 181

二 高低学历农民工的职业比较 182

第二节 高低学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状态及其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183

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低学历农民工对自身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基本状态的满意度比较 183

二 高低学历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190

三 高低学历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PDCA的评价比较 202

第三节 对高低学历农民工比较研究的结论 205

一 高学历农民工文化水平更高,择业有新趋向 206

二 高学历农民工基本生存状态更好 206

三 低学历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企盼 206

第九章 “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208

第一节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个人基本信息比较 209

一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较 209

二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的月收入比较 210

三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比较 210

第二节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状态及其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212

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对自身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基本状态的满意度比较 212

二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219

三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PDCA的评价比较 230

第三节 “十大城市”与其他城市比较研究结论 235

一 “十大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生存状态好于其他城市 235

二 “十大城市”的农民工更关注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社会认可程度 235

三 “十大城市”公共服务总体状态更好,但在农民工深层次人际相处方面尚存在问题 236

第三篇 如何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239

第十章 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思路 239

第一节 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考 239

一 城市化中期阶段迫切需要在全社会推进与传播“和谐文化” 239

二 以“超限组合”之方略走出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稀缺之困境 242

三 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帮助农民工个人与家庭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244

第二节 多米诺效应对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的启示 247

一 多米诺效应的拓展思维 247

二 多米诺效应对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启示 249

三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文化:多米诺效应中的最大能量叠加 252

第三节 如何提升广义市民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255

一 城市公共服务组织内外部顾客关系 255

二 城市公共服务导向:外部顾客满意 257

三 以顾客导向为核心理念再造城市公共服务的组织和流程 258

第十一章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三个重要问题 262

第一节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框架思路 262

一 理念层:城市公共服务应该倡导“农民工满意”之理念 263

二 内容层:城市公共服务内容选择应及时回应农民工的正当需求 264

三 实施层:导入PDCA方法助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267

第二节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 267

一 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上层主体 268

二 城市公共服务产业:公共服务基层主体 269

三 城市志愿者组织:公共服务的新型主体 271

第三节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73

一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动态权衡的必要性 273

二 公平与效率同增共进:对城市公共服务现实困境的试求解 275

三 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76

第十二章 “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公共服务成功经验 279

第一节 精神服务成功经验 280

一 上海强化为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 281

二 深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82

三 青岛创构农民工文化服务立体平台 282

第二节 制度服务成功经验 284

一 覆盖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制度服务 284

二 农民工子女就学制度服务 292

三 农民工培训制度服务 293

四 农民工问题反馈机制服务 299

第三节 具体服务成功经验 300

一 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300

二 为农民工的法律服务 303

三 为农民工的志愿服务 306

四 对农民工的社区关怀 307

五 对农民工的创业扶持 308

六 为农民工的衣食住行服务 309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