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学基础知识 3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概述 3
第一节 中医药名人名著简介 3
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3
二、“医圣”张仲景和“药王” 孙思邈 4
三、《新修本草》 4
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
五、金元四大家 4
六、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5
七、清代名医叶天士 5
第二节 中医理论常识 5
一、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5
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6
三、中医对疾病的诊治 6
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7
一、整体观念 7
二、辨证论治 8
第四节 防治原则 9
一、预防原则 9
二、治疗原则 10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6
一、阴阳的概念 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
一、五行与五行学说的概念 2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1
第三章 脏腑经络学说 24
第一节 脏腑学说 24
第二节 脏腑功能 25
一、心与小肠 25
二、肝与胆 26
三、脾与胃 27
四、肺与大肠 28
五、肾与膀胱 29
六、奇恒之腑 31
七、脏腑之间的关系 31
第三节 经络简介 35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35
二、经络的应用 37
第四章 气血津液学说 38
第一节 气 38
一、气的概念 38
二、气的来源 38
三、几种重要的气 39
四、气的功能 40
五、气机 41
第二节 血 41
一、血的概念 41
二、血的生成 41
三、血的运行 41
四、血的功能 42
第三节 津液 42
一、津液的概念 42
二、津液的生成 42
三、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42
四、津液的功能 43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43
一、气和血的关系 43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44
三、津液和血的关系 44
第五章 病因与病机 46
第一节 病因 46
一、六淫 46
二、疠气 49
三、七情 50
四、饮食 51
五、劳逸 52
六、其他病因 52
第二节 基本病机 53
一、邪正盛衰病机 53
二、阴阳失调病机 54
三、气血津液失常病机 55
第六章 诊法 57
第一节 问诊 57
一、问寒热 57
二、问汗 59
三、问疼痛 59
四、问饮食口味 61
五、问二便 62
六、问睡眠 63
七、问经带 63
第二节 望诊 64
一、望神 64
二、望色 65
三、望形态 66
四、望舌 67
第三节 闻诊 70
一、听声音 70
二、嗅气味 72
第四节 切诊 72
一、脉诊 72
二、按诊 76
第七章 辨证 77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7
一、表里辨证 77
二、寒热辨证 79
三、虚实辨证 81
四、阴阳辨证 82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84
一、气病辨证 84
二、血病辨证 86
三、气血同病辨证 88
四、津液辨证 89
第三节 脏腑辨证 90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9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94
三、脾与胃病辨证 98
四、肝与胆病辨证 10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05
六、脏腑兼病辨证 108
第四节 六经辨证简介 112
一、太阳病 113
二、阳明病 113
三、少阳病 113
四、太阴病 113
五、少阴病 114
六、厥阴病 114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简介 114
一、卫分证 114
二、气分证 114
三、营分证 115
四、血分证 115
中篇 中药学基础知识 118
第八章 中药的性能 118
第一节 四气性味 118
一、四气 118
二、五味 119
三、四气与五味的关系 120
第二节 升降浮沉 120
第三节 归经 121
第四节 有毒与无毒 121
第九章 中药的应用 123
第一节 配伍 123
第二节 用药禁忌 124
一、配伍禁忌 124
二、妊娠用药禁忌 125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25
第三节 中药的用量 125
一、用量的概念 125
二、确定用量的依据 126
三、中药的计量单位 126
第四节 中药的煎服法 127
一、汤剂煎煮法 127
二、服药法 128
第十章 中药的炮制 130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130
一、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131
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131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其更加适应病情或扩大应用范围 131
四、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制剂和调配 131
五、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132
六、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132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132
一、修治 132
二、水制 132
三、火制 132
四、水火共制 133
五、其他制法 133
第十一章 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简介 135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疗效分类和作用 135
一、有效成分 135
二、辅成分 136
三、无效成分 136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和作用 136
一、苷类 136
二、生物碱类 139
三、挥发油类 140
第十二章 解表药 141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142
麻黄 142
桂枝 142
香薷 143
生姜 143
荆芥 144
防风 144
羌活 144
细辛 145
白芷 145
苍耳子 146
辛夷 146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46
薄荷 146
蝉蜕 147
牛蒡子 147
桑叶 148
菊花 148
葛根 148
柴胡 149
升麻 149
第十三章 清热药 151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152
石膏 152
知母 152
栀子 153
淡竹叶 153
芦根 154
天花粉 154
夏枯草 154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155
黄芩 155
黄连 156
黄柏 156
龙胆草 156
苦参 157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157
生地黄 157
玄参 158
牡丹皮 158
赤芍 158
紫草 159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159
金银花 159
连翘 160
蒲公英 160
紫花地丁 160
大青叶 161
板蓝根 161
青黛 161
白头翁 161
射干 162
山豆根 162
穿心莲 162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163
青蒿 163
地骨皮 163
第十四章 泻下药 168
第一节 攻下药 168
大黄 168
芒硝 169
第二节 润下药 170
火麻仁 170
郁李仁 170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170
甘遂 170
巴豆 171
牵牛子 171
第十五章 芳香化湿药 173
广藿香 173
砂仁 174
豆蔻 174
苍术 174
厚朴 175
第十六章 利水渗湿药 177
第一节 利水退肿药 177
茯苓 178
薏苡仁 178
猪苓 178
泽泻 179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179
车前子 179
滑石 180
木通 180
金钱草 180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81
茵陈 181
第十七章 祛风湿药 183
第一节 祛风湿止痛药 184
独活 184
威灵仙 184
防己 184
秦艽 185
川乌 185
第二节 祛风湿活络药 186
木瓜 186
蕲蛇 186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187
桑寄生 187
五加皮 187
第十八章 温里药 190
附子 190
干姜 191
肉桂 191
吴茱萸 192
第十九章 理气药 194
陈皮 194
枳实 195
木香 195
沉香 195
薤白 196
香附 196
青皮 196
川楝子 197
第二十章 消食药 199
山楂 199
麦芽 200
神曲 200
莱菔子 200
鸡内金 200
第二十一章 驱虫药 202
使君子 202
苦楝皮 203
槟榔 203
第二十二章 止血药 204
小蓟 204
地榆 204
白茅根 205
棕榈 205
白及 205
蒲黄 206
茜草 206
三七 206
艾叶 207
第二十三章 活血化瘀药 209
川芎 209
延胡索 210
郁金 210
乳香 210
没药 211
丹参 211
红花 211
桃仁 212
益母草 212
牛膝 212
莪术 213
第二十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217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217
半夏 218
天南星 218
旋覆花 218
白前 219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219
川贝母 219
浙贝母 219
瓜蒌 220
竹茹 220
竹沥 221
昆布 221
桔梗 221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222
苦杏仁 222
紫苏子 222
百部 222
紫菀 223
款冬花 223
马兜铃 223
枇杷叶 223
桑白皮 224
第二十五章 安神药 226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226
朱砂 226
磁石 227
琥珀 227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227
酸枣仁 228
柏子仁 228
远志 228
第二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230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230
石决明 230
牡蛎 231
代赭石 231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232
羚羊角 232
钩藤 232
天麻 232
牛黄 233
地龙 233
全蝎 234
僵蚕 234
第二十七章 开窍药 236
麝香 236
冰片 237
第二十八章 补虚药 239
第一节 补气药 239
人参 240
党参 240
西洋参 240
黄芪 241
白术 241
山药 242
甘草 242
第二节 补阳药 243
鹿茸 243
淫羊藿 243
杜仲 244
菟丝子 244
肉苁蓉 244
续断 245
补骨脂 245
益智仁 245
蛤蚧 246
巴戟天 246
沙苑子 246
第三节 补血药 247
当归 247
熟地黄 247
白芍 248
何首乌 248
阿胶 249
龙眼肉 249
第四节 补阴药 249
北沙参 250
麦冬 250
天冬 251
玉竹 251
百合 251
石斛 252
枸杞子 252
龟甲 252
鳖甲 253
第二十九章 收涩药 256
五味子 256
乌梅 257
肉豆蔻 257
莲子 258
山茱萸 258
桑螵蛸 258
金樱子 259
第三十章 外用药 260
雄黄 260
硫黄 261
下篇 中成药基础知识 264
第三十一章 中成药概说 264
第一节 方剂学知识简介 265
一、治法 265
二、方剂的组成 266
三、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267
第二节 中成药的处方来源与命名 267
一、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267
二、中成药的命名 268
第三节 中成药的剂型 269
一、丸剂 269
二、散剂 270
三、片剂 270
四、胶囊剂 270
五、颗粒剂 271
六、糖浆剂 271
七、煎膏剂 271
八、胶剂 271
九、合剂 272
十、口服液 272
十一、注射剂 272
十二、气雾剂 272
十三、栓剂 272
十四、膏剂 273
十五、丹剂 273
十六、酒剂 273
十七、酊剂 273
十八、露剂 273
十九、茶剂 273
二十、锭剂 274
第四节 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274
一、剂型的意义 274
二、剂型与生物利用度 274
三、正确选择剂型 275
第五节 中成药的保管、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及有效期 275
一、中成药规范管理要点 275
二、批准文号 276
三、生产批号 276
四、有效期 276
第六节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277
一、注意证候禁忌 277
二、注意妊娠禁忌 277
三、注意饮食禁忌 277
四、注意配伍禁忌 278
五、注意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278
第七节 中成药非处方药 278
一、非处方药的概念 278
二、非处方药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279
第八节 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280
一、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应用 280
二、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280
三、中成药与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281
四、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应用 281
第九节 自我药疗与问病荐药 282
一、自我药疗的理念 282
二、“问病荐药”的技能 283
第三十二章 感冒类用药 284
第一节 感冒类中成药概述 284
一、感冒病的主要特点 284
二、感冒病的分类 284
三、感冒病辨证论治的注意事项 285
四、感冒“八抗”具体症状与治疗 285
第二节 感冒类中成药应用 288
一、风寒感冒 288
风寒感冒冲剂 288
麻黄汤 288
桂枝汤 289
午时茶颗粒 289
川芎茶调丸 289
二、风热感冒 290
银翘解毒胶囊 290
双黄连颗粒 290
板蓝根颗粒 291
三、寒热夹湿感冒 291
九味羌活颗粒 291
四、暑湿感冒 291
香菊感冒颗粒 292
五、少阳感冒 292
少阳感冒颗粒 292
防风通圣丸 292
六、虚人感冒 293
败毒散 293
玉屏风口服液 293
参苏丸 294
七、胃肠型感冒 294
藿香正气口服液 294
八、流行性感冒 295
抗病毒口服液 295
羚羊感冒片 295
第三十三章 咳嗽类用药 297
第一节 咳嗽类中成药概述 297
一、咳嗽病的主要特点 297
二、咳嗽病的分型证治 298
第二节 咳嗽类中成药应用 299
一、寒痰证用药 299
止咳丸 299
复苏半夏片 300
通宣理肺丸 300
二、湿痰证用药 300
二陈丸 300
杏仁止咳糖浆 301
半夏露 301
三、热痰证用药 301
蛇胆川贝散 301
牛黄蛇胆川贝散 302
川贝枇杷糖浆 302
急支糖浆 302
四、燥痰证用药 302
清燥救肺汤 303
养阴清肺膏 303
百合固金丸 303
杏苏散 304
川贝雪梨膏 304
二冬膏 304
五、风痰证用药 305
医痫丸 305
半夏天麻丸 305
六、咳喘证用药 305
止嗽定喘口服液 306
咳喘宁颗粒 306
蛤蚧定喘丸 306
桂龙咳喘宁胶囊 307
第三十四章 发热类用药 308
第一节 清热类中成药概述 308
第二节 清热类中成药的应用 309
一、清气分热类 309
白虎汤 309
牛黄消炎灵胶囊 309
二、清热解毒类 310
牛黄解毒片 310
六神丸 310
银黄口服液 311
穿心莲片 311
三、清脏腑热类 311
左金丸 311
龙胆泻肝丸 312
导赤丸 312
黄连上清丸 313
三黄片 313
香连丸 314
一清颗粒 314
清火片 314
八正散 314
清胃黄连丸 315
四、解暑类 315
六一散 315
十滴水软胶囊 316
六合定中丸 316
痧药 316
五、清虚热类 317
玄麦甘桔颗粒 317
青蒿鳖甲片 317
第三十五章 痹证用药 319
一、痹证的概述 319
二、痹证的辨证分类与治疗 319
三、治疗痹证的注意事项 320
四、痹证类中成药的应用 320
小活络丸 320
舒筋活络酒 321
独活寄生合剂 321
天麻丸 322
第三十六章 胸痹用药 323
第一节 胸痹证的概述 323
一、胸痹证的主要特点 323
二、胸痹的证型与治疗 323
第二节 胸痹类中成药的应用 325
复方丹参滴丸 325
血府逐瘀汤 325
速效救心丸 325
冠心苏合丸 326
冠心丹参片 326
第三十七章 胃病类用药 327
第一节 胃痛病的概述 327
一、胃痛病的主要特点 327
二、胃痛病患者和辨证施治的注意 327
三、胃痛的分型证治 328
第二节 胃痛类中成药的应用 330
越鞠丸 330
平胃丸 330
旋覆代赭汤 331
香砂养胃丸 331
胃苏颗粒 332
小建中合剂 332
左金丸 332
温胃舒颗粒 332
养胃舒颗粒 333
保济丸 333
第三十八章 伤食用药 334
第一节 伤食病的概述 334
第二节 伤食类中成药的应用 334
保和丸 334
大山楂丸 335
香砂枳术丸 335
山楂化滞丸 335
肥儿丸 336
第三十九章 便秘用药 337
大承气汤 337
济川煎 337
麻仁丸 338
当归龙荟丸 338
麻仁润肠丸 338
苁蓉通便口服液 339
一捻金(散剂) 339
增液颗粒 339
便秘通 339
第四十章 不寐用药 341
第一节 不寐证的概述 341
一、不寐证的特点 341
二、不寐证的分类 342
第二节 不寐类中成药的应用 343
天王补心丸 343
柏子养心丸 344
养血安神丸 345
朱砂安神丸 345
脑乐静 345
第四十一章 虚证用药 347
第一节 补气类 348
四君子丸 348
参苓白术散 348
补中益气丸 349
第二节 补血类 350
归脾丸 350
阿胶补血颗粒 350
当归丸 351
第三节 气血双补类 351
八珍丸 351
养心定悸膏 352
人参养荣丸 352
乌鸡白凤丸 353
第四节 补阳类 354
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 354
四神丸 354
肾宝合剂 355
强阳保肾丸 355
阳春口服液 356
益肾兴阳胶囊 356
第五节 补阴类 356
六味地黄丸 357
大补阴丸 357
石斛夜光丸 358
第四十二章 妇科用药 360
第一节 月经不调用药 360
一、月经不调证的特点 360
二、月经不调证的病因病机 360
三、月经不调证的辨证简析 361
第二节 月经不调类中成药的应用 361
八珍益母丸 361
乌鸡白凤丸 362
定坤丹 362
逍遥丸 362
益母草膏 362
固经丸 363
第二节 痛经用药 363
艾附暖宫丸 363
第三节 带下用药 364
千金止带丸 364
洁尔阴洗液 364
第四十三章 儿科用药 365
第一节 小儿感冒用药 365
小儿感冒颗粒 365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366
金银花露 366
第二节 小儿咳嗽用药 366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366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366
第三节 积滞用药 367
小儿化食丸 367
第四节 小儿泄泻用药 367
启脾丸 367
第五节 肠道寄生虫用药 368
蛲虫药膏 368
第六节 遗尿用药 368
夜尿宁丸 368
第四十四章 外科用药 369
第一节 外科中成药概述 369
第二节 咽喉病用药 370
冰硼散 370
清咽丸 370
复方草珊瑚含片 371
第三节 鼻病用药 371
鼻窦炎口服液 371
藿胆丸 371
第四节 耳鸣耳聋用药 372
当归芦荟丸 372
耳聋左慈丸 372
第五节 眼病用药 372
杞菊地黄丸 372
第六节 痔疮用药 373
消痔栓 373
第七节 皮肤病用药 373
金花消痤丸 373
防风通圣丸 374
脚癣一次净 374
第八节 骨伤科及其他类用药 374
云南白药 374
七厘散 375
九分散 375
伤湿止痛膏 376
如意金黄散 376
紫金锭 377
消痔栓 377
梅花点舌丸 377
小金丸 378
烧伤药膏 378
附录 379
附录一 实践教学方案 379
一、舌诊技能训练 379
二、脉诊技能训练 379
三、辨证技能训练 380
四、“自我药疗”和“问病荐药”技能训练 381
附录二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 382
参考文献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