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研究方法 供本科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功迎主编;关晓光,赵静波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73032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教材”三基五性”原则,满足医学院校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体优化;凸显课程设计、突出教材特性;具有包容性。做到三好:教师好教、学生好学、毕业后好用等。

第一篇 心理科学研究方法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科学研究方法引论 1

一、科学的概念 1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2

三、科学方法论 5

第二节 心理科学研究 6

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6

二、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 8

三、心理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与原则 10

四、心理科学研究的目的与功能 11

第三节 心理科学研究方法演变与创新 12

一、19世纪以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13

二、19世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15

三、20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16

四、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20

第四节 本教材的内容体系 21

第二章 心理科学研究的道德与伦理学问题 22

第一节 概述 22

一、科研道德的内涵和基本准则 22

二、有关人体科研伦理的主要历史事件和法典 23

第二节 心理科学研究前需要考虑的伦理问题 24

一、合理设计研究 24

二、风险判定 25

三、风险-效益评估 25

四、风险应对 26

第三节 心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 27

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27

二、以动物为被试的伦理要求 29

第四节 报告研究结果的伦理问题 30

一、欺诈 30

二、抄袭或剽窃 30

三、APA关于心理学研究结果报告的伦理标准 31

第二篇 科研课题的选择、确定与研究设计 33

第三章 研究课题的选择 33

第一节 心理学科研选题的意义与过程 33

一、科研选题的意义 33

二、科研选题的过程 33

第二节 心理学科研选题的原则 34

一、科学性 34

二、有用性 35

三、可行性 35

四、创新性 35

第三节 心理学科研选题的来源 36

一、根据社会需求进行选题 36

二、根据理论发展进行选题 36

三、根据研究文献进行选题 37

四、根据“灵感”进行选题 38

五、根据科技进展进行选题 39

第四节 科研假设的提出 39

一、假设的特征与功能 39

二、假设的基本类型 40

三、提出假设的方法 40

四、科研假设的评价 41

第四章 研究文献的查阅 42

第一节 概述 42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类别及特点 43

一、书籍 43

二、期刊 43

三、学位论文 47

四、学术会议文献 47

五、电子期刊 47

第三节 研究文献检索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47

一、研究文献检索的原则 47

二、研究文献检索的途径 48

三、研究文献检索的方法 49

第四节 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 50

一、研究文献的阅读 50

二、研究文献的记录 51

三、研究文献的评价 52

第五节 文献综述 54

一、概述 54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内容及写作要求与技巧 54

第五章 研究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59

第一节 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59

一、明确研究目的 59

二、确定研究类型 59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63

一、研究对象选取的重要性 63

二、确定研究范围与总体 63

三、样本与样本的代表性 64

四、抽样的基本方法 64

第三节 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 66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操作定义 66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的类型 67

三、确定研究变量的观测指标 68

四、心理变量的常用指标 68

第四节 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69

一、研究工具的选择 70

二、研究材料的设计 71

第五节 制定研究程序与确定研究环境 71

一、制定研究程序 71

二、确定研究环境 72

第六节 统计分析方法的确定 72

一、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统计分析方法 72

二、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确定统计分析方法 73

第七节 研究误差的控制 73

一、抽样误差及其控制 73

二、无关变量导致的误差及其控制 74

第六章 描述性研究 76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概述 76

第二节 现况研究概述 76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 76

二、现况研究的用途 76

三、现况研究的特点 77

四、现况研究的类型 77

第三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78

一、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78

二、确定研究对象 78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78

四、资料的收集 82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4

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84

第四节 现况研究的评价 85

一、优点 85

二、局限性 85

第七章 病例对照研究 87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87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87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88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88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 88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89

一、病例对照研究实施的基本步骤 89

二、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90

三、样本含量的估计 91

四、确定研究因素 92

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93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 93

一、描述性分析 93

二、推断性分析 93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与控制 96

一、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偏倚 96

二、偏倚的控制 97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评价 97

一、优点 97

二、局限性 97

第八章 队列研究 99

第一节 队列研究概述 99

一、基本概念 99

二、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100

三、队列研究的用途 101

四、队列研究的类型 101

五、队列研究实例 102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03

一、选用队列研究的指征 103

二、确定研究变量 103

三、确定研究结局 103

四、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103

五、确定样本量 105

六、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106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07

一、基本整理模式 107

二、人时的计算 107

三、率的计算 109

四、效应的估计 110

第四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112

一、选择偏倚 112

二、失访偏倚 113

第五节 队列研究的评价 113

一、优点 113

二、局限性 113

第九章 实验研究 115

第一节 实验研究概述 115

一、实验研究的含义 115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116

三、实验研究的程序 117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类型 117

一、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118

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18

三、前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118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 119

一、前实验设计 119

二、真实验设计 119

三、准实验设计 122

四、多因素实验设计 125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126

一、单因素设计的结果分析 126

二、多因素设计的结果分析 127

第五节 实验研究的评价 129

一、优点 129

二、局限性 129

第三篇 研究资料的收集 133

第十章 观察法 133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133

一、观察法的概念 133

二、观察法的特点 133

三、观察法的适用条件 134

四、观察法的应用 134

第二节 观察法的类型与特征 134

一、依据观察者身份分类 134

二、依据观察的媒介分类 135

三、依据观察的实施程序分类 136

四、依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分类 136

第三节 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应用 137

一、观察法的准备阶段 137

二、观察法的实施阶段 139

三、观察结果的整理分析阶段 141

第四节 观察法的评价 142

一、优点 142

二、局限性 142

第十一章 访谈法 144

第一节 访谈法概述 144

一、访谈法的概念 144

二、访谈法的特点 144

三、访谈法的适用条件 145

四、访谈法的应用 145

五、访谈法的类型与特征 146

第二节 访谈法的基本程序及应用 148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准备 148

二、访谈的实施 148

三、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150

第三节 常用的访谈技术 150

第四节 访谈法的评价 151

一、优点 151

二、局限性 151

第十二章 问卷法 152

第一节 问卷法概述 152

一、问卷法的概念 152

二、问卷法的特点 152

三、问卷法的应用 153

第二节 问卷法的类型与特征 153

一、根据问卷中提出问题的结构程度 153

二、根据问卷的施测方式 155

第三节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155

一、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155

二、问卷编制的基本要求 156

第四节 问卷法的实施 161

第五节 问卷法的评价 162

一、优点 162

二、局限性 162

第十三章 测验法 164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164

一、测验法及心理测验的概念 164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 165

三、心理测验的量表 165

四、心理测验的功能 166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类型 167

一、按测验对象分类 167

二、按测验人数分类 167

三、按测验方式分类 167

四、按测验目的分类 168

五、按测验难度和时限分类 168

六、按测验要求分类 168

七、按测验刺激分类 168

八、按测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分类 168

九、按测验应用领域分类 169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运用 169

一、测验的选择 169

二、测验前的准备 169

三、施测 170

第四节 测验法的评价 172

一、优点 172

二、局限性 172

三、目前测验使用存在的问题 172

四、问卷法与测验法的区别 173

第十四章 实验法 175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175

一、实验法的定义与研究逻辑 175

二、实验法的特点与分类 176

第二节 实验法的基本程序与运用 176

一、实验课题的确定 176

二、实验构思 177

三、实验设计 177

四、实验计划与准备 180

五、实验的实施 181

第三节 实验法的评价 182

一、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缺点 183

二、自然实验法的优缺点 183

第十五章 现场研究方法 186

第一节 现场研究方法的概念与研究目的 186

一、现场研究的概念 186

二、现场研究的类型 187

三、现场研究方法的特点 188

四、现场研究的目的 189

第二节 现场研究的步骤与程序 189

一、现场研究的设计 189

二、现场研究的步骤 190

三、现场研究的质量控制 194

第三节 现场研究方法的运用 196

一、群体研究 196

二、社区研究 196

第四节 现场研究方法的评价 197

一、现场调查方法 197

二、现场干预方法 199

第十六章 社会调查法 201

第一节 社会调查法概述 201

一、社会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 201

二、社会调查法的作用 202

三、社会调查法的分类 203

第二节 社会调查法的步骤 204

一、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 205

二、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阶段 206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 208

四、调查结果的评价、检验和应用阶段 209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 210

一、普查 210

二、抽样调查 210

三、个案调查 212

四、典型调查 213

五、重点调查 213

六、追踪调查 213

第四节 问卷的设计 214

一、问卷的性质与基本结构 214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216

三、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 217

第五节 调查员的培训及调查的监控 219

一、调查员的遴选与培训 219

二、调查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222

第六节 社会调查法的评价 223

一、优点 223

二、局限性 223

第十七章 社会测量法 225

第一节 社会测量法概述 225

一、社会测量的含义 225

二、社会测量的特点 226

三、社会测量的基本形式 227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层次、设计和施测方法 228

一、社会测量的层次 228

二、社会测量的设计与施测 229

第三节 社会测量结果的整理和评价 230

一、社会测量结果的整理 230

二、社会测量结果的评价 232

第四节 社会测量常用的量表 233

一、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233

二、瑟斯顿量表 234

三、李克特量表 235

四、语义差异量表 235

五、哥特曼量表 236

第十八章 个案研究法 238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概述 238

一、个案研究法的含义及特点 238

二、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239

三、个案研究法的功能及应用 240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241

一、个案研究的程序设计 241

二、个案研究设计的实施方法 243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结果与评价 248

一、个案研究记录的种类 248

二、个案研究的统计分析 249

三、个案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50

四、个案研究的评价 250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的其他技术 252

一、口语报告法 252

二、Q分类技术 253

三、语义分析法 254

第四篇 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解释与报告 257

第十九章 研究结果的整理与统计描述 257

第一节 科研数据的整理 257

一、科研数据整理的目的 257

二、科研数据的质量审查 257

三、科研数据的录入 258

四、科研数据的统计整理 258

第二节 科研数据的描述性指标 260

一、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 260

二、数据的离散趋势的度量 261

三、数据的相关关系的测量 262

第三节 科研数据描述中的注意事项 263

一、遵守科研道德,摒弃“统计万能”的思想 263

二、考虑数据的类型 263

三、考虑数据的分布形态 264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 264

一、推论统计 264

二、一元统计分析 265

三、多元统计分析 268

第二十章 meta分析 276

第一节 meta分析概述 276

一、meta分析的定义 276

二、meta分析的发展历史 276

三、常用的meta分析软件 277

第二节 meta分析的基本统计原理 277

一、效应指标的定义 277

二、效应模型的选择 278

三、参数估计 278

四、meta分析中的统计图:森林图 279

第三节 meta分析的步骤 280

一、明确研究目的,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80

二、确定资料来源,制定检索策略 280

三、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进行严格评价 281

四、资料提取,选取适于综合分析的统计量 281

五、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变异来源 281

六、报告结果,作出结论及评价 282

第四节 meta分析的评价 283

一、meta分析的局限性 283

二、meta分析的评价原则 284

三、应用展望 284

第二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解释 285

第一节 概述 285

一、研究结果解释的意义 285

二、研究结果解释的内容 285

三、研究结果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286

四、研究结果的解释与研究结论的概括性 287

第二节 结果解释与理论构建 291

一、理论构建的过程 291

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292

三、理论构建的方法 292

第二十二章 科研论文的撰写 294

第一节 概述 294

第二节 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94

一、概述 294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295

第三节 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97

一、题名的拟定 297

二、摘要写作 299

三、引言部分的撰写 300

四、方法学部分的撰写 300

五、结果的撰写 302

六、讨论的撰写 304

七、参考文献的撰写 304

八、论文的写作顺序 305

第四节 论文撰写需要重视的其他问题 305

一、重视不断提高语言学水平 305

二、向期刊投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06

三、综述类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306

第二十三章 科研课题计划书的撰写与陈述 308

第一节 科研课题计划书的撰写 308

一、题目 308

二、简表的填写 309

三、立题依据的填写 310

四、研究方案 311

五、研究工作基础填写 312

六、经费预算填写 313

第二节 申报书的陈述 313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 313

二、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314

第三节 申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4

参考文献 31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