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国外物流风险管理现状 2
1.1.2我国物流系统风险管理现状 4
1.1.3研究意义 6
1.1.4研究目的 7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9
1.2.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现状 9
1.2.2国内外定量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0
1.3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2
1.3.1现代物流学 12
1.3.2系统风险评价原理 13
1.3.3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16
1.3.4集对分析理论 20
1.3.5现代管理科学原理 21
1.3.6马尔可夫过程 22
1.4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3
第2章 物流及物流系统 26
2.1引言 26
2.2物流的起源 27
2.3物流的定义 28
2.4现代物流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30
2.4.1现代物流的形成 30
2.4.2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31
2.5物流系统概述 32
2.5.1物流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32
2.5.2物流系统的构成及作用 34
2.5.3物流系统的要素 35
2.5.4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9
2.5.5物流系统风险管理 41
2.6本章小结 43
第3章 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
3.1引言 45
3.2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46
3.2.1常用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6
3.2.2常用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8
3.3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9
3.3.1常用物流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9
3.3.2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0
3.4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3.4.1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52
3.4.2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 55
3.4.3危险品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6
3.5本章小结 76
第4章 物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处理 78
4.1引言 78
4.2物流系统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79
4.2.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80
4.2.2指标权重的计算 82
4.3常用的评价方法 90
4.3.1集对分析理论 90
4.3.2灰色层次分析法 100
4.3.3模糊综合评价 103
4.3.4应用实例 105
4.4系统风险等级划分 118
4.4.1系统风险评价标准 118
4.4.2基于联系数的风险等级划分 119
4.4.3应用举例 122
4.5几种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理论 123
4.5.1几种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理论的概述 123
4.5.2几种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理论之比较 126
4.6本章小结 128
第5章 物流系统风险的动态评价 130
5.1引言 130
5.2悲观势的概念及计算 131
5.3态势分析 132
5.4物流系统风险动态评价 134
5.5基于SPA和MARKOV的预测模型 136
5.6应用实例 138
5.6.1动态评价结果 139
5.6.2预测结果 140
5.6.3 结论分析 141
5.7本章小结 142
第6章 物流园区定量风险评价 144
6.1引言 144
6.2国内外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145
6.2.1 Pettitt提出的升级事件概率评价方法 145
6.2.2 V.Cozzani提出的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体系 146
6.2.3“基于风险”的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147
6.2.4“基于后果”的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147
6.3物流园区定量风险评价 149
6.3.1物流园区定量风险评价程序 149
6.3.2危险源辨识方法 151
6.3.3 初级单元事故后果分析 152
6.3.4多米诺效应分析 162
6.3.5风险计算 173
6.3.6风险接受标准 173
6.4营口鲅鱼圈物流园区概况 176
6.4.1实例分析 178
6.4.2结论分析 184
6.5本章小结 186
第7章 城市物流系统的安全规划 187
7.1引言 187
7.2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188
7.2.1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物流的发展带来契机 189
7.2.2迅猛发展的城市物流,需要整合物流资源,优化配置 189
7.2.3发展城市物流,将全面带动城市经济增长 189
7.2.4加入WTO后,形势严峻,必须统筹规划物流产业 190
7.2.5 城市物流发展尚未规范化,需要规划发展 190
7.3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内涵 191
7.3.1城市物流规划的定义及内容 191
7.3.2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定义及本质 192
7.4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战略定位 194
7.5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原则 195
7.6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编制程序 196
7.6.1城市物流系统现状调查 197
7.6.2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方案设计 199
7.6.3城市物流系统风险评价 199
7.6.4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方案的优化 201
7.6.5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实施 201
7.7本章小结 202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203
8.1主要研究结论 203
8.2本文主要创新点 205
8.3展望 206
参考文献 208
致谢 22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