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二、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2
三、21世纪中国护理工作展望 4
第二节 护理学概述 5
一、护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5
二、护理学的性质 5
三、护理学的范畴 6
四、护理工作方式 7
第三节 基础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及学习方法 8
一、基础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地位 8
二、学习内容 8
三、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9
四、学习方法及要求 9
第二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11
第一节 医院 11
一、医院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11
二、医院工作的特点 12
三、医院的种类与分级 12
四、医院的组织结构 13
第二节 门诊 14
一、门诊部 14
二、急诊科 15
第三节 病区 16
一、病区的设置与布局 16
二、病区的环境 16
三、病区的护理工作 19
四、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9
五、患者床单位与设备 23
六、铺床法 24
七、卧有患者床的整理及更换床单法 29
第三章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5
第一节 入院的护理 35
一、入院程序 35
二、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35
三、分级护理 36
第二节 出院的护理 37
一、出院前护理 37
二、出院时护理 37
三、出院后处理 38
第三节 运送法 38
一、轮椅运送法 39
二、平车运送法 40
三、担架运送法 43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46
第一节 概述 46
一、舒适 46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 46
三、护理原则 47
第二节 疼痛患者的护理 47
一、概述 47
二、护理评估 49
三、护理措施 51
第三节 卧位与舒适 53
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53
二、卧位的性质 53
三、常用卧位 53
四、卧位的变换 58
第四节 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 61
一、影响安全的因素 61
二、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 62
第五章 休息与活动 68
第一节 休息 68
一、休息的意义 68
二、休息的条件 68
第二节 睡眠 69
一、睡眠的生理 69
二、睡眠的评估 71
三、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73
第三节 活动 75
一、活动的意义 75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 75
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76
四、患者活动能力的评估 77
五、对患者活动的指导 78
第六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82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83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84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85
第二节 清洁、消毒与灭菌 86
一、概念 86
二、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87
三、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90
第三节 无菌技术 97
一、概念 97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97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98
第四节 隔离技术 104
一、隔离的基本知识 104
二、隔离原则 105
三、隔离种类与措施 106
四、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108
第五节 职业防护 114
一、职业危害因素 114
二、职业防护措施 114
第六节 消毒供应中心 116
一、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116
二、消毒供应中心的设置 116
三、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 116
第七章 患者的清洁护理 119
第一节 口腔护理 119
一、一般患者的口腔卫生指导 119
二、特殊口腔护理 121
第二节 头发护理 122
一、床上梳发 122
二、床上洗发 123
第三节 皮肤护理 126
一、淋浴或盆浴 126
二、床上擦浴 127
三、背部护理 128
第四节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29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129
二、压疮的好发部位 130
三、压疮的预防 131
四、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133
五、压疮的治疗及护理 133
第五节 晨、晚间护理 134
一、晨间护理 134
二、晚间护理 135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37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137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性变化 137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139
三、体温的测量 142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145
一、正常脉搏与生理性变化 145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146
三、脉搏的测量 147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149
一、正常呼吸与生理性变化 149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150
三、呼吸的测量 152
四、呼吸曲线的绘制 153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153
一、正常血压与生理性变化 153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155
三、血压的测量 156
第五节 体温单绘制 160
一、眉栏填写 160
二、40~42℃横线之间填写 160
三、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的绘制 160
四、底栏填写 161
第九章 冷、热疗技术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一、冷、热疗目的 163
二、冷、热疗效应及影响因素 164
三、冷、热疗禁忌 165
第二节 冷疗技术 165
一、局部冷疗 166
二、全身冷疗 170
第三节 热疗技术 171
一、干热疗法 171
二、湿热疗法 173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178
二、饮食与营养指导 178
第二节 医院饮食 179
一、基本饮食 179
二、治疗饮食 180
三、试验饮食 181
第三节 饮食护理 181
一、饮食与营养的评估 181
二、一般饮食护理 184
三、特殊饮食护理 185
第十一章 排泄护理 191
第一节 排便的护理 191
一、与排便有关的解剖生理 191
二、排便的评估 192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194
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196
五、肠胀气的护理 203
第二节 排尿的护理 205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 205
二、排尿的评估 206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209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10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 222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222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222
二、给药的原则 223
三、给药途径 224
四、给药次数和时间 224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25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226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229
一、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229
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 231
第四节 注射法 232
一、注射原则 232
二、注射用物 234
三、药液抽吸法 235
四、常用注射法 237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249
一、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249
二、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法 250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258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258
一、常用溶液及作用 258
二、静脉输液法 259
三、输液速度的调节 266
四、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268
五、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268
六、输液微粒污染与防护 271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273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 273
二、静脉输血法 275
三、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277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 283
第一节 概述 283
一、标本检查的意义 283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283
第二节 常用标本采集法 284
一、血标本采集法 284
二、尿标本采集法 287
三、粪便标本采集法 288
四、痰标本采集法 289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291
六、呕吐物标本采集法 291
第十五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293
第一节 病情观察 293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 293
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及职责 293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 294
四、病情观察的内容 294
五、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 296
六、观察后的处理 297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 298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298
二、抢救设备 298
三、常用抢救技术 299
第三节 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315
一、基础护理 315
二、心理护理 316
第十六章 临终护理 318
第一节 概述 318
一、临终关怀 318
二、濒死与死亡的概念 320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320
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支持护理 322
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322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324
三、临终患者家属的支持护理 325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326
一、尸体护理 326
二、丧亲者的护理 328
第十七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 330
第一节 概述 330
一、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 330
二、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要求 331
三、医疗与护理文件的管理 331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 331
一、医嘱的处理 331
二、护理文件的记录 333
附录一护理相关文件 336
附表1 体温单 336
附表2 长期医嘱单 337
附表3 临时医嘱单 338
附表4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339
附表5 各种水果含水量 339
附表6 护理记录单 340
附表7 病室交班报告 341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342
附录三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