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均田制的历史渊源 1
第一节 授田制的源与流 2
第二节 占田、限田制的源与流 12
第三节 授田、占田、限田制与均田制 24
一、授田、占田的对象 24
二、授受田的数额 25
三、土地的还授 25
四、占田与限田 27
五、官吏按品级受(占)田 28
六、土地经营中的国家干预 28
第四节 魏孝文帝的改革与均田制的渊源 29
第五节 均田制的历史地位 33
第二章 均田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条件 36
第一节 均田制产生的社会原因 36
第二节 均田制产生的社会条件 42
第三章 北朝隋唐均田令及其补遗 48
第一节 北魏均田令及其补遗 48
第二节 北齐北周均田令及其补遗 65
第三节 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与北朝均田制的有关问题 70
一、北魏均田令的修订 71
二、“残卷”中应受田标准额的由来 72
三、“残卷”中“丁中”年限的依据 77
四、“残卷”中的租调数量 80
第四节 隋朝均田令及其补遗 82
第五节 唐朝均田令 86
第四章 均田制土地授受的方式 92
第一节 簿籍授受方式 92
第二节 官田授受方式 96
第三节 户内通分方式 101
第四节 对共给授方式 105
第五节 土地授受方式的实质 112
第五章 均田制实施的范围 115
第一节 从文献记载看实施范围 115
第二节 从土地授受方式与赋税制度看实施范围 126
第三节 均田制实施状况 133
第六章 均田制的性质 139
第一节 关于土地买卖 139
第二节 土地的经营及租税 148
第三节 关于土地的继承权 151
第四节 均田制的两重性质及其原因 155
第七章 北朝隋唐均田制度的演变 166
第一节 成丁入老年龄的变化 166
第二节 民户受田类别、数额的变化 170
第三节 土地还授时间的变化 174
第四节 授田对象的变化 174
一、妇人受田及其废除 175
二、奴婢受田及其废除 177
三、僧尼、道士、女冠的受田 183
四、工商业者的受田 185
五、官户、杂户、太常音声人的受田 187
六、府兵兵士的受田及其对府兵的优惠政策 188
第五节土地买卖规定的变化 189
第六节 官吏的永业田、职分田及官府的公廨田 195
一、官吏的永业田 195
二、官吏的职分田 197
三、官府的公廨田 200
第八章 均田制的废弛 202
第一节 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 202
第二节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深化 215
第九章 均田制废弛后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224
第一节 国家土地政策的转变及土地的私有化 224
第二节 唐以后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