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新论语:第四部·知足不满足》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介和新论语》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1186747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严介和新论语》的一种。解读严介和对人生的理解。

上篇 知足不满足第一章 知足者常乐 知不足者常新 3

成熟: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 4

知足而常乐,知不足而常新 8

我的人生:自足、珍惜、感恩 12

第二章 严谨的张扬 内敛的霸气 17

领袖文化——严谨的张扬,内敛的霸气领导文化——沟通的魔力,妥协的魅力,果敢的魄力领队文化——可敬的人:做事敢为人先,做人甘为人后可爱的人:做事敢为人先,做人敢为人先可悲的人:做事甘为人后,做人甘为人后可恶的人:做事甘为人后,做人敢为人先  18

生活因热爱与付出而美好思想因经历与压力而成熟生命因体验与躬行而延伸意志因磨砺与柔韧而坚强人生因进取与舍得而精彩 22

自信而不自傲,果断而不武断,自尊而不自负,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 25

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认真而不较真 29

一个企业家要有个性,要有激情。如何从张扬的个性走向妥协的个性,从澎湃的激情走向内敛的激情,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应该思考的话题 31

我们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既是最可爱的更是最可怜的 33

无私也有畏。无错也有过 35

一山容百虎 38

第三章 稻子熟了也就低头了 41

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是空白 42

稻子熟了,也就低头了 47

既然强不起来,那就靠弱势前行既然是弱势群体,那柔忍、妥协的一面无处不在 53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还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 58

年轻气不盛,理直气不壮,财大气不粗 60

第四章 没有妥协哪来和谐 63

深层的、高层次的和谐是独树一帜、差异竞争的和而不同 64

没有点上和谐,哪来面上和谐 67

没有妥协,哪来和谐 71

明明白白的妥协,彰显了我们的高尚;坦坦荡荡的妥协,体现了我们的英雄 73

数字1到9,唯有5是一个中庸的数字——不大不小、不高不低,恰恰它又顶天立地 77

严的时候要容得下和,和的时候要不失严,严中和,和中严,严严和和,和和严严,始终介于严与和之间 78

第五章 君子记恩不记仇 81

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 82

助人为愉,闻过则悦 87

第六章 360度方位交朋友 91

人际关系、公共关系不能再遮遮掩掩的了,一定要捧到桌上 92

没有好的公共关系,还有什么人的和谐可言呢 96

公共关系是阳光下至高无上的生产力 97

360度方位交朋友 99

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朋友本是永远的财富。朋友是山,朋友是海,有了真正的朋友方可排山倒海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有了地道的朋友就能呼风唤雨 104

酒逢千杯知己少 108

有钱人终成眷属 111

第七章 我们既聪明又能干更听话 113

(与政府交道)“太平洋”是非政府不打交道的企业,严介和是不与商人打交道的商人 114

我们既聪明、又能干、更听话 117

和政府打交道,你必须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118

为政府做事,就赢得官员信任;为政府分忧,就能赢得政府厚爱 121

第八章 树大不要紧 关键根要深 123

(与媒体交道)树大不要紧,关键根要深 124

成在媒体的企业有的是,如果败在媒体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烂企业 127

很多媒体、很多记者接触严介和,带很多问号采访我的,走的时候多半带着感叹号走的 130

即使别人对我血口喷人,喷在了我的脸上,我也能承受,我要等着暴风雨的来临,替我把脸上不该有的血冲洗掉。就是这么一个心态 132

对待媒体犹如风中帆,是顺其自然、顺风而驰的,不会因媒体对自己的不了解而怒,也不会不去接近媒体,不需一点做作,也不会百依百顺,更不会坚决不见 134

成熟阶段的严介和从挑战媒体到走进媒体、亲近媒体、尊重媒体 137

第九章 伤害了敌对 也就伤害了优秀 139

(与对手交道)哪怕是敌对的,他都是优秀的。伤害了敌对,也就伤害了优秀 140

主动走近敌对,同化敌对,最终拿来敌对,驾驭敌对 144

部下才是第一上帝,才是最可爱的人 148

第十章 危机处理:低调、自救、坚持 153

警觉了三年后的危机是一流的 154

企业危机处置:低调,自救,坚持 160

一次危机,就意味着一次辉煌一次步入低谷,恰恰也是在孕育一个新的高度 164

危机就是危险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机遇 167

下篇 狂而不枉——媒体对2006年风暴过后的严介和再认识(重头封面文章)第十一章 狂者归来 171

第十二章 严介和:重写“失败之书” 183

第十三章 严介和:被曲解的布道者 193

跋 传承创新 与时俱进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