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总报告 3
第一章 江苏产业结构集约化演进30年 3
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年江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4
一、改革开放30年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演进 4
二、改革开放30年产业发展模式从内向型向外向型演进 5
三、改革开放30年产业成长动力从一元单一驱动向二元共同驱动演进 5
四、改革开放30年产业形态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进 6
五、改革开放30年产业发展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演进 7
第二节 改革开放30年江苏产业发展演进的制约因素 7
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严重不平衡 7
二、外向型经济在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8
三、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 8
四、工业化发展存在结构和质量问题 9
第三节 坚持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0
一、推动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10
二、推动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 12
三、推动江苏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继续加强 16
四、推动江苏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19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30年江苏的经济结构变动 25
第二章 江苏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变动 25
第一节 江苏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27
一、总体分析 28
二、国有经济演变分析 32
三、民营经济演变分析 34
四、外资经济演变分析 36
五、小结 37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变动对江苏经济的影响 38
一、劳动投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 39
二、资本投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 42
三、小结 45
第三节 江苏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5
一、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市场取向的改革意识亟待加强 46
二、国有经济主导的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47
三、民营经济规模小,融资渠道不畅 47
四、外资利用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平衡 48
第四节 优化江苏所有制结构的政策建议 49
一、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市场化经营 49
二、积极促进民营经济扶持性发展 51
三、努力实施外资经济引导性经营 52
四、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52
第三章 江苏经济的地区结构变动 54
第一节 江苏经济发展概况 55
第二节 江苏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轨迹 61
一、产出结构 63
二、投入结构 67
三、地区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 72
第三节 江苏经济的地区结构效益与竞争力 78
第四节 江苏经济的地区结构变动效率 80
一、研究方法 80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81
三、实证结果分析 82
第五节 优化江苏经济的地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84
一、加快体制创新步伐 85
二、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86
三、制定相关产业政策 86
四、重视区域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87
第四章 江苏产业内部结构变动 89
第一节 先进制造业 90
一、先进制造业的基本内涵 90
二、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92
三、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 96
四、促进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03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 104
一、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05
二、影响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1
三、促进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13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 114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内涵 115
二、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17
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121
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 125
五、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29
六、促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31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30年江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37
第五章 环境因素与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37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38
第二节 江苏环境污染的分析 140
一、江苏省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 140
二、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51
三、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57
四、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167
第三节 江苏省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分析 180
第四节 对策及建议 182
第六章 能源消耗与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85
第一节 江苏省能源生产、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嬗变 186
一、能源的分类 186
二、基于国际视野的能源生产和消耗 187
三、江苏省能源储备的基本情况 192
四、江苏省能源建设的基本情况 193
五、江苏省能源生产基本情况 197
六、江苏省能源消费量 204
七、江苏省人均能源消费量 214
八、江苏省能源消耗效率:初步分析 215
第二节 江苏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 217
一、江苏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强度 217
二、江苏能源消耗强度部门分解 221
三、江苏产业发展中降低能耗的对策建议 226
第三节 江苏省未来能源需求预测分析与展望 228
一、江苏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 228
二、技术进步与节能政策对减速能源需求的影响 232
三、能源价格变动对江苏能源需求的影响 235
四、江苏省能源需求预测分析 240
五、江苏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 246
第七章 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建设 249
第一节 民生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 250
一、民生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 250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关注民生 251
三、民生的改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51
第二节 江苏民生建设发展分析 252
一、教育事业 253
二、医疗卫生事业 260
三、社会保障事业 264
四、住房 272
五、就业 279
六、分配 284
第三节 江苏2006年各市民生水平综合评价 298
一、层次分析法 298
二、评价过程 298
三、综合分析 301
四、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水平的等级差异评定 302
第四节 对策建议 303
一、针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03
二、促进消费增长、优化需求结构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304
三、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05
第四部分 江苏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309
第八章 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309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310
一、比较优势理论 310
二、竞争优势理论 311
第二节 国内外主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312
一、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312
二、WEF-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314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方法 316
一、简单统计分析 316
二、层次分析 316
三、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317
第四节 国内研究情况 318
一、评价指标体系 318
二、评价模型与方法 319
第五节 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 321
一、评价体系的原则 321
二、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设计 322
三、主要方法 323
四、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324
第九章 江苏支柱产业竞争力分析 328
第一节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30
一、江苏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概况及总量分析 330
二、五大省市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334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337
第二节 汽车产业 339
一、江苏省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总量分析 339
二、五省市汽车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342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345
第三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47
一、江苏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展概况及总量分析 347
二、五省市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350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352
第四节 石化产业 353
一、江苏省石化产业发展概况及总量分析 354
二、五省市石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355
三、江苏省石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357
第十章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 360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362
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62
二、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362
第二节 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评价 365
一、医药制造业总体运行情况 365
二、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分析 366
第三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评价 371
一、仪器仪表制造业总体情况 371
二、仪器仪表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372
三、各省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77
第四节 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分析评价 378
一、2006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78
二、2006年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79
三、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及广东五省市软件产业的竞争力比较 380
四、对策建议 383
第十一章 江苏现代服务业 384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概述 385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及特征 385
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386
第二节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的概况比较 388
一、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388
二、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389
三、苏浙沪鲁粤金融业比较 392
四、苏浙沪鲁粤房地产业比较 395
第三节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397
第四节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02
一、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分析 402
二、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劣势分析 403
三、加速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404
参考文献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