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交往纪实》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俊道主编;邹洋,肖晓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0699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邓小平同志事实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书中介绍了邓小平从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的70多篇文章,人物涉及国家领导、外国友人和普通干部等等。突出反映了邓小平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革命品质和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折时期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导论 1

第一章 伯恩施坦主义概述 9

第一节 伯恩施坦思想的变迁 9

一、伯恩施坦的早期思想 10

二、伯恩施坦中期思想发展轨迹 12

第二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产生与形成 13

一、伯恩施坦主义产生和形成的客观条件 13

二、伯恩施坦主义产生和形成的主观条件 19

第三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思想渊源 24

一、英国工联主义和费边社的改良思想 25

二、拉萨尔主义和德国讲坛社会主义 28

三、新康德主义的伦理社会主义 31

第四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内容 34

一、“最终目的和运动”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 34

二、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思想 36

三、关于资本主义“崩溃论”与“适应论” 38

第五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特征和实质 40

一、伯恩施坦主义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改良主义 40

二、伯恩施坦主义是忽视民众根本利益的实用主义 44

第六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 46

一、造成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思想混乱 46

二、给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带来严重危害 48

三、伯恩施坦主义形成后成为一种国际思潮 51

第二章 列宁、卢森堡和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判的实践过程 56

第一节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判的实践过程 57

一、列宁寻求伯恩施坦名著的过程及对其著作的批判 58

二、列宁反对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的斗争 61

三、列宁反对伯恩施坦主义及其俄国形式——孟什维主义的斗争 76

四、列宁通过反对取消主义,对伯恩施坦主义展开了全面批判 79

五、列宁在国际代表大会上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83

第二节 卢森堡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实践过程 92

一、批判伯恩施坦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系列文章,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的理论作了新的阐述 94

二、在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前夕及会上由私人批判引入党内批判 95

三、汉诺威代表大会前及会上反击伯恩施坦对党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立场的攻击 97

四、卢森堡对国际上追随伯恩施坦机会主义行为的批判 99

五、德累斯顿党代表大会关于党的策略问题的讨论 102

第三节 考茨基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实践过程及其著作 104

一、筹备会议,起草各种决议,反对米勒兰入阁,竭力维护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团结 107

二、正确处理原则与友谊的关系,与“莫逆之交”展开论战 110

三、利用《新时代》杂志,为各国反修战士提供斗争场所 112

第三章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观的认识与批评 114

第一节 伯恩施坦对社会主义“最终目的”和“运动”的认识 115

一、伯恩施坦与社会民主党人“通常”所理解的“最终目的”不同 115

二、伯恩施坦主张通过经济改良和政治改良的方式“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121

三、社会民主党人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空想 127

第二节 列宁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观的批判 131

一、列宁密切结合实践,通过制定党的政治纲领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进行批判 131

二、列宁批判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阐明改良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136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布朗基主义” 140

第三节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观的认识与批评 142

一、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微不足道”的观点的批判 143

二、卢森堡驳斥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改良理论 146

三、卢森堡批评伯恩施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152

第四节 考茨基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观的认识 156

一、考茨基对“最终目的”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 158

二、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的批评以及关于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关系的论述 159

三、既批评又调和: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认识 163

第五节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最终目的”和“运动”观认识与批评的意义 171

一、关于“最终目的”和“运动”关系的认识与批评有助于我们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思想 171

二、日常斗争同最终目的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76

三、关于“最终目的和运动”理论上的争论关系到工人运动的前途和命运 178

四、“最终目的”和“运动”的争论,关系到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认识 179

第四章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思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等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182

第一节 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的思想 183

一、伯恩施坦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184

二、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议会的思想 188

三、伯恩施坦对无产阶级政党及策略原则的认识 194

第二节 列宁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199

一、列宁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00

二、列宁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普选制、议会制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10

三、列宁对伯恩施坦政党观的认识与批评 222

第三节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35

一、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民主观的认识与批评 235

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议会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41

三、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原则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46

第四节 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思想的认识 252

一、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认识 252

二、考茨基关于资本主义议会及普选权的认识 262

第五节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及政党思想认识与批评的意义 268

一、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民主与专政、民主与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268

二、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议会、普选的局限性,认清它们的本质 274

三、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伯恩施坦政党理论的局限性 281

第五章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86

第一节 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288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只是“思维的公式或科学的假设” 288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无非是“一个以假说为根据的公式” 290

三、伯恩施坦从股份公司的发展、小生产的顽强性阐述了资本分散论 292

四、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会走向“崩溃” 295

第二节 列宁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299

一、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300

二、列宁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思想的批评 308

第三节 卢森堡驳斥了伯恩施坦对“崩溃”理论、危机理论等的责难与怀疑 316

一、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批评 317

二、卢森堡驳斥了伯恩施坦“资本主义适应”的论据 319

三、资本主义适应论具有一些未被考察的理论前提,忽略这些前提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326

四、伯恩施坦的理论中隐藏着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因素 329

第四节 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思想认识 334

一、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思想的认识与批评 335

二、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否定资本积累理论的攻击 338

三、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崩溃论”、“剥夺论”的质疑 342

四、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修正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批判 344

第五节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思想批判的意义 347

一、有助于我们联系当今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47

二、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看清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351

三、为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危机论拓宽了思路 354

四、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做出了贡献 356

第六章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历史贡献、局限性和现实启示 360

第一节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历史贡献 360

一、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历史贡献 361

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历史贡献 376

三、考茨基在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斗争中的历史贡献 389

第二节 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局限性 398

一、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局限性 398

二、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认识与批评的局限性 410

第三节 列宁、卢森堡、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主义的认识与批评的启示 420

一、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 420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抛弃把马克思主义“功利主义的无原则”的错误倾向 428

三、对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 431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抛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435

五、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必须反对情绪化 443

参考文献 446

后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