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特色社会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雪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7338249
  • 页数:239 页
图书介绍: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特指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进行的社会管理活动,在理论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建设理论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社会管理是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政治前提;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自我尊严、促进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其实质要求。

前言 1

第一章 面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本质规定 4

一、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历史选择 4

(一)一般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 5

(二)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实质 9

(三)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本质 12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思想选择 17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思想 17

(二)现代西方的社会管理理论 21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 25

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现实选择 29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 30

(二)市场经济带给社会管理的挑战 34

(三)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障碍与克服 37

第二章 群众观点: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41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发展及内涵 41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科学奠基 41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创造发展 47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科学内涵 53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群众观点为理论基础的依据 58

(一)群众观点是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59

(二)群众观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1

(三)群众观点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64

(四)群众观点是破解现实难题的思想武器 67

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坚持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 70

(一)群众观点对社会管理理念的要求 70

(二)群众观点对社会管理实践的要求 74

第三章 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主体力量 79

一、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的依据 79

(一)人民群众概念的科学含义 80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83

(三)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构成 88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的内涵 91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价值主体 91

(二)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实践主体 94

(三)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权力主体 97

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中人民群众主体的实现形式 100

(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 100

(二)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执行者 106

(三)多种渠道联结党政机关与群众 111

(四)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社会管理 116

第四章 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 122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历程、内涵和要求 122

(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22

(二)群众路线的内涵及意义 126

(三)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 130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方法的依据 134

(一)群众路线方法有助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134

(二)群众路线方法有助于社会管理的民主化 137

(三)群众路线方法有助于社会管理的人本化 140

三、群众路线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43

(一)畅通决策者与群众的联系渠道 143

(二)健全群众参与的管理决策机制 147

(三)完善多种群众参与的管理方式 150

第五章 群众工作: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主要渠道 158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158

(一)群众工作的内涵和任务 159

(二)群众工作的地位和功能 162

(三)群众工作的传统和经验 167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群众工作为主要渠道的依据 171

(一)群众工作是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 171

(二)群众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抓手 175

(三)群众工作是推动社会参与的实践 179

三、当前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182

(一)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 183

(二)促进群众工作过程的多元互动 186

(三)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188

(四)推进和完善群众工作制度建设 192

第六章 造福群众: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价值目标 197

一、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以造福群众为价值目标的理论依据 197

(一)造福群众是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 197

(二)造福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200

(三)造福群众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 203

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造福群众的主要内容 206

(一)满足群众的物质需要 206

(二)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209

(三)满足群众的发展需要 213

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造福群众的基本要求 215

(一)夯实造福群众的物质基础 216

(二)强化社会政策保障群众福利 219

(三)尊重群众意愿协调利益关系 223

结语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