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课题意义 1
二 概念分析及界定 9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2
四 研究特点、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27
五 研究框架 31
第一章 清初城市重建的历史背景 32
第一节17-19世纪世界形势及城市发展的趋势 32
一17-19世纪的世界形势 32
二17-19世纪世界城市的发展 34
第二节 明末清初全国各大城市面临的重建工作 38
一 清初社会的残破 38
二 明末清初全国城市受到的创伤 43
三 明末清初四川的城市受到严重破坏 51
第三节 清代成都城市的恢复重建的背景 53
一 清代之前的成都:成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古代历史变迁 53
二 明末清初时期成都城市状况 57
三 清代成都的恢复重建 63
第二章 清代成都公共建筑的重建:城墙、满城与官署的重建 76
第一节 清代成都城墙的重建 76
一 城墙的意义及清政府对城市修筑城墙的规定 77
二 清代成都城墙的修筑 79
三 城墙与地方政治 89
四 城墙与城市生活 98
第二节 清代成都官署的建设 104
一 清初城市官署的状况 105
二 清代成都官署的重建 107
三 官署的空间布局与礼制秩序 117
四 修与不修:家国一体的尴尬 124
第三节 清代成都新景观:成都满城的修建 128
一 成都满城的修建 129
二 建成后的满城 134
三 满城内的生活:一个别样的世界 142
第三章 清代成都公共设施的重建 149
第一节 清代成都教育设施的重建与发展 150
一 官办教育机构:府学、县学 151
二 民间教育机构:书院的建设 156
三 成都贡院的重建 165
第二节 道路、桥梁、河道的重建与修护 168
一 城市道路的修建 169
二 清代成都桥梁的修建 174
三 市内河道建设与管理 180
四 清代成都公共设施的修建方式 184
第四章 清代成都公共活动空间的重建:祠庙寺观、会馆公所、宗祠的建设 187
第一节 清代成都祠庙寺观的重建 188
一 清代成都城市祠庙的重建 189
二 清代成都城市寺观的修建 225
三 清代成都的信仰世界的融合对立 255
四 祠庙寺观与城市生活 265
第二节 清代成都会馆公所的建设 273
一 会馆公所的建设 275
二 清代成都会馆公所的分布 288
三 成都会馆的种类 290
四 清代成都会馆的社会功能:成都会馆公所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301
第三节 清代成都宗祠的建设 310
一 清代的宗祠建设 310
二 清代成都的宗祠建设及变化趋势 312
三 清代成都宗祠的布局:以邱家祠堂为例 316
第五章 清代城市景观建设与社会重建 318
第一节 新的征服:城市景观重建中的国家意志 319
一 清王朝的国家统治特点与国家意志的强化 319
二 清初城市重建中的国家意志:政府对重建景观的选择 322
三 清代成都城市恢复后国家意识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体现 329
第二节 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城市社会士绅阶层的整合 334
一 地方政府对社会秩序的重建 335
二 城市景观与城市士绅阶层认同的重建 342
三 清代地方士绅在清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349
第三节 清代成都城市地方认同的重建 355
一 清代城市重建早期地方士大夫对地方文化的认知 355
二 清代中叶成都地方认同的改变 359
三 重建城市的地域性认同:再创造的新景观望江楼 363
第六章 清代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延续与变迁 366
第一节 清代成都重建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366
一 国家意志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力 367
二 城市经济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70
三 文化观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72
四 城市社会结构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74
第二节 清代成都城市空间的延续及意义 376
一 清代成都城市轮廓保持连续性 377
二 清代成都城市里坊格局保持连续性 378
三 清代成都河道系统形成的水空间结构保持连续性 380
四 清代成都城市空间观念保持的连续性 380
第三节 清代成都城市空间的变化 385
一 城市基本形态的变化:满城的出现改变了城市格局 386
二 清代成都城市中心的变化 390
三 清代成都商业功能区的变化 391
四 城市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 395
五 城市的扩张:城墙外的变化 398
第七章 时间维度上的城市重建: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记忆 406
第一节 关于王朝的记忆:蜀王府在清代的变迁 407
一 成都蜀王宫的历史 408
二 清代蜀王宫的建设与变化 411
三 城市记忆中的蜀王宫:作为象征物的意义 420
第二节 城市意象:城市象征与城市民俗的变迁 430
一 清初城市意象:想象中的重建 431
二 城市被感知的方式:城市人文传统与城市景观的联系 435
三 城市的地方性语汇:清代成都不同时期的景观记忆 442
四 清代成都民俗传统中的城市景观 445
第三节 景观的变迁:从“名贤胜迹”到“人间会客场”——以成都武侯祠为例 453
一 教养民众:国家意志与清代早期的武侯祠重建 455
二“抒情表意”之地:地方官吏与士绅阶层对景观的建设及使用 456
三“人间会客场”:景观活动的世俗化与多元化 463
结语 468
参考文献 476
后记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