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一八九八——一九二七) 3
童年 3
从淮安到东北 7
在南开学校 10
东渡日本 16
在五四运动中 22
旅欧入党 29
在黄埔军校 36
结婚 42
主政东江 47
斥责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 50
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54
第二部分(一九二七——一九四五) 61
领导南昌起义 61
出席中共六大 64
坚持白区斗争 67
遭遇“伍豪启事” 70
指挥第四次反“围剿” 73
在遵义会议上 76
与张学良肤施会谈 81
调停西安事变 85
为国共合作奔走谈判 89
推动山西抗战 95
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102
处理张国焘叛逃事件 107
开辟国际统一战线 111
出席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15
云岭之行 118
在莫斯科 123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128
书写红岩春秋 132
出席中共七大 138
第三部分(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145
重庆谈判 145
与马歇尔谈判 149
痛悼李、闻 157
领导蒋管区民主运动 164
转战陕北 167
在战略转折的日子里 171
协助毛泽东指挥大决战 176
面对未来的思考 181
对外交工作的初步思考 184
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7
迎接宋庆龄北上 191
主持和平谈判 197
筹组新政协 203
第四部分(一九四九——一九五六) 211
筹建政务院 211
主持对外建交 215
稳定经济形势 220
领导救灾治水 222
出访莫斯科 225
参与抗美援朝决策 229
参与领导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235
为航空事业奠基 241
协助毛泽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 245
主持编制“一五”计划 249
声明总有一天我们要收回香港 253
关怀班禅大师 257
关心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263
购回《中秋帖》和《伯远帖》 266
心系荆江 270
反对干部子弟特殊化 274
关心体育事业 279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85
出席日内瓦会议 289
描绘“四化”蓝图 296
筹划发展原子能事业 301
参加亚非会议 305
争取钱学森回国 312
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 315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318
第五部分(一九五六——一九六六) 325
主持编制“二五”计划 325
主持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328
出访亚欧11国 332
创造民族团结合作的范例 338
介绍程砚秋入党 343
因反“冒进”受到批评 347
现场指导水利建设 351
协助毛泽东指挥炮击金门 356
在庐山会议上 360
接见特赦战犯 365
在从化读书 370
提出“八字方针” 374
解决粮食问题 378
到邯郸调查 382
夜访新侨饭店 385
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389
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392
三到大庆 398
主持中法建交谈判 403
出访亚非欧14国 406
担任《东方红》的“总导演” 416
宣布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19
最后一次访苏 423
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 426
第六部分(一九六六——一九七六) 431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431
将“洪水”纳入河道 434
亲拟特殊的保护名单 437
保护部长们的“避难所” 440
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444
在工交座谈会前后 447
维护交通大动脉 450
支持“二月抗争” 453
澄清“伍豪事件”真相 455
顶住“揪陈”和外交部“夺权”恶浪 457
敲掉江青的“车、马、炮” 461
保护科技工作者 463
领导发展核工业 466
与柯西金北京机场会谈 469
面对庐山风云 471
会见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 475
推动“乒乓外交” 478
处理林彪事件 481
领导批判极左思潮 484
批准“四三”引进方案 488
接待尼克松总统 491
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495
“解放”老干部 499
促成邓小平复出 503
在“风庆轮”事件前后 506
与毛泽东长沙决策 509
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 511
支持邓小平整顿 514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517
人民的怀念 521
附录 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