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罗杰斯的生平 8
第一节 美好而孤独的童年 8
第二节 传奇式的大学时光 10
第三节 职业生涯的正式开始 13
第四节 退而不休的老年生活 15
第五节 晚年的思考和转变 17
附录1罗杰斯生平年表 25
附录2罗杰斯著作列表 27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译 30
第一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一:《当事人为中心疗法之要义》 30
一 当事人为中心治疗法之可预见的过程 32
二 当事人能力的发现 35
三 治疗关系之当事人为中心的本质 38
四 某些弦外之音 41
五 总结 43
第二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二:《共情:一种未被认识到的存在方式》 44
一 个人的摇摆 44
二 当前的需求 45
三 早期定义 46
四 体验作为一种有用的建构 47
五 目前的定义 48
六 操作性定义 48
七 给当代人的定义 50
八 普遍的研究结果 51
九 结语 62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64
第一节 解读《个人形成论》 64
一 名著背景 64
二 各章导读 65
第二节 解读《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79
一 名著背景 79
二 各章导读 80
第四章 心理健康思想述评 93
第一节 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 93
一 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 93
二 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 97
三 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的改变 99
四 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中的移情、诊断和适用性问题 101
五 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104
六 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中的一些知识空白 105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106
一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106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108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关系 117
一 会心团体 117
二 组织管理 119
三 人类和平 123
第五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125
第一节 案例之一——对布朗的分析 125
一 基本情况介绍 125
二 问题分析 126
三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126
四 结果与思考 136
五 点评 137
第二节 案例之二——对马克的分析 138
一 基本情况介绍 139
二 问题分析 140
三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141
四 结果与思考 148
五 点评 149
第三节 案例之三——对小丹的分析 150
一 基本情况介绍 150
二 问题分析 152
三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153
四 结果与思考 161
五 点评 162
第四节 案例之四——对木子的分析 163
一 基本情况介绍 163
二 问题分析 164
三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165
四 结果与思考 170
五 点评 171
第六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 173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173
一 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本思想 174
二 基督教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175
三 欧洲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 175
四 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潮 175
五 佛家思想与人本主义思想 176
六 道家思想与人本主义思想 177
七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批判性反思 178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179
一 马斯洛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180
二 罗洛·梅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180
三 罗杰斯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181
四 人本主义人性观和价值观的新发展 182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和人格观 183
一 罗杰斯的自我观 183
二 认知心理学流派的自我观 184
三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自我观 184
四 罗杰斯的人格观 185
五 马斯洛的人格观 186
六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研究新取向 187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观和方法论 188
一 罗杰斯的治疗观 188
二 罗杰斯的三个心理治疗要素 189
三 罗杰斯的七个心理治疗阶段 190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观的新发展 191
五 马斯洛的方法论 195
六 罗洛·梅的方法论 195
七 罗杰斯的方法论 195
八 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196
第五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和管理观 196
一 罗杰斯的教育观 197
二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新发展 198
三 马斯洛的管理观 199
四 罗杰斯的管理观 199
五 人本主义管理观的不足 200
六 结语 202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