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消费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3019798
  • 页数:156 页
图书介绍:尽管目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略)机构的维权工作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维权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与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愿望仍有很大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从目前状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维权机构受理范围、解决手段受限。一些非用于生活消费的交易行为失去了行政调解这一快速高效的救济途径。另外,由于立法的滞后,国家对一些产品尚未制定具体(略)准,也未列入三包范围。二是维权机构散乱带来不利。维权机构很多,各部门之间缺少统一调度与指挥,造成财力(略)。有了好事争着管,难事互相推的现象。观点、解释不一,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三是国家体制造成主体不平等。一些自然垄断、行政垄断部门利用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条款)、行业惯例侵害消费者利益。四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尚待完(略)制度刚刚起步,主体准入尚有疏漏,还有一定的无证照经营者存在。商品准入不尽人意,还有大量的经营者未索证索票,留下了质量隐患。二是欺诈行为屡禁不止,不少商家不讲诚信,唯利是图,存在许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三是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体系。

导论 1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四、可能创新与不足 17

第一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 2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消费思想 20

一、消费与人的辩证关系 20

二、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27

三、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0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消费思想 33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33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34

三、利用差别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35

四、过度强调重工业,有得也有失 35

第三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36

一、关注民生,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36

二、缩小贫富差距,重视公平消费 38

三、反对腐败奢侈,提倡适度消费 39

四、强调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40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科学发展之路 41

第二章 题中之义: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了和谐消费 43

第一节 和谐社会、和谐消费的释义 43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本质内容 43

二、和谐消费的含义、特征、层次、原则 48

三、对和谐消费的立体审视 61

第二节 和谐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63

一、和谐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63

二、和谐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64

三、和谐消费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优化 65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和谐消费的基本理念 66

一、人本理念: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 67

二、公平理念: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69

三、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74

四、全面均衡理念:促进整体和谐 76

第三章 现实凸显:消费失谐的严峻现实呼唤和谐消费 79

第一节 消费在经济领域的失谐 79

一、消费总量不足 80

二、消费水平悬殊 81

三、消费比例失调 83

第二节 消费在社会领域的失谐 84

一、居民生活消费的不和谐 85

二、企业生产消费的不和谐 89

三、政府职能消费的不和谐 92

第三节 消费在自然领域的失谐 98

一、不和谐的消费使资源面临枯竭 98

二、不和谐的消费使环境遭受污染 100

第四节 消费在文化领域的失谐 102

一、西方消费主义的盛行 102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106

三、消费价值取向的迷失 107

第四章 原因探究:消费失谐的主要根源分析 109

第一节 企业疯狂的牟利经营 109

一、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逃避对资源环境的责任 109

二、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企业规避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110

第二节 政府的职能失守 111

一、行政管理观念落后 111

二、行政监管制度不健全 112

三、行政决策失误 113

第三节 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 114

一、传媒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115

二、传媒再生产人们的消费欲望 115

三、媒体影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116

第四节 亟待完善的制度安排 117

一、制度的缺陷与缺失 117

二、体制改革的影响 119

第五章 对策选择:和谐消费的主体科学实践 121

第一节 企业践行和谐消费的战略 122

一、强化生态消费意识 122

二、走可持续的生产之路 123

三、走维护消费者权益之路 125

四、建立企业责任约束机制 127

第二节 消费者践行和谐消费的路径 130

一、树立消费的责任观 130

二、提高消费素质 133

三、选择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 134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 137

一、加强社会道德责任 137

二、积极宣传和谐消费理念 138

三、重视广告伦理的约束作用 138

第四节 政府践行和谐消费的对策 139

一、树立消费效益意识 140

二、建立制度性约束机制 141

三、提供制度支持,优化消费环境 144

后记 149

参考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