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2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 2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3
第二章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5
第一节 内生殖器官 5
第二节 外生殖器官 6
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 7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变化 7
第二节 女性生理特点 8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6
第一节 病因 16
第二节 病机 18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23
第一节 四诊 23
第二节 辨证要点 25
第三节 辨病与辨证 29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 31
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31
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32
第三节 中医妇科急证的治疗 34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36
各论 40
第八章 月经病 40
第一节 概述 40
第二节 月经先期 42
第三节 月经后期 45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47
第五节 月经过多 49
第六节 月经过少 51
第七节 经期延长 54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56
第九节 崩漏 59
第十节 闭经 65
第十一节 痛经 70
第十二节 月经前后诸证 73
第十三节 绝经前后诸证 90
第十四节 经断复来 92
第十五节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95
第九章 带下病 98
第一节 概述 98
第二节 带下过多 99
第三节 带下过少 103
第十章 妊娠病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恶阻 107
第三节 妊娠腹痛 110
第四节 异位妊娠 112
第五节 胎漏、胎动不安 115
第六节 堕胎、小产 118
第七节 滑胎 120
第八节 胎萎不长 122
第九节 胎死不下 124
第十节 子满 126
第十一节 子肿 127
第十二节 子晕 129
第十三节 子痫 131
第十四节 子嗽 134
第十五节 妊娠小便淋痛 135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不通 136
第十七节 妊娠身痒 138
第十八节 妊娠贫血 139
第十九节 难产 141
第十一章 产后病 143
第一节 概述 143
第二节 产后血晕 144
第三节 产后痉病 147
第四节 产后发热 150
第五节 产后腹痛 156
第六节 产后小便不通 159
第七节 产后小便淋痛 161
第八节 产后身痛 164
第九节 产后恶露不绝 167
第十节 产后汗证 171
第十一节 缺乳 173
第十二节 产后乳汁自出 176
第十三节 产后抑郁 179
第十四节 产后血劳 182
第十二章 妇科杂病 185
第一节 癥瘕 185
第二节 盆腔炎 187
第三节 不孕症 192
第四节 阴痒 196
第五节 阴疮 198
第六节 阴挺 200
第七节 妇人脏躁 202
第十三章 计划生育 204
第一节 避孕 204
第二节 避孕失败补救措施 207
第三节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210
第四节 节育措施常见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211
附论 216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16
第一节 内生殖器 216
第二节 外生殖器 217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邻近器官及血管、淋巴、神经 218
第四节 骨盆、骨盆底的结构 218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20
第一节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220
第二节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221
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222
第三章 妊娠生理 225
第一节 胚胎形成与胎儿发育 225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能 226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226
第四章 正常分娩 229
第五章 妇产科检查与常用特殊检查 232
方剂索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