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马克思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吾金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3157785
  • 页数:4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时七年打造的一套学术精品,汇集国内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著名哲学家的学术力作,以不同的视角、个性化的研究探索了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凸显了作者关于哲学研究的基本心路历程,反映了作者思想、观点的发展变化,而由于他们的代表性、典型性,也反映了我国的哲学研究及其水平的过去与现在,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本书按照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思路,深入反思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作者根据马克思著作的最新版本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重新论证了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定位问题,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之间的差异、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肯定了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没有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哲学理论等重要观点。在进行理论阐释的同时,还详细探讨了马克思哲学关于本体论、人、实践、时间、空间、异化、辩证法等的基本概念,力图超越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理解和解释模式,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对这些基本概念做出新的阐释。作者还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入解读,探讨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探索了马克思哲学在全球

上篇 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定位 3

马克思思想的第四个来源 3

1.马克思思想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4

2.马克思思想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 7

3.提出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的意义 12

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 15

1.五种不同类型的误解 15

2.上述种种误解导致的结果 18

3.如何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2

马克思与康德 23

1.被误解了的实践概念和自由概念 24

2.康德对实践概念和自由概念的理解 26

3.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自由概念 29

马克思与黑格尔 33

1.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路线 33

2.蕴含在马克思手稿中的潜在的解释路线 37

3.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启示及未解决的问题 39

4.我们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理解 41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51

1.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一种形式 51

2.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二种形式 53

3.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 55

知识论传统的侵蚀 60

1.西方知识论哲学的谱系 60

2.知识论哲学受到的挑战 64

3.知识论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67

对费尔巴哈的定位 78

1.恩格斯和列宁的见解 78

2.这种见解面临的挑战 80

3.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实际影响 82

4.哲学研究之外的因素 83

5.避免简单化的结论 84

6.研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意义 8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差异 88

1.从实践出发,还是从自然界出发 88

2.从本体论维度理解实践,还是从认识论维度理解实践 92

3.从人的问题着眼,还是从纯粹思想的问题着眼 95

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99

1.哲学元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100

2.知识论哲学传统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103

3.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108

4.重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12

抽象自然观的三种表现形式 116

1.抽象自然观的第一种表现形式 117

2.抽象自然观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120

3.抽象自然观的第三种表现形式 124

两种不同的自由观 127

1.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 127

2.人类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 129

3.两种自由观的区别 130

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概念 132

1.何谓“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 133

2.“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困难 136

3.何谓“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 139

4.“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意义 145

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 147

1.“总体决定”、“阶段决定”和“经济关系决定” 148

2.列宁以后的三个发展路向 151

3.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154

4.简短的结论 158

历史唯物主义的四个里程碑 160

1.马克思与第一个里程碑 160

2.列宁与第二个里程碑 163

3.毛泽东与第三个里程碑 165

4.邓小平与第四个里程碑 167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叙述方式 172

1.三个理论前设 172

2.西方学者的挑战 177

3.确立新的叙述方式 182

中篇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 189

本体论的基本概念 189

1.形而上学,还是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189

2.本体论,还是世界观 192

3.存在,还是存在者 193

4.“自在之物”,还是“为我之物” 195

本体论的思路历程 197

1.自我意识本体论 198

2.情欲本体论 199

3.实践本体论 202

4.生产劳动本体论 203

5.社会存在本体论 205

6.简要的结论 207

本体论的本质属性 209

1.马克思是否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 209

2.后人能否研究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212

3.何谓马克思本体论的本质属性 213

本体论的当代比较 217

1.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的探究 218

2.卢卡奇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 223

3.马克思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思索 227

4.马克思、海德格尔与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比较 232

5.我们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理解 236

“抽象的人”批判的起点 240

1.事实的澄清 241

2.我们的看法 243

“普通个人”的地位和作用 246

1.对“普通个人”的种种误解 246

2.认真对待“普通个人”的问题 250

“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252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253

2.如何看待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新思考 255

3.如何推进这一话题的发展 256

对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259

1.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259

2.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263

3.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266

马克思的物质观新探 269

1.重新理解马克思物质观的当代启示 270

2.马克思对抽象物质观的批判 272

3.马克思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275

4.重新理解马克思物质观的意义 279

马克思的时空观新论 284

1.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时空观的得失 284

2.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时间观的新探索 287

3.对马克思时空观的重新考察 290

4.马克思时空观的基本特征和划时代的意义 295

马克思的实践观新议 300

1.两种不同的实践概念 300

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真含义 303

3.被误解了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305

4.马克思实践概念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309

马克思的异化观新见 313

1.“异化热”的兴起和消退 313

2.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17

3.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321

4.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323

5.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327

人化自然辩证法 331

1.“人化的自然”概念的涵义和特征 332

2.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334

3.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意义 338

意识考古学方法 339

1.逆溯法 340

2.归化法 341

3.去蔽法 342

4.差异法 343

历史性方法 345

1.历史主义与历史性的差异 345

2.历史主义和历史性的内在联系 347

3.探索两者关系的理论意义 348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 350

1.问题的提出 350

2.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352

3.马克思的叙述方法 358

4.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365

下篇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371

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371

1.马克思研究的复兴 371

2.如何超越历史间距 374

3.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377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379

1.概念含义的澄清 380

2.全面生产的主要内容 382

3.全面生产的结构分析 385

4.对马克思哲学的新阐释 387

作为解构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391

1.对古希腊哲学的解构 392

2.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构 395

3.对拜物教的解构 396

4.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 398

5.马克思解构说的启示 400

作为实践诠释学的马克思哲学 403

1.问题的提出 403

2.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理论 407

3.马克思实践诠释学理论的历史意义 414

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418

1.肯定性的叙事与否定性的叙事 419

2.权力化的话语与反权力化的话语 422

3.确定性的偶像化与对偶像化的确定性的消解 426

附录 431

重新理解马克思 431

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 450

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