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清东陵、清西陵北京官话方言岛的形成 3
二、方言岛的界定及其发展前景 9
三、清东陵、清西陵方言岛概况 15
四、研究述评 31
五、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37
六、理论依据及调查研究方法 40
七、调查词表和问卷的制定 42
八、调查阶段及调查内容 44
九、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 47
十、本研究使用的音标符号及说明 51
第一章 语音 53
第一节 东陵话语音系统 53
一、声母 53
二、韵母 54
三、声调 56
四、声韵配合 57
五、连读变调 57
六、轻声 59
七、儿化韵 60
八、东陵话新老派对比 62
九、东陵话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65
第二节 西陵话语音系统 65
一、声母 65
二、韵母 67
三、声调 68
四、声韵配合 69
五、连读变调 70
六、轻声 71
七、“X-儿”形式 72
八、西陵话新老派对比 77
第三节 遵化话语音系统 79
一、声母 79
二、韵母 80
三、声调 83
四、声韵配合 83
五、连读变调 84
六、轻声 86
七、儿化韵 87
第四节 易县话语音系统 89
一、声母 89
二、韵母 90
三、声调 91
四、声韵配合 92
五、连读变调 93
六、轻声 94
七、“X-儿”形式 95
第五节 小结 99
第二章 音系比较 100
第一节 东陵话与遵化话音系比较 101
一、声母 101
二、韵母 101
三、声调 102
四、连读变调 102
五、轻声 103
六、儿化韵 104
第二节 西陵话与易县话音系比较 105
一、声母 105
二、韵母 105
三、声调 105
四、连读变调 106
五、入声字的派分 106
六、轻声 107
七、“X-儿”形式 107
第三节 东陵话与北京话音系比较 111
一、声母 111
二、韵母 112
三、声调 112
四、连读变调 112
五、轻声 113
六、儿化韵 113
第四节 西陵话与北京话音系比较 117
一、声母 117
二、韵母 118
三、声调 118
四、连读变调 118
五、轻声 119
六、“X-儿”形式 119
第五节 文白异读对比 124
一、东陵话和遵化话的文白异读 125
二、西陵话和易县话的文白异读 129
第六节 小结 132
第三章 儿化词专项调查 134
第一节 发音人儿化词调查 134
一、确定调查词项 134
二、调查方法 135
三、调查结果 136
第二节 儿化词使用的社会差异调查 143
一、确定调查词项 143
二、调查方法 144
三、抽样及主调查对象 145
四、调查结果 149
第三节 小结 201
第四章 影响东陵话和西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02
第一节 影响东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03
一、语言掌握及掌握程度 203
二、语言习得及习得环境 208
三、语言使用现状 212
四、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18
五、族际通婚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26
六、媒体和旅游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29
第二节 影响西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32
一、语言掌握及掌握程度 234
二、语言习得及习得环境 239
三、语言使用现状 242
四、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47
五、族际通婚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53
六、媒体和旅游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54
第三节 小结 256
结语 257
一、研究结论 257
二、研究方法的思考 260
三、本研究的不足 263
参考文献 265
附录 272
附录一、同音字表 272
附录二、长篇语料 308
附录三、声韵及单字调调查表 322
附录四、零声母专项调查字表 324
附录五、入声字专项调查表 328
附录六、轻声词专项调查表 330
附录七、儿化专项调查词表 333
附录八、连读变调专项调查词表 340
附录九、文白异读调查词表 344
附录十、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问卷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