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病性 2
实证类 2
第一节 实火 2
十年耳鸣误为虚,清肝降火显神功——耳鸣(肝胆火盛) 2
肝脉上行入目系,眼红肿痛当寻肝——天行赤眼(肝火上炎) 7
口臭乃为胃中热,清胃泄热佐芳香——口臭(胃火壅盛) 10
膏粱厚味皆火毒,足生粉刺与疔疮——肺风粉刺(肺胃火毒) 13
第二节 湿热 16
鼻渊脓涕属湿热,清肝利胆湿热消——鼻渊(肝胆湿热) 16
邪搏诸阳乃汗出,辨清病性是关键——头汗(肝胆湿热) 19
阴中有物漂流下,绵绵不断湿热缠——带下(湿热带下) 22
第三节 血瘀 25
不通则痛瘀为因,通经活血痛经疗——痛经(瘀血阻滞胞宫) 25
补泻兼行治腰痛,瘀既去而正不伤——腰痛(瘀血阻络) 29
第四节 气滞食积 32
满而不痛名日痞,调畅脾胃气机宜——实痞(胃腑气滞) 32
小儿积滞多为实,消食导滞应为先——食积(胃腑积滞) 36
第五节 痰热 40
痰扰元神病生痫,豁痰息风痫安定——痫病(痰热扰心) 40
虚证类 44
第六节 气虚 44
息肉术后声嘶哑,金破不鸣是为因——喉喑(肺脾气虚) 44
便秘误下两年余,详辨乃由气虚致——便秘(脾气虚弱兼津液亏虚) 47
中医治癌须辨证,并非诸癌皆能攻——积聚(气虚欲脱) 50
第七节 血虚 57
看病当详问病史,产后出血乃病因——四肢不温(血虚寒凝证) 57
第八节 气血两虚 60
并非失眠皆重镇,益气补血亦催眠——不寐(心脾气血两虚) 60
第九节 气津两虚 64
消渴未必见消瘦,肾水不足乃是根——消渴(脾肾气阴两虚) 64
第十节 虚热(阴虚) 68
昼夜皆有汗出证,究为何汗当合参——汗证(阴虚火旺) 68
热病后期气阴伤,益气养阴透热兼——低热(气阴两虚发热) 72
第十一节 虚寒(阳虚) 75
丹田不暖鸡鸣泻,温肾勿忘兼健脾——五更泄泻(脾肾阳虚) 75
第二章 病位 80
第一节 经络 80
头痛首分内与外,再辨病性与病位——头痛(肝经风热阻络) 80
上齿下齿皆是痛,不必拘泥胃与肠——牙痛(阳明胃经火盛) 83
风为阳邪袭阳位,祛风通络治口歪——口僻(风热上扰胆胃二经) 86
谨守《内经》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心——口疮(心经火盛) 89
第二节 表里 93
证型不明该如何,辨证辨病需结合——头痛(风寒头痛) 93
《内经》湿胜则濡泄,治在利水实大便——泄泻(外感寒湿) 96
阳结邪火多有余,峻下热结急存阴——便秘(胃肠积热伤阴) 99
第三节 卫气分与营血分 103
谁言“中医不救急”,偏向“急症”虎山行——外感发热(外感风寒,入里化热) 103
血热瘙痒经不住,犀地凉血又凉心——皮肤瘙痒(血热夹风) 107
第四节 脏腑 110
心烦不寐火为因,清心泻火重安神——不寐(心火炽盛) 110
湿热邪毒蕴肠中,法拟仲景白头翁——赤白痢(大肠湿热) 114
湿热聚耳化为脓,循经病位在肝胆——脓耳(肝胆湿热) 117
石淋疼痛谁能忍,利尿排石是根本——石淋(膀胱湿热) 121
莪术入胃瘀化去,开胃进食能止痛——胃脘痛(肝胃郁热) 125
并非眩晕皆阳亢,肝肾阴虚细中看——眩晕(肝肾阴虚) 128
第五节 上下 132
呼出心肺吸肝肾,标本虚实要兼顾——痰喘证(上实下虚) 132
五脏六腑皆致淋,八正石韦热淋治——热淋(下焦湿热) 136
第三章 复杂病机 142
第一节 并列关系 142
邪在心则病心痛,本虚标实当明辨——胸痹(心气亏虚,瘀阻心脉) 142
本虚标实辨胸痹,痰瘀交阻宜化通——胸痹(心气阴虚,痰瘀内阻) 145
风寒外束颈强痛,效仿《伤寒》葛根法——痹证(风寒阻络,气血瘀滞) 148
心火肝脾湿热搏,三黄百蛇能攻坚——肾囊风(风、湿、热夹杂为患) 151
外寒里热痰浊阻,清热散寒需兼顾——哮证(寒包火哮证) 155
头晕误辨为肝火,虚处当从细中看——头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158
肝经郁滞生乳癖,但从肝治癖自消——乳癖(肝郁气滞血瘀) 162
第二节 因果关系 166
朱砂安神效不显,详辨方知腑不通——不寐(胃肠积热伤阴) 166
津亏口干热作怪,清热养阴治在胃——口干(胃热津伤) 169
经水不调治带下,带下愈而经自愈——月经不调(湿热下注) 173
温阳散寒温不转,通腑泄热反回温——肢末不温(胃肠积热伤阴) 176
气血亏虚虚为本,因虚致瘀瘀阻络——中风先兆(气虚瘀阻) 179
第三节 主次关系 182
但询常法效不佳,却从新法取佳效——缠腰火丹(心肝火旺,兼有湿热) 182
胃火肾火皆为火,一实一虚当详辨——面痛(胃热阴虚) 185
脾虚为本湿为标,治在实脾与渗湿——泄泻(脾虚湿盛) 188
诸病黄家多湿热,祛湿清热勿忘脾——黄疸(肝经湿热,兼及脾虚) 192
月经全借肾水施,肾水干涸则闭经——闭经(肾虚兼气血不足)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