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说 1
第一节 清代骈文史上的常州与“常州派” 1
第二节 地域视野与文体视野的双重研究意义 6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1
第二章 清代常州骈文兴盛的时代条件与区域因素 14
第一节 “毗陵星象聚文昌”——清代常州骈文名家分布 14
第二节 常州骈文兴盛的教育背景 30
第三节 常州学术与骈文 43
第四节 家族与交游——骈文集群的地域机缘 61
第三章 清初常州骈文复兴 76
第一节 压倒流辈的陈维崧 77
第二节 关于《四六金针》与《今文选》 90
第三节 博丽取径的时代意义 95
第四节 分镳艺林的其他诸家 104
第四章 “洪、孙”并称与常州派的树帜 112
第一节 “骈文至常州经儒,风骨始邃” 112
第二节 邵齐焘、刘星炜与“渐入道古”的骈文走向 116
第三节 “今世第一”的洪亮吉 144
第四节 孙星衍的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 192
第五节 《续古文苑》成书的文坛意义 208
第六节 杨芳灿“识异量之美”及其他 217
第五章 阳湖文派的赋学成就及融通骈散之风 242
第一节 张惠言的赋学造诣及传授 242
第二节 以《易》入赋的董士锡 262
第三节 《骈体文钞》的文统观及评点学 273
第四节 “湛深汉晋”的李兆洛与周济 285
第六章 道咸以降常州骈文传衍 304
第一节 骈文观的新变 304
第二节 二董颉颃 314
第三节 “诣力绝人”的方履篯 328
第四节 洪齮孙、陆黻恩及其周围的骈文群体 344
第五节 屠寄与《国朝常州骈体文录》 359
引用文献 376
后记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