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从“州官放火”说起 1
一、经典诠释 4
(一)不讳嫌名 4
(二)二名不偏讳 6
(三)诗书不讳 8
(四)临文不讳 10
(五)庙中不讳 11
(六)已祧不讳 12
(七)讳名不讳姓 14
二、常规方法 17
(一)更改字音 17
(二)同训代换 18
(三)漏字空格 20
(四)缺末一笔 21
(五)以字代名 22
(六)以讳字代 24
(七)以公字代 25
(八)析字回避 27
三、发展演变 29
(一)起源期 29
(二)雏形期 31
(三)过渡期 36
(四)兴盛期 47
(五)特殊期 71
(六)尾声期 76
四、官场文化 91
(一)惩处下属 91
(二)请示家讳 93
(三)为难下属 95
(四)贻误公事 98
(五)互开玩笑 100
(六)尴尬局面 103
(七)讨好上司 106
(八)关系紧张 109
(九)以讳害人 111
(十)滥发淫威 113
(十一)改官就职 113
(十二)驳回请求 116
五、科场风波 121
(一)考场科条 121
(二)考官遭遇 123
(三)士子命运 124
(四)考试题目 131
六、民间习俗 134
(一)自幼成习 134
(二)犯讳交恶 137
(三)为尊者讳 138
(四)为亲者讳 140
(五)为贤者讳 142
(六)婚丧嫁娶 144
(七)书信往来 145
(八)碑铭填讳 146
(九)家集避家讳 147
(十)诗文著述 148
(十一)矫枉过正 153
七、几项比较 156
(一)南北习俗各异 156
(二)朝野宽严不同 159
(三)中外的异同 163
八、社会影响 167
(一)更改姓名 167
(二)改写公文 169
(三)改常用语 171
(四)更改成语 172
(五)更改官名 173
(六)更改地名 174
(七)改事物名 175
(八)毁损文物 177
(九)破坏典制 179
(十)古书难读 181
九、文化价值 187
(一)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187
(二)辨别典章制度 190
(三)考证文物古迹 192
(四)研究古籍版本 194
(五)校勘古籍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