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档案系列 民国十二位一级上将实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越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台海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801246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要概述了国民政府在大陆期间授予的十二位一级上将的人生经历,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相关历史。书中选取了较为著名的人物进行介绍,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民国时期各种历史事件的面貌。本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有褒有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冯玉祥:为民为国的“布衣将军” 1

一、从“北洋军阀”到“革命军人” 1

冯玉祥曾参加滦州起义,反袁护国战争,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走清末废帝溥仪,并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1

北京政变后,国民军一度达15万人之多,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不久便失败了。1926年3月,冯玉祥游历苏联,9月回国后,在绥远的五原誓师,举起了武装讨逆的旗帜。 6

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开始“清党分共、防共反赤”,郑州会议力主调和宁汉矛盾,并充当了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调停人。经冯撮合,蒋、汪大合流。 9

二、鏖战中原与蒋斗法 14

宁汉合流后,冯玉祥继续着他的“北伐”大业,与直鲁、奉军交战,两次兰封大战后,冯感势单力薄,便请蒋介石出山,共同北伐。在蒋的主持下,北伐大业又告“辉煌”。 14

蒋的再度出山是冯玉祥一手促成的,蒋冯义结金兰。北伐成功后,冯到南京任职。但他的部队很快被编遣,部下许多被收买。又因受阎锡山之欺骗,在河边村被软禁了相当一段时间。 17

中原大战,汪、冯、阎三派联合反蒋,但因有张学良拥蒋,蒋获胜利。阎锡山退避三舍,汪精卫抬脚走人,纵横一时的冯军集团烟消云散,冯玉祥成了光杆司令,只得下野 24

三、力主抗战,晚年出国 2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冯玉祥力主抗日 但蒋的不抵抗政策,使其满怀悲愤,避居一隅 到泰山后,冯潜心学习革命理论,重温古籍经典,思想转向进步。 28

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进行抗日斗争。后又困处国民党中央,任空头副委员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冯再赴戎机,曾一度主持淞沪战役。一贯坚持抗日,反对投降 31

抗战胜利后,1946年,在马歇尔帮助下,冯远渡重洋,赴美考察水利,在美进行反蒋拥共活动 1948年9月,在回国参加新政协途中,在黑海上因轮船失火,遇难 35

2.阎锡山:只愿统治山西的土皇帝 38

一、颇有特色的地方军阀 38

阎锡山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铁血丈夫团”的成员。学成归国后,得山西新军协统姚鸿发提携,当上标统。既献媚于立宪派,又示好革命党人。 38

辛亥革命后,用抢的手段,谋得山西都督职位,后又投靠袁世凯。见袁世凯时吓得五体投地,唯恐丢掉官位。后还是袁克定讲其头无反骨,才保了位子。 41

袁世凯死后,阎锡山又投靠了段祺瑞,独揽山西大权。并在山西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统治方式,推行洗心和用民的奇怪的施政纲领,以搜刮民财,扩大实力。 47

二、“在三颗鸡蛋上跳舞” 50

第一颗鸡蛋:走日本路线。阎锡山一直与日本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诱阎投降未果,而阎想利用日本维持自己在山西的统治这一美梦也破灭了。 50

第二颗鸡蛋:联共又反共。不管阎锡山是支持牺盟会和新军,还是制造反共“摩擦”,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保住自己在山西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主角地位。 56

第三颗鸡蛋:与蒋介石周旋。蒋对阎采取排挤政策,先是拉拢他手下的李生达,又拉拢傅作义,阎便施计杀了李生达。蒋、阎二人尽管貌合神离,但在反共一事上却唇齿相依。 59

三、民国最后一位行政院长 63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进军战略要地上党,结果损兵折将。对共产党释放的俘虏进行“洗心”,甚至处死。在其统治地区制造恐怖气氛,大开杀戒。 63

太原战役中,阎锡山拒不投降,并镇压了黄樵松起义,号召士兵殊死斗争,但自己却逃离了太原。太原解放时,其部下许多为之殉城,阎称他们为五百完人,并假意悼念。 67

失去根据地的阎锡山力图化解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矛盾,但枉费心机。1949年6月,阎锡山担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后随蒋介石败退到台湾,直到终老台湾岛。 70

3.朱培德:职业军人的楷模 75

一、走军事救国之路 75

朱培德早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武昌起义后,参加护国讨袁战争,任护国第二军第二十五团团长,率部参加源潭大捷。后晋升为少将团长和羊城(广州)攻略军司令。 75

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培德升任旅长,随军驻守广东。后又伸护法靖国之义,参加护法战争,屡立战功,打败龙济光,移师湘、粤、桂边界。 78

移师川蜀,不幸革职。在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后,朱培德出任北伐第一军参谋长,率军入赣,不料陈炯明叛变,第一次北伐失败。孙中山回粤后,他又任大本营司令部参谋长。 81

二、戎马一生壮年病逝 87

朱培德参加孙中山第二次北伐,平息了广东商团叛乱。两次率部东征陈炯明,击败陈部和滇桂叛军。担任南路讨贼军总指挥,出兵讨伐邓本殷,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立下了功绩。 87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朱培德率领第三军英勇善战,克复南昌。后主政江西,克服困局,并在开始时支持了朱德等共产党员开展的工农运动。 90

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分共”叛变革命,朱培德也倒向了反共的一边,他将江西境内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1929年8月,辞去江西省主席后,又被任命为参谋总长。 95

4.唐生智:一辈子好佛学的上将 101

一、沉浮于革命浪潮中 101

唐生智早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曾参加护法运动,讨伐张敬尧,驱逐赵恒惕,后镇守衡阳,在湘南地方割据称雄,可谓一时英杰。 101

一统湖南后,唐生智笃信佛教,通过对佛学的领悟来治理军队。北伐战争中,任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战功卓著,一气打到武昌城下。 104

大革命中,唐生智政治态度由开始亲共发生动摇,终至“分共”,但仍与汪精卫、谭延闿有所不同。作为国民党内的独立派系,与蒋介石的关系尤为微妙,实则貌合神离。 110

二、卫戍南京和参加起义 116

抗日战争初期,唐生智以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分析了战争的形势和战略问题,但未被蒋介石采纳。危难之际,他担当重任,卫戍南京。南京保卫战极其惨烈,但还是败了。 116

南京失败后,唐生智不再掌握军权,日常生活还要受到特务监视。解放战争开始后,在家研习毛泽东著作,思想发生变化。后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晚年致力于佛学研究。 127

5.何应钦:与蒋介石纠结一生 134

一、久经战场的“福将” 134

早年留学日本时与蒋介石同窗,回国后,在贵州受排挤无法立足,到广东投奔蒋,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成为蒋介石的嫡系,但两人之间也有矛盾。 134

追随蒋介石参与军阀混战和反共,中原大战立功,但指挥对红军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作战却接连惨败。后又到北平指挥长城抗战,但三战三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停战协定》。 140

西安事变中,何应钦力主武力“讨伐”张、杨,欲兴师动众,但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不料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安全返回南京,获救后的蒋自此对何耿耿于怀。 146

二、反共、忠蒋,安得晚年 149

抗战开始后,何应钦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要战役,并制造了皖南事变。他在八年抗战中的行动轨迹总是受蒋介石的意志所左右,对蒋的抗日、妥日、反共的政策,是亦步亦趋,积极为之卖力。 149

日本投降后,何应钦是中国战区陆军接受日本代表投降的主官。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执行蒋介石反共内战的政策,但却逃脱不了被共产党打败的命运,去了台湾岛。 153

到台湾后,何应钦开始深居简出,表示要“闭门思过”。为免使蒋产生猜忌,一方面他表示要归隐,另一方面又不放过任何表示支持蒋的机会,做蒋介石的“顺民”。 157

6.陈济棠:名副其实的“南天王” 165

一、戎马生涯中的崛起 165

因感于国家外侮频仍,清政府腐败不堪,陈济棠早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后历经两次东征陈炯明、讨伐邓本殷和北伐战争,战功卓著。 165

陈济棠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又与蒋介石同流合污,一同反共。经过几次征战,取得对广东地区的统治权,羽翼日丰。 167

在军阀混战中,陈济棠逐步取得蒋介石信任,挤进了国民党高层领导行列,结束了李济深统治广东的时代。但由于军费等问题与蒋逐渐产生隔阂,为日后反蒋埋下伏笔。 169

二、“南天王”的辉煌与陨落 173

陈济棠集广东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南天王”。他一面配合蒋介石“剿共”,另一面又同红军秘密谈判 两广事变后,陈济棠为蒋所败,逃到了香港 173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济棠不愿做汉奸,几经波折,逃离香港。后任农林部长,旋辞职。抗战胜利后,赴两广、海南、台湾宣慰,并创办珠海大学和明德大学 180

蒋介石欲把海南岛建设成最后的反共基地,陈济棠通过宋子文推荐,出任海南特别区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 他的南天王梦未醒,便被赶到了台湾,之后热衷进行教育事业。 188

7.李宗仁:由上将至代总统 196

一、早年参与军阀混战 196

李宗仁早年入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任体育老师。曾入桂系陆荣廷部,后击败陆部,成为新桂系首领。倾向于广东革命政府,积极进行两广合并的战争。北伐时,任第七军军长,英勇善战,并与蒋介石结为金兰。 196

李宗仁参加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与蒋介石争权夺位,两人关系时好时坏,然蒋桂战争在所难免。到1929年6月底,桂系战败,李宗仁改名易姓,亡命西贡。 198

第一次蒋桂战争后,李宗仁又回到广西主政,与蒋介石再战后双方矛盾有所缓和。在“剿共”中参与福建事变,但与蒋各存异志,开始时桂系采取避战自保政策。 202

二、激战台儿庄和任职副总统、代总统 205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面对日军的合围,其不负众望,率部围歼了矶谷师团,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后又转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 205

国民党“制宪国大”时,李宗仁宣布竞选副总统,遭到蒋介石的反对和阻挠,由于得到美国支持,在与蒋多番较量后,最终取得了竞选的胜利,但在就职庆典上却遭到蒋的戏弄。 209

李宗仁曾经一度代行总统职权,但就任后,遭到蒋介石的掣肘。后制定并采取了索权逐蒋计划,但李终究不是蒋的对手,国民党大陆兵败后,蒋逃台湾,李去海外。 214

三、晚年回国,落叶归根 217

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赴美就医未废政务,而蒋介石急欲在台湾重树权威,也是步步紧逼。李与蒋争权恩怨难断。直至1954年,蒋介石把李宗仁的职权剥得一干二净。 217

退出政治舞台后,李宗仁在美国一直过着孤寂的日子。在“爱国一家”的感召下,置生死于不顾,毅然决定回归祖国大陆。1965年7月,李宗仁一行冲破重重险阻,返回祖国大陆。 221

1965年7月,李宗仁偕同夫人从美国回归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党政领导人和其诸多熟人旧部的热情接见款待。去世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225

8.张学良:前半生辉煌,后半生凄凉 231

一、从东北易帜到西安捉蒋 231

张学良受其父张作霖庇护,19岁便作了少将。其父死去,他成了东北王,并在东北毅然“易帜”。九一八事变后,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放弃东北,后愤然出国游历。 231

1934年张学良回国,被调去西北“剿共”,却与共产党和西北军建立了联系,实现了停战,并提出逼蒋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扣留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36

西安事变造成局势的紧张又错综复杂,经过中共代表周恩来多方做工作,并与张、杨协商,蒋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条件。但张决定送蒋回南京,后被软禁 241

二、受到严格管束的后半生 245

张学良最初被幽禁于浙江奉化雪窦寺,看守极其严密。1937年秋,张学良被带离溪口,其后又辗转大后方,一直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解放战争时期,被解往台湾 245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张学良受到蒋经国的关照,几易居所,后与结发夫人于凤至办理离婚手续,并与患难与其、朝夕相处多年的赵四小姐结了婚。 249

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美国会晤了吕正操,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一份绵薄之力。1993年,定居美国。2001年,以100岁高龄逝世。 253

9.陈绍宽:为中国海军事业殚精竭虑 258

一、中华民国海军部部长 258

陈绍宽凭借出色的航海技术和指挥才能,深得北洋政府的器重,成为北洋政府海军重要将领,为北洋政府海军发展作出了贡献。北伐战争后,为形势所迫倒向革命,并取得了龙潭大捷。 25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陈绍宽一直为实现建立统一海军而奔走。他于如何建设海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率舰捍卫了中国西沙群岛主权。 263

在淞沪抗战中,担任海军部长的陈绍宽表现懦弱,招致全国舆论的批评。福建事变爆发,海军派兵进攻福建,对事变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66

二、为抗战,海军全军覆没 269

由于蒋介石对海军的不重视,海军发展缓慢、力量分散,但陈绍宽为发展中国海军事业殚精竭虑,在海军的学校教育、实战技能的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69

抗战爆发后,陈绍宽深知中日海军实力相差悬殊,但为民族生存计,要使海军发挥最大作用。沉船封江行动、江阴海战、武汉江战中虽重创日军,但在悲壮的歌声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273

全面内战爆发之际,陈绍宽力谏蒋介石,谋求国内和平。后由陈诚负责接手海军事务,陈失意乘船回家。解放战争后期,朱绍良让他去台湾,被拒绝。家乡福州解放后,应允参加革命工作。 282

10.程潜:湘军名将,起义功臣 289

一、北伐功臣,抗日名将 289

程潜年少投考湖南武备学堂,后投笔从戎,加入同盟会,曾在川军中任职,1911年,闻得武昌起义,即刻南下支援辛亥革命。在护国战争中,任湘军总司令,竭力讨袁。 289

指挥湘南护法战役,后追随保护孙中山,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东征讨逆,转战北伐。后任第六军军长,下南昌、占南京,功劳极大。宁汉合流后,成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294

抗战爆发后,程潜以参谋总长身份督率平汉线。后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配合李宗仁部取得台儿庄大捷;指挥兰封会战,予敌重创,又参与武汉会战。后任天水行营主任。 300

二、毛泽东的座上宾 305

1946年,程潜任武汉行辕主任。国民政府酝酿召开“行宪国大”,程潜积极参加副总统竞选,不料却是闹剧一场。就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治理湖南,集中权力,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305

解放战争后期,程潜意欲投向光明,积极与地下党人接触,在章士钊的帮助下,程潜妙演双簧,于1949年8月,毅然高举义旗,通电起义,实现湖南和平解放。 309

程潜就任湖南省省长,参加新中国建设,鞠躬尽瘁。陪同毛泽东参加开国大典,受到了党的领袖的热情招待。毛泽东曾在中南海为他划船,传为一段佳话。 312

11.白崇禧:国民党军中的“诸葛亮” 319

一、“小诸葛”屡建奇功 319

白崇禧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对剿匪禁烟皆能尽力。他能谋善断,人称“小诸葛”,在北伐中任副总参谋长,战功卓著。但仇视共产党,在广西积极组织“清党” 319

新桂系与蒋介石争权夺利,逼迫蒋介石下台,白崇禧掌沪军政大权。1929年、1930年爆发了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白崇禧及其桂系尽管数次反蒋,但最终还是败在蒋介石手下 325

抗战爆发后,白崇禧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参与指挥淞沪战役,并与李宗仁一道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又指挥过武汉会战。皖南事变中他也是刽子手之一。 329

二、不甘寂寞的晚年 335

皖南事变后,白崇禧纵情于山水,并为母亲大办寿辰,引起各界不满。1945年10月5日,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任国防部长,却有职无权。解放战争中,负责长江中游防务。 335

国民党行将溃败,内争不断,蒋介石破坏白崇禧的守粤计划,白促李宗仁赴粤主持大局,而后又赶赴重庆调处蒋、李的关系。“小诸葛”算计种种不及蒋介石,最终自投罗网。 339

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避台后,蒋始终对白崇禧不放心,多方压制,以致白在台北孤单落寞地度过了晚年。1965年6月,李宗仁回到了大陆。不久,白死于公馆中,死因多有疑传。 343

12.陈诚: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347

一、从军后,追随蒋介石东征西战 347

陈诚得到同乡杜致远的提携,得进保定军官学校就读。毕业后进入黄埔军校担任教官,阴差阳错之下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他参加了东征、北伐诸役,屡建功勋,迭被升迁。 347

1928年,陈诚就任第十一师副师长后,对该师进行了整顿。在蒋介石与其他军阀的混战中,陈诚屡建奇功,又娶谭祥为妻,与蒋建立了“翁婿”关系,深得蒋之信任。 351

陈诚多次参加对红军的“围剿”,几经失利。1935年春,他向蒋介石请示整军方针,对军队实施整编、轮训,后处理“两广事件”善后事宜,在西安事变时又与蒋共“患难”。 356

二、从上将军到台湾土改之父 361

卢沟桥事变后,陈诚制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淞沪抗战,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又参加武汉、长沙、桂南、鄂西诸会战,战功彪显。 361

陈诚任参谋总长,叫嚣半年到一年打垮解放军。1947年下半年,陈诚督军东北,孰料屡战屡败,眼见局势无可挽回,只得托辞治病,奔赴台湾,在台湾历任要职。 369

陈诚在稳定台湾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方面,颇多建树。相继调整了公教人员待遇,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币制改革等。“小领袖”虽然反共,但坚持的是“一个中国”的立场。 374

后记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