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一)现实背景 1
(二)研究价值 3
(三)问题界定 5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一)关于网络政治的研究 8
(二)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11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第一章 互联网引发公共领域结构变革 17
第一节 公共领域:理性批判的公共话语空间 17
一 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的理想规划 17
二 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 25
三 公共领域存在的价值 27
第二节 结构失衡: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失范 30
一 中国公共领域的现实存在 31
二 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失衡 36
第三节 网络空间: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变革 43
一 互联网成为公共讨论的新兴平台 43
二 网络之于公共领域的影响 47
三 网络公共领域:实践公共领域的理想 50
第二章 网络民意:公共领域的新生力量 57
第一节 网络民意的形成与发展 57
一 中国网络民意初展“拳脚” 57
二 网络民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65
三 网络民意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分析 72
第二节 网络民意的内容与形式 78
一 网络民意的基本内涵 78
二 网络民意的承载形式 84
三 网络民意的传播机制 93
第三节 网络民意的功能与效应 100
一 网络民意的基本功能 100
二 网络民意的现实效应 106
第三章 网络民意挑战政府管理权威 110
第一节 网络民意的发展态势 110
一 网络民意载体的新进展 110
二 网民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 115
三 网民社会的非常态心理 125
四 网络民意表达的无序性 129
第二节 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挑战和影响 137
一 网络民意冲击政府管理理念 137
二 网络民意直面政府管理弊病 143
三 网络民意检视政府行政效能 147
四 网络民意考验政府治理能力 151
第三节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选择 155
一 政府对网络民意的消极认知 155
二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作为 158
第四章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理性选择 164
第一节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认知定位 164
一 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积极定位 165
二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基本原则 169
三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基本目标 172
第二节 政府整合网络民意的机制设置 174
一 建立网上官民的互动机制:及时捕捉民意 174
二 建立网络民意的甄别机制:全面把握民意 183
三 建立网络民意的回应机制:主动应对民意 185
四 建立网络表达的规范机制:正确引导民意 188
五 建立网络文化的孕育机制:科学塑造民意 196
第三节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行为选择 199
一 切实转变政府行为模式 199
二 积极回应民众利益诉求 204
三 主动提高官员媒介素养 207
结语 213
参考文献 215
后记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