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单洪根 1
往事依稀 3
二度复活 3
一缕青烟 11
悠悠的哀思 21
大姐的婚事 26
二嫂 32
都希引——石引人心 35
童年的甜藤粑 42
那一条乡间小路 44
吃野柿遇猴 48
解放鞋 50
我的遗憾,我的欣慰 53
带女朋友回家 57
沉甸甸的回忆 66
千秋功业话开端 69
请“毛主席”去我校 72
杨梅情思 74
杉树林抒情 76
洪峰挡不住,毕竟渡江去 78
国庆节在北京拜访两位先生 81
一只电动青蛙 84
人间自有真情在 88
望星空 90
放飞画眉鸟 92
书生下海寻奥妙 94
深圳印象记 96
难忘一九九七 99
山水随想 103
苗岭主峰雷公山 103
巍巍香炉山 113
又穷又奇的月亮山 118
写意云台山 123
东西走廊?阳河 125
情系清水江 134
漂游杉木河 143
柑桔园 145
劝君春来多栽李 147
校园盛开秋芙蓉 149
凯里的“布达拉宫” 152
文坛孔见 157
中国现代作家与黔东南 157
古今黔东南文坛揽胜 165
把握人生,振兴文学——黔东南区域民族文学创作的思考 173
一个王昌龄,两个龙标县 180
明代炉山诗人孙应鳌 182
诗应当具有时代责任感——怀念田间先生 184
诗人·匕首·斧头 186
天柱侗族作家在崛起 187
老有所为办《故乡》 189
愿他几度夕阳红——读万增先生《情洒山乡》手稿前后 191
毕生辛勤画美景——记“民族百花”金牌奖获得者李万增 193
山城飞出的金凤凰——记《晚秋》词作者苏拉 195
乐坛新秀话苏拉——从散文到歌词创作 197
读杨卓光《玉米的记忆》 199
多彩的世界——杨卓光的散文品读 201
在杨光全的散文之宫张望 207
不负厚望的文艺新人 216
龙连荣其人其事 218
心系教育,情满校园——天柱民族中学第一任校长姚智同志印象记 221
走向世界的黔东南苗侗学者 226
泥土润育的风采——评《杉乡文学》的地方特色 228
《文艺天地》之反响 242
革命的镜子,艺术的奇葩——《中国革命之歌》观后 246
战争歌曲和平唱也要体现时代精神 248
诗坛一瞥 250
忠于原著,再现原著——我看电视剧《三国演义》 252
文学依然是靓女 253
干部要读点文学 254
世风杂谈 257
“同志们”渐渐离去 257
共和国的不惑之年 259
话说白痴皇帝与白做官及白当干部 260
张好古轶闻 263
六月开仓救万民——古代官吏平抑粮价观止 264
网中人与网外人 266
写给偏信者 269
蛇师当尊 270
古今师生情结 271
凯里追星族 276
人生风景线 279
做人,要有一点莲藕精神 281
难得清静 282
与书为友 286
名人之累 287
人生是考试 288
从乒乓球比赛想到的 291
现代化里有虎狼 292
断想五章 294
当代中国城市男人的“三从” 296
拐卖男子汉 299
观色写意 301
女人是太阳 303
难识小姐真面目 304
胖比瘦好 305
孔子重义也重利 307
钱与命 309
收礼与拒礼 312
话说“压岁钱” 313
瓷砖与童装 315
漫步凯里鸟市 316
树在侗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318
故乡之恋 320
商场里的山村侗妇 325
九寨人的信仰食俗 327
九寨食俗琐谈 332
附录 341
民族文苑弄潮人——记侗族作家傅安辉&杨卓光 341
《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审读报告&潘年英 343
变迁中的永恒——评《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启岗 346
不眠的高原心——览傅安辉诗集《分行的心迹&顾业才 348
一曲乳香飘溢的分行——读侗族诗人傅安辉诗集《分行的心迹》&吴定昌 351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