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1
一、发展简史 1
二、未来趋势 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
一、理论课主要教学内容 2
二、实验课程的特点 2
三、学习方法 3
第二章 疾病概论 5
第一节 疾病的相关概念 5
一、疾病 5
二、健康 5
三、亚健康 5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7
第三节 发病学 8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9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2
一、康复 12
二、死亡 12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5
一、正常水、钠平衡 15
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18
三、脱水 19
四、水中毒 21
五、水肿 22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26
一、正常钾代谢 26
二、钾代谢紊乱 26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 31
一、正常镁代谢 31
二、镁代谢紊乱 31
第四节 钙磷代谢紊乱 33
一、正常钙磷代谢、调节和功能 33
二、钙、磷代谢紊乱 36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40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40
一、酸碱的概念 40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41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4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45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45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45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47
一、代谢性酸中毒 47
二、呼吸性酸中毒 51
三、代谢性碱中毒 53
四、呼吸性碱中毒 55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57
一、双重性酸碱失衡 57
二、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58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59
一、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59
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60
三、酸碱图 61
第五章 糖代谢紊乱 63
第一节 高血糖症 6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63
二、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 69
三、高血糖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72
第二节 低血糖症 7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72
二、低血糖症对机体的影响 73
三、低血糖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74
第六章 脂代谢紊乱 76
第一节 概述 76
一、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76
二、脂蛋白的正常代谢 76
三、脂代谢紊乱的分型 78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79
一、病因及影响因素 79
二、发生机制 80
三、对机体的影响 83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85
第三节 低脂蛋白血症 85
第七章 缺氧 88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88
一、血氧分压 88
二、血氧容量 88
三、血氧含量 88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88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 89
一、低张性缺氧 89
二、血液性缺氧 90
三、循环性缺氧 91
四、组织性缺氧 92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93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94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95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97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99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99
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01
一、去除病因 101
二、氧疗 101
三、防止氧中毒 101
第八章 发热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103
一、发热激活物 103
二、内生致热原 105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06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110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110
二、生理功能改变 111
三、防御功能改变 111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12
第九章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一、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14
二、应激原和应激反应的分类 114
第二节 应激时的躯体反 115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15
二、应激时免疫系统的反应 118
三、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 119
四、细胞对应激原的反应 120
第三节 心理性应激 122
一、心理性应激时的情绪和行为改变 122
二、心理应激对认知的影响 122
三、心理应激对功能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123
四、影响心理性应激发生的因素 123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 123
一、物质代谢的变化 124
二、心血管功能改变和异常 124
三、消化道功能的改变和应激性溃疡 126
四、免疫功能的改变和异常 126
五、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异常 127
六、其他系统的改变 127
第十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29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述 129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129
二、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 133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机制 134
一、信号异常 134
二、受体异常 135
三、受体后信号转导成分异常 136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37
一、家族性肾性尿崩症 137
二、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137
三、肿瘤 138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39
第十一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141
第一节 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 141
一、细胞周期的概述 141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 142
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144
四、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防治 145
第二节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146
一、细胞凋亡的概述 146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 146
三、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148
四、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 150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52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152
一、常见的原因 152
二、常见的条件 152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53
一、自由基的作用 153
二、钙超载的作用 155
三、白细胞的作用 158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159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9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61
三、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62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62
一、尽早恢复血流与控制再灌注条件 162
二、清除自由基与减轻钙超载 163
三、细胞保护剂与细胞抑制剂的应用 163
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的应用 163
第十三章 休克 165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165
一、病因 165
二、分类 166
第二节 发生机制 167
一、微循环机制 167
二、细胞分子机制 174
第三节 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175
一、物质代谢紊乱 175
二、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175
三、器官功能障碍 176
第四节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178
一、失血性休克 178
二、感染性休克 178
三、过敏性休克 179
四、心源性休克 179
第五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80
一、病因与发病过程 180
二、发病机制 180
第六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82
一、病因学防治 182
二、发病学防治 182
三、器官支持疗法 183
四、营养与代谢支持 183
第十四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85
第一节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185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185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186
第二节 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187
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 187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188
第三节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189
一、血管的异常 189
二、血细胞的异常 190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91
一、DI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91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93
三、DIC 的分期和分型 193
四、DIC 的功能代谢变化 194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96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198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198
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198
二、心功能不全的诱因 199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200
一、按心力衰竭的发生部位分类 200
二、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分类 200
三、按心排血量的高低分类 201
四、按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分类 201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202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 202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203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 205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07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207
二、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08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12
一、心排血量减少 212
二、静脉淤血 214
第六节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16
一、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216
二、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 216
三、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 217
第十六章 肺功能不全 219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19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19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221
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机制 225
四、临床常用肺通气功能评价指标 226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227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227
二、呼吸系统变化 228
三、循环系统变化 228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229
五、肾功能变化 229
六、胃肠变化 230
第三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0
一、防止与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 230
二、提高PaO2 230
三、降低PaCO2 230
四、改善内环境及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230
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 232
第一节 病因及分类 232
一、肝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 232
二、分类 232
第二节 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33
一、代谢障碍 233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33
三、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234
四、凝血功能障碍 234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234
六、免疫功能障碍 234
第三节 肝性脑病 235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 235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35
三、肝性脑病的诱因 241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41
第四节 肝肾综合征 242
一、病因和分型 242
二、发病机制 242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 244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24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244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245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245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46
一、分类和病因 246
二、发病机制 247
三、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 249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51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52
一、病因 252
二、发展过程 252
三、发病机制 253
四、功能代谢变化 255
第四节 尿毒症 259
一、尿毒症毒素 259
二、尿毒症的功能代谢变化 261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62
第十九章 脑功能不全 264
第一节 认知障碍 265
一、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265
二、认知障碍的原因 266
三、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机制 270
四、认知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273
五、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74
第二节 意识障碍 274
一、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275
二、意识障碍的原因 275
三、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 276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277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78
中英文对照索引 281